寄西岳白石僧
掛錫中峰上,經行踏石梯。
云房出定后,岳月在池西。
峭壁殘霞照,欹松積雪齊。
年年著山屐,曾得到招提。
掛錫中峰上,經行踏石梯。
云房出定后,岳月在池西。
峭壁殘霞照,欹松積雪齊。
年年著山屐,曾得到招提。
僧人掛著錫杖住在西岳中峰上,日常誦經修行要踏過石梯。在云房入定結束后,看到西岳的月亮映在池西。陡峭的石壁被殘霞映照,傾斜的松樹與積雪平齊。僧人年年穿著登山鞋,曾經到過佛寺。
掛錫:僧人出行,把錫杖掛在某地,即表示在那里歇宿。
經行:佛教語,指旋繞往返或徑直來回于一定之地,為修行方式之一。
出定:佛教語,指脫離禪定狀態。
欹松:傾斜的松樹。
山屐:登山的木鞋。
招提:梵語,后指佛寺。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可能是聽聞西岳白石僧的修行事跡,或是曾與該僧人有過交往,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其的關注與敬意。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西岳白石僧的修行生活和西岳景色。其特點是意境清幽,畫面感強。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唐代詩歌對僧人生活和自然景觀的關注。
草草漫翁居,心安知有馀。風高收野潦,霜晚足園蔬。宿火溫茶篋,明燈轉素書。御冬無旨蓄,漬藥酒盈壺。
夜光明月非所投,逢年遇合百無憂。將軍百戰竟不侯,伯郎一斗得涼州。翹關、負重君無力,十年不入紛華域。故人坐上見君文,謂是古人吁莫測。新詩說盡萬物倩,硬黃小字臨黃庭。故人已去君未到,空吟《河畔草青青》。誰謂他鄉各異縣,天遣君來破吾愿。一聞君語識君心,短李髯孫眼中見。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鳴驚倒人。縱橫所值無不可,知君不怕新書新。千金敝帚那堪換,我亦淹留豈長算。山中既未決同歸,我聊爾耳君其漫。
世路今太行,回車竟何托。萬族皆凋枯,遂無少可樂。曠野多白骨,幽魂共銷鑠。榮貴當及時,春華宜照灼。人非昆山玉,安得長璀錯。身沒期不朽,榮名在麟閣。
不知即問,不見即討。圓滿現前,何須更道。維堅密身,生死病老。面前塔子,不可推倒。
永夜涼風吹碧落,深秋白露洗明蟾。金波滟滟將流瓦,玉礫熒熒恰近檐。貝闕寒生魚腦減,龍宮氣肅蚌胎添。從軍不廢篇章事,倚賴元侯智勇兼。
雕鞍朱鞚。南陌勞相送。收拾歌離兼吊夢。賓客眼前能共。逡巡鏡里腰身。依微鬢畔春痕。消得橫波一注,麻姑東海三塵。
往年家住筼筜谷,丹鸞之實美如粟。玄云翻空下深靚,昆吾寶刀削秋玉。石衣漬錦侵書光,風微粉墮生細香。琳館瑤臺九天近,夜寒笙磬聲鏘鏘。萬斛蒼煙郁江雨,二妃彈瑟瀟湘浦。郫筒蜀酒亦堪沽,蟠石雙杖令誰取。河朔歲晏冰為梁,群木鱗皴臨雪霜。遲汝狂飆莫吹裂,截管他年侑帝觴。
彭澤先生未去,武陵太守常貧。上官幸且容己,下鬼休來笑人。
漏滴銅壺恰半,月到天心正圓。人在子規聲處,幾回欲眠不眠。
危閣臨流,渺滄波萬頃,涌出冰輪。星河澹澹,天衢迥絕纖塵。瓊樓玉館,遍人間、水月精神。□□□,清江瘴海,乘流處處分身。邦侯盛集佳賓。有香風縹緲,和氣氤氳。華燈耀添綺席,笑語烘春。窺簾映牖,看素娥、偏顧幽人。空悵望,通明觀闕,遙瞻一朵紅云。
誰道秋容澹,名花帶露秾。畫眉聲欲碎,莫放曉妝慵。
高臥羲皇萬慮空,吟懷剝落杳無蹤。恨渠紙帳關詩夢,勾引梅花攪一冬。
曉煙生綠樹,聽葉底、數聲鶯。正節屆清明,蓂開七莢,夢葉長庚。橋門舊時冠帶,念短檠、讀盡夜深燈。文價乾坤推重,世紏父子同登。瑩然玉雪做精神。野鶴見長身。算婉畫崇臺,活人多少,自合長生。荊襄暫煩佐幕,聽秋風鼓角夜連營。喚起隆中豪杰,共圖蓋世功名。
舊是仙人萼綠華,手持絳節弄朝霞。何人與換南枝骨,冷蕊疑餐伏火砂。
平陵東,氣郁蔥。大雷電,天以風。啟金縢,告元功。誰其輔者安漢公。安漢公,坐明堂。發天兵,下咸陽。討賊盜,捕亂亡。賊盜亂亡,疇則使東郡,太守翟氏子不量。其力罔畏死,天兵桓桓孰敢當。所擊者破禦者殃。煙塵掃蕩清一方。頸系諸累俘未央。君不見翟義公,今日系。安漢公,明日帝。彼已之子甘若薺。天鳳改元易漢制。白水真人從東來。昆陽百萬成沙灰。坐倚斗柄臨高臺。胡不再開金縢諭九垓。胡不再開金縢諭九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