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從叔聽夜泉見寄
夢罷更開戶,寒泉聲隔云。
共誰尋最遠,獨自坐偏聞。
巖際和風滴,溪中泛月分。
豈知當此夜,流念到江??。
夢罷更開戶,寒泉聲隔云。
共誰尋最遠,獨自坐偏聞。
巖際和風滴,溪中泛月分。
豈知當此夜,流念到江??。
夢醒后又打開房門,隔著云霧傳來寒泉的聲響。和誰去探尋那最遠的源頭呢,獨自坐著更能清晰聽聞。山巖邊泉水伴著和風滴落,溪水中月光被水波分散。哪里知道就在這個夜晚,你思念的思緒飄到了江邊。
酬:以詩文相贈答。從叔:堂叔。
更:又。
隔云:隔著云霧。
泛月分:月光在水中被水波分散。
江??(pén):江邊。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一個寧靜夜晚聽聞泉聲,恰逢從叔寄詩表達思念,于是寫詩回贈,以景寄情,回應從叔。
這首詩主旨是回應從叔思念。突出特點是寫景精妙,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感知和細膩情感表達。
澹月流波,明霞浴水,釣絲微漾風前。水遠天垂,遙憐遠樹如阡。歸心已逐征帆去,怎離魂、轉更凄然。最難忘,話雨燈陰,聽水欄邊。年來聚散渾如夢。盡思隨恨積,愁與情綿。閱盡悲歡,鼓山無限云煙。西窗剪燭曾相約,好凝眸、天際歸船。且安排,剪了園蔬,引了流泉。
生當一飲百千樽,會有馨香徹我墳。來往行人必停足,盤桓共揖此清芬。
歸來朋舊曉星疏,只過東村水竹居。老氣竟消雙目暗,足音還冷一年馀。絕憐風月尋常酒,寧問江山咫尺書。況是送君天上去,柳邊空為立踟躕。
香生生也艷晶晶,花自亡姿月失明。質格本來稱趙美,鬼方曾換幾多城。
長橋戎馬后,旂幟尚紛紛。吳越東西隔,江湖左右分。荒哉皮學士,去矣范將軍。誰種千頭橘,空山臥白云。
乾坤一旅亭,大夢幾時醒。白發無情極,春來不再青。
和陶復和陶,止酒亦云止。君不慕子云,胡為相表里。太常日日齋,以禮拒妻子。君不屬禮官,胡為共悲喜。紛紛止酒人,暮止朝仍起。不如吾少飲,終亦無醉理。文士多尚同,達人惟任已。趣舍既殊途,發言斯異矣。吾嘗夢醉鄉,曠遠無涯涘。世復杜康家,不廢劉伶祀。
春水綠迢迢,空江自落潮。橋頭兩竿日,煙外酒旗飄。
人性欹偏奈若何,千年血雨洗山河。每悲猛士柔情少,長憾蛾眉妒火多。識淺久思終費解,志微未合苦研磨。桃源記與出師表,馬勃人參煮一鍋。
大江以南山作野,客子況復愛山者。日日山巔弄流泉,百丈銀河向人瀉。蒼龍翠虬滿山立,近之乃是梧與槚。怪石千尋聳欲墮,往往游人下駐馬。
黃鷹食鳥雀,山雞食蟲豸。蜂食花上蜜,蝦食苔間滓。兔食茅草根,鳳食梧桐子。所嗜由性成,易之則皆死。冥觀付一笑,誰與窮茲理。
聞說橋東地,高人舊隱居。養生應有道,覓舉絕無書。愛救粘絲蝶,嗔驚出水魚。時尋戴颙宅,自駕短轅車。
親交匪一日,先子同衣裯。渺質亦何知,忘年接勝游。別君殊未久,忽復成三秋。歲月何其迅,道路阻且周。尺素遠方來,慰我心煩憂。一讀再三嘆,躧履下重樓。玄霜彌大野,神物蟠深湫。我心匪不念,悢悢無輕舟。
晚涼上烏石,置酒天章臺。夕日下山去,海風吹月來。豪氣吐千丈,朗吟動三臺。白露灑仙掌,銀河瀉金杯。誰識芙蓉仙,飛身在蓬萊。
城外蕭蕭北風起,城上健兒吹落耳。將軍玉帳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