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行
夢闌鶯喚穆陵西,
驛吏催時雨拂衣。
行客落花心事別,
無端俱趁曉風飛。
夢闌鶯喚穆陵西,
驛吏催時雨拂衣。
行客落花心事別,
無端俱趁曉風飛。
夢盡時黃鶯啼鳴,我身處穆陵西邊,驛站小吏催促出發,細雨輕拂著我的衣裳。遠行之人與落花心事不同,卻都無緣無故地趁著曉風飄飛。
夢闌:夢盡。
穆陵:地名。
驛吏:驛站的小吏。
行客:遠行的人。
無端:無緣無故。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旅途之中,可能是在為官或游歷等行程里,清晨被催促出發,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行客旅途的孤寂與惆悵。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旅途生活的情感體驗。
篆畦今夜月,故意照人衰。一夢十年過,千愁萬里來。只今安粵徼,何日悔輪臺。吟罷四百字,更傾三五杯。
四鎮名藩忽十春,平生材術老經綸。古來學問須行己,曾向艱危不愛身。許國莫疑勛業大,傾朝共羨寵光頻。從今更覺功名重,正是人間五福人。
金剛寶劍入紅爐,煅出楊岐三腳驢。到處沙場鏖死戰,髑髏交袞血模糊。
清流眉目騷壇主,老作遺民及盛時。禮塔青原觀素逝,密之僧臘世誰知?
良時不克俱,悠悠子行邁。行邁之何方,乃在萬里外。汎舟涉江湘,道遠阻湍瀨。我心思桂林,倚立增嘆嘅。河清豈無期,奈此日月逝。所愿芳未歇,及茲采荃蕙。
菊枝傾倒不成叢,桐葉凋零已半空。自是老來多感慨,不應蕭瑟為秋風。山路清寒近探梅,振衣高處興悠哉。飛鴻杳杳江天闊,一片愁從萬里來。錦城誰與寄音塵,望斷秋江六六鱗。正使傾家供曲蘗,定知不解醉愁人。炊煙漠漠衡門寂,寒日昏昏倦鳥還。數樹丹楓映蒼檜,天工解作范寬山。
不用湖山事遠游,海城東畔小瀛洲。誰言鬧市無閒地,自覺浮生是蕩舟。梁燕歲歸僧漸老,庭花時發水還流。一觴一詠青春暮,爛醉何妨下榻留。
堤接鵝城,橋橫漁浦,渺茫盡是春煙。故人愁斷,多為草連天。誰料才華莫用,空趨府。蠻語年年,懷人句,花中華外,多少淚光妍。情牽。教鳳子,西從藥市,東至香田。謾銜得相思,一一紅箋。此恨何時解釋,垂白矣、猶自嬋娟。明妃好,胭脂未落,青冢已凄然。
滄波石面晚陰涼,翠筱娟娟過雨香。何許鷓鴣啼不斷,黃陵祠下是三湘。
一飯深宮為主憂,秋風時節獻功裘。如何近日承恩者,阿姊封秦弟拜侯。
荊衡此駕軺,封郡去相遼。國廩矜流衍,農疇喜富饒。幾時無協氣,何處不歡謠。漢室通糧道,論功最后蕭。
吾家有息廬,息身未有日。古人悼無聞,四十而五十。百年可例推,想亦無間隙。莫若早回頭,可以息則息。果腹惟三餐,容身祇一席。古昔有良訓,歸當書之壁。
膩蘤金英撲,纖莛玉段抽。萱如解榮悴,爭合自忘憂。
蒲團坐,萬慮息心頭。跡溷塵中猶蚱蜢,身居物外悟蜉蝣。日月兩琉球。
潦水才平岸,新篁盡出林。遠山云黛鎖,弱草燒痕侵。覆載乾坤大,桑麻雨露深。干戈猶未已,袖手且常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