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二樹山人畫梅即和題畫詩韻 其一
青袍筇竹凈無埃,
萬點疏花腕底開。
想見銅坑風雪路,
倒騎驢背獨吟來。
青袍筇竹凈無埃,
萬點疏花腕底開。
想見銅坑風雪路,
倒騎驢背獨吟來。
身著青袍手持筇竹杖,干凈得沒有一點塵埃,萬點稀疏的梅花在筆下盛開。可以想象在銅坑那風雪交加的路上,畫家倒騎著驢背獨自吟詩而來。
青袍:古代學子、低級官吏常穿青袍,這里指畫家的穿著。
筇竹:一種竹子,可做手杖。
凈無埃:干凈沒有塵埃,形容人或物的潔凈。
疏花:稀疏的花,這里指梅花。
銅坑:地名,可能是畫家賞梅或創作靈感來源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觀看了二樹山人的畫梅作品,被其畫作所打動,同時可能了解到畫家創作的一些背景,如在銅坑等地賞梅的經歷,從而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畫家的畫技和其創作的瀟灑姿態。其突出特點是通過想象構建畫面,虛實相生。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藝術創作的敏銳感知和獨特表達。
西郭問幽棲,下重簾、懶看斜陽帆影。老屋復來還,萋萋碧、親掃閒庭蕪徑。疏枝瘦蕊,筆端春信先春迎。頻歲長須,催近局梵宇,鼠姑方盛。無端如斗江城,被狼煙猛擾,吟情酒興。何忍海桑看,嗟行遁、無那荒村孤艇。憂生念亂,蘭成哀入維摩病。春到先生去也,愴畫稿詩囊空剩。
已見池盡墨,誰言突不黔。漆身恩未報,貂裘弊豈嫌。
無端未得歸林下,又向南方擁使麾。夜宿禪關更蕭灑,一軒寒月照清池。
松溪黑水新龍卵,桂洞生硝舊馬牙。誰遣虞卿裁道帔,輕綃一匹染朝霞。
嵯峨石壁不可梯,列仙之癯實居之。下視茫茫渺何許,風帆浪舶多積貯。舟中賈客莫浪喜,山上高人解笑汝。
陽羨山人骨不凡,餐松絕粒棲翠巖。愛君不惜致筐篚,自詫仙家風味酣。歸來畫省青春好,落花細細兼幽草。數甌啜罷蕭爽多,漸覺沉痾去如掃。赤箭青芝世所珍,寧知此物妙通神。神農本草偶遺略,欲著新經開我人。一爐一鼎深相結,水火中宵猶未滅。興闌高枕神氣清,片月孤梅幽夢切。
誰把靈楂接飲牛,主人瀟灑古東甌。玉清夜半開冰箔,暗認方平別駕虬。
從君覓數珠,老境仗消遣。未能轉千佛,且從千佛轉。儒生推變化,乾策數大衍。道士守玄牝,龍虎看舒卷。我老安能為,萬劫付一喘。默坐閱塵界,往來八十反。區區我所寄,蹙縮蠶在繭。適從海上回,蓬萊又清淺。
此夕仙槎逝,當年宦轍回。松猶彭澤撫,木已豫章頹。獻賦名空藉,修文業未摧。祇應豐獄底,劍色謝風雷。
水入長淮浦溆分,櫓前坼岸覺奔沄。灑篷雨歇才聞雪,吹帽風來不見云。何處能忘丹鳳闕,此身將混白鷗群。有人問我蠙珠顆,直溯寒光到海濆。
東岡二月草芊綿,淰淰寒云雨后天。楊柳三眠風作惡,櫻桃半開春可憐。詩域日荒拋硯石,醉鄉時與打?船。清游每憶篬筤室,何日重來看碧鮮。
五陵年少競春暉,肥馬銀鞍白玉羈。何似松間煮新茗,更來花底覆殘棋。
雷在地中復,山下出泉蒙。明斯二理,自然造化合玄同。密密至虛守靜,便見無中妙有,九竅一齊通。直下承當去,個是主人公。莫著無,莫著有,莫著空。疑團打就,只今突出妙高峰。撥置紛紛外境,收拾靈靈底個,生化了無窮。畢竟作么道,日向嶺東紅。
峴山峰頂五花堂,曾見迷津賴法航。霅水江流同一滴,未妨作戲更隨場。
戶牖嚴丹扆,鹓鸞簉紫庭。懇祈南岳壽,勢拱北辰星。得士于茲盛,基邦固以寧。誠明一何至,金石與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