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還珠洞
赫赫威聲震百蠻,
昔攜筐筥溷溪山。
無人為起文淵問,
端的珠還薏苡還。
赫赫威聲震百蠻,
昔攜筐筥溷溪山。
無人為起文淵問,
端的珠還薏苡還。
聲名赫赫威震四方少數民族地區,往昔有人帶著竹筐在溪山間攪擾。卻沒有人替馬援問個明白,到底是像合浦還珠一樣還是像被誣陷藏有薏苡明珠呢?
赫赫:聲名顯赫的樣子。
百蠻: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
筐筥(jǔ):竹筐,這里指搜刮財物的工具。
溷(hùn):攪擾。
文淵:指東漢名將馬援,他被封為伏波將軍,死后追謚為忠成侯,新息侯國被廢除,后漢章帝時,派五官中郎將持節追加策封,追謚馬援為“忠成侯”,其有“馬革裹尸”的名言,這里以“文淵”代指馬援。馬援南征交趾時,曾帶回一車薏苡,被人誣陷為帶回一車明珠。
端的:到底、究竟。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結合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存在官員搜刮百姓、貪污腐敗的現象,詩人借古諷今,以馬援被誣陷之事來批判現實社會的不良風氣。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官員的貪婪搜刮和社會的不公現象。其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借古喻今,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和批判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問題,具有一定的歷史和社會價值。
臘月二十日,
一年將欲盡,萬里未歸人。
門前殘雪日輪消,室內紅塵遣誰掃。
出門何所適,長歲具一舟。
潮來月如盆,掛席恣溯游。
群季已滿載,無用更命儔。
就網買魚煮,棹入山影幽。
鵁鶄四五雙,驚飛過前洲。
流連苦月促,潮亦不我留。
后夜潮應寬,不知月好不?
但覺行舟款。孤負這、滿江春景,愁思怎換。雨落篷窗如淚點,只聽聲聲如貫。卻一任、凄風為伴。遙看鄉村扉半啟,碧煙痕、想是人炊膳。斜照里,柳堤畔。
瓊山望盡音仍斷。到晚來、殘燈消焰,衷情更絆。便入羅幃難熟睡,倚枕兒名低喚。見初曉、彩霞色煥。甫解征帆增百感,奈悲腸、有似輪旋轉。膝下冷,我心亂。
黯神傷、半城灰劫,水光山色如故。龍津橋畔垂楊老,是我舊維舟處。心暗數。記去日元宵,來日剛重午。新腔自度。有碧玉當筵,紫云按拍,過客暫須駐。
風流歇,惟有荊榛滿路。重來游跡都誤。花天酒地尋常事,太息綺羅塵土。時易暮。問何日東風,綠遍江南樹。閒情記取。聽浪捲黃蘆,凄凄戚戚,彷佛舊歌舞。
叩琳宮、乍聞鳴鶴,滿庭堆垛幽思。
繞城川路千回折,猶悵去帆難駛。
相狎矣。請健筆題箋,勘破南湖水。
無分表里。取玉局豐華,收歸海貸,明月照雙袂。
耽游戲,勿復占星帝里。羞將青史酬米。
吳山久付先生臥,卻被索郎扶起。
須耐事。恐見說世緣,觸眼心如醉。
鴻音莫寄。待紫陌驪駒,鬧花深草,■了又重繫。
久摒云敖不耐嘩,洞門容易認桃花。天孫未嫁猶聞杼,月姊無名豈為茶。雞犬飛升曾舐鼎,鳳鸞鎩羽莫還家。龍文秘笈何由辨,辜負提攜范雪華。
霓裳一詠眾仙嘩,將萎誰憐閬苑花。未索葛翁蓬島藥,試嘗枯叟草堂茶。綃衣典盡鮫人宅,繡戶長扃鳳女家。漫語彌天云錦手,戔戔獨繭豈能華。
惠陽城南浪似雷,惠陽城東江水來。囑郎莫學雙江水,一合千年去不回。
儂家住在西湖邊,暮暮朝朝得見蓮。恨殺昨宵無賴雨,水深尋藕總無緣。
此去廣州三日水,此去羅浮日半山。算來亦是無多路,只要郎心樂往還。
煙霞橋出鱷湖邊,一道垂楊入野田。郎騎白馬來殊好,鱷怪傷人是浪傳。
床下別郎何草草,欲送郎行怕兄嫂。自從郎渡合江頭,儂鞋不踏門前道。
治國如張琴,此中有精理。
安弦操縵間,不偏而不倚。
中聲本在心,其妙應以指。
先生操元音,志山復志水。
一彈再彈時,半松半篁里。
能令勞者息,能令疲者起。
人言先生琴,古調非今比。
先生曰不然,人心盡如此。
但令心和平,道也通乎技。
云山高峨峨,煙樹清瀰瀰。
何當鼓天風,一洗箏琵耳。
樓上殘燈伴曉霜,
獨眠人起合歡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
地角天涯不是長。
玉律調朱火,芳園結翠陰。
徑幽無暑到,竹靜有風吟。
清朗數間屋,虛明一片心。
高情與地稱,琴鶴作知音。
馬上啼痕染別衣,
琵琶有恨寸心違。
妾身未怨丹青誤,
只怪和戎事已非。
翠綃心事,紅樓歡宴,深夜沈沈無暑。
竹邊荷外再相逢,又還是、浮云飛去。
錦箋尚濕,珠香未歇,空惹閑愁千縷。
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滿院秋風斂嫩黃,
扣槃捫燭望恩光。
踆烏萬里誰知汝,
猶是西傾倚夕陽。
霜中花著好沉吟,
曾否高枝放故林。
幾日天寒偏踏雪,
江邊籬落寄遐心。
一生二,二生三,遏捺不住,廓周沙界。
德靈直上妙峰,善財卻入樓閣。
新婦騎驢阿家牽,山青水綠。
桃華紅,李華白,一塵一佛土,一葉一釋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