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灘雜詠 其二
扁舟下若馳,石罅度高危。
犀角倒囷出,龍牙斷陣欹。
仙宮洵有美,水府舊多奇。
愿借狂瀾砥,中原柱地維。
扁舟下若馳,石罅度高危。
犀角倒囷出,龍牙斷陣欹。
仙宮洵有美,水府舊多奇。
愿借狂瀾砥,中原柱地維。
小船順流而下如飛馳一般,從石頭的縫隙間穿過那高險之處。礁石如犀角從糧囤中倒出,又似龍牙在斷陣中傾斜。傳說中的仙宮確實美麗,水府向來有諸多奇景。我愿借這能抵擋狂瀾的力量,成為支撐中原大地的支柱。
扁舟:小船。
石罅:石頭的縫隙。
犀角:這里形容礁石形狀像犀角。囷:圓形的谷倉。
龍牙:形容礁石如龍牙。欹:傾斜。
仙宮:神話中仙人居住的宮殿,這里指水上的奇幻景象。洵:確實。
水府:神話中水中的府第。
狂瀾砥:能抵擋狂瀾的砥柱。
地維:古代神話中維系大地的繩子,這里指國家的根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游歷十八灘時,被當地的險峻奇景所震撼,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可能國家面臨著一些動蕩或危機,從而激發了詩人想要為國效力、力挽狂瀾的壯志豪情。
這首詩以描寫十八灘的奇景為引,抒發了詩人的愛國情懷和壯志。詩中對景物的描寫生動形象,情感表達真摯強烈,在展現自然景觀的同時,凸顯了詩人的家國責任感,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和藝術感染力。
嶻嶻嶪嶪山如簇,磊磊落落石如屋。
上有綠樹之陰陰,下有寒溜之涔涔。
通天有竇十余丈,游子捫蘿來復往。
是中端合巢神仙,桃花流水何杳然。
我來正值春風暮,似笑賢勞又還去。
準擬釃酒聊從容,對此坐想飛來峰。
一見斯亭喜可知,風來拂拂更清微。
青山坐處天開畫,白鷺飛時雪滿磯。
何必搜奇效康樂,正應得句似玄暉。
最憐別浦潮生后,須有征帆萬點歸。
途窮已負菊花期,尚得諸公慰所思。
不遣白衣持酒至,共將烏帽入風吹。
紫萸秋淺浮觴少,黃葉山高策杖遲。
卻恨社中人闕一,未將湯餠共追隨。
洛中九老后,林下一人高。
此去自當佚,向來誠獨勞。
東湖歸踐履,南浦薦風騷。
尚念匈奴在,家山未可褒。
倦逢磐石手摩挲,橫壓烏藤漫嘯歌。
煙崦坡陀青玉案,寺山縹緲白云窩。
紙窗竹屋小盤礴,林影溪光相蕩磨。
試共老僧參此意,一聲喚醒讀書魔。
下騰赤蛟身,上抽碧龍頭。
千枝蟠一蓋,一蓋簪萬毬。
花要帶月看,香要和露收。
一點落衣袂,經月氣未休。
一點入釀甕,經歲味尚留。
大孤小孤在何許,大磯小磯忽當浦。
顛風吹浪未肯停,厭聽蕭蕭打篷雨。
今春積雪深復深,爛銀猶照廬山陰。
狐裘欲脫未可脫,蟻醁當斟誰與斟。
晚來潮面烏如石,遙看知是長魚脊。
篙人且下鐵貍奴,更與風波鬭今夕。
六朝何處立都城,十里秦淮城外行。
上設浮航如道路,外施行馬似屯營。
關防直可防津渡,緩急徒能御盜兵。
非是后來謀改筑,如何今日作陪京。
吾縣西峴峰,亭以擬峴名。嘗見父老說,寺中有碑銘。
昔晉殷仲文,作郡有政聲。去而人思之,屐齒有余榮。
余聞諸老說,此事不可憑。臣子從弒逆,罪合五鼎烹。
桓玄在荊州,世為晉公卿。一朝睨漢鼎,舉兵向金陵。
是時殷仲文,實守新安城。棄郡以從玄,惟欲事逆成。
策命九錫文,未至先經營。桓楚既竊位,寢所地忽崩。
仲文于此時,巧言如簧笙。其后玄事敗,奔走向南荊。
仲文憂不免,奉二后還京。叛晉復叛玄,鼠雀同偷生。
寄奴后代晉,又欲居朝廷。出為東陽郡,怏怏無好情。
嘗覽鏡自照,不見頭顱形。豈非從逆者,未誅先受刑。
無忌牧荊州,仲文嘗趨迎。便道不過府,無忌殊不平。
言于宋武帝,此輩謀舉兵。宋武盡族誅,流血幾成坑。
襄陽羊叔子,當世之豪英。不當擬其名,流傳污吳寧。
疑別一牧守,偶與同名稱。此名若果然,山鬼怒非輕。
緬想唐戴令,政聲極鏗鍧。曾有長源碑,在夫子廟庭。
曷易曰戴峴,庶以慰編氓。稱之名義當,兼可怡山靈。
嘗讀晉宋書,抵掌氣填膺。安得仍擬峴,千載愚民生。
長簷十尺庇堂東,疎漏從來盡是蓬。
日影碎如秋葉下,雨聲灑似夜船中。
竹因蠹盡多垂地,箬到枯時半掩空。
此處想非人所競,眾雄應是不來攻。
角逐東來幾巨鼇,化為奠位兩山高。
江楓作意紅千疊,野水何心綠一遭。
露洗松巔沈曉籟,霜明天際察秋毫。
會須竹院求余地,歲晚安閑讀楚騷。
客至輒命酌,為言花已開。
青山長委髻,白骨舊生苔。
不飲固癡絕,能詩宜數來。
頗憂明日雨,紅紫落成堆。
天涯知己集琳宮,文武升沉氣味同。
仙樂幾回來座上,梵音半夜落天中。
幻身何日脫塵劫,慧眼于今識色空。
興盡歸來情不盡,晨昏隠隠麗譙東。
修林平沼久荒埃,招領春風一笑回。
掃凈莓苔分徑岸,剩添桃李結亭臺。
時因休吏文書了,忽作閑人杖屢來。
待與邦人同醉樂,一樽何惜少徘徊。
昭代群龍用,名家奕世昌。儲精生輔佐,挺秀誕忠良。
郁郁充閭瑞,熒熒照室祥。蓮花雄址峻,竹箭慶源長。
碩德宜廊廟,英材命棟梁。公清凌灝氣,嚴肅厲秋霜。
寶運符千載,威名贍八荒。量陂吞玉海,言派瀉銀潢。
功業彝章顯,謀猷棣萼芳。檢身金井潔,落節翠螭驤。
列郡依仁牧,千英服智囊。精忠裨主圣,膏澤致時康。
鄧禹重興漢,汾陽再造唐。公心平國是,勠力振朝綱。
斧鉞安南服,威棱振北疆。溫恭謙節著,仁惠德風揚。
鸑鷟金昆盛,貔貅虎旅強。望風辭印綬,當路悚豺狼。
電掃除妖孽,雷驅息叛亡。一心仁以厚,五福壽而臧。
論議留青簡,勛庸紀太常。鴻恩非易報,盛德固難忘。
便合持樞極,那容著海鄉。莊椿祈不老,遼鶴??來翔。
愿向中書府,年年薦壽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