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布谷飛飛勸早耕,
春鋤撲撲趁初晴。
千層石樹通行路,
一帶水田放水聲。
布谷飛飛勸早耕,
春鋤撲撲趁初晴。
千層石樹通行路,
一帶水田放水聲。
布谷鳥飛來飛去,啼叫著勸人們早早耕種;白鷺撲打著翅膀,趁著初晴的天氣忙著捕食。在層層石樹間的小路上行走,能聽到遠處一帶水田放水的聲音。
布谷:鳥名,即杜鵑,鳴聲如“布谷”,能提醒人們及時耕種。
春鋤:指白鷺,因其飛行時像鋤頭揮動的樣子。
撲撲:形容翅膀抖動的聲音。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在鄉村游歷,看到春天鄉村春耕的繁忙景象而創作,展現了當時鄉村的生活氣息和自然風貌。
這首詩描繪了鄉村春天的景色和春耕的忙碌,主旨是贊美鄉村生活。其特點是畫面感強,以景傳情。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對田園題材的生動表現。
為有閻浮珍重因,遠離西國赴咸秦。自從無力休行道,且作頭陀不系身。
厚德推吾黨,脩名靄列紳。明經魁別幕,仗節聘殊鄰。南嶠思良牧,西樞失重臣。龍原高冢在,千古臥麒麟。
鳥哢春聲和客吟,小樓乘興共登臨。閒身自覺逢迎懶,閱歲偏驚老大心。氣暖名花開片玉,春歸良夜值千金。貧交坐領如蘭意,可道清尊似海深。
省郎何處屯兵久,彭蠡湖西是北山。飛箭定穿蹲虎石,放船時過落星灣。五年魚鳥知營陣,百里樵蘇絕塞關。聞說嘯臺高百尺,題詩頻寄故人還。
共照寒塘秋瀲滟,波心恨殺芙蓉占。生憎郎愛水中人,笑與芙蓉看不厭。
閱武堂。種楊柳。至尊屠肉。藩妃酤酒。
雁過霜寒有信,秋歸紅葉無言。苔紋似繡綠生根。鳥篆汀沙成印。逗鏡遙山照鬢,來帆野水添云。歸舟不叩剡溪門。是否山陰興盡。
浮云淡秋水,落日橫暮山。與子有幽抱,時在山水間。
燕游規畫孔明廬,陳法區藏梅李株。慨想先儒遺意遠,能將舊觀一還無。
四人三百一十歲,昔日同年今日會。少宰堂中張綺筵,風光迥出塵埃外。兩兩歌童宮樣妝,明眸皓齒聲相配。美酒香茶雨露清,奇花異卉煙霞藹。座中有客稱病夫,闊論高談恣忘愧。醉來環坐空庭中,碧天為幕云為蓋。侍童初進玉脂酥,宰夫復薦金鱗膾。共言游樂終此宵,莫向樽前嗟老大。君不見裴度投老歸東都,堂開綠野名猶在。又不見疏廣還家樂賜金,只憂孫子生驕怠。何如留此方寸田,不種桑麻惟種艾。
何處堪投宿,黃昏古渡頭。疏鐘聞遠寺,微火識孤舟。煙隔荒城起,波通大海流。卻尋楊柳岸,沽酒市邊樓。
潭底誰將仙桂芬,天香繚繞凈塵氛。珠浮滄海涵清氣,人在瓊樓唱紫云。下榻那尋徐稚子,當壚擬對卓文君。龍宮一陣金風起,無限瓊波皺玉紋。
我兄教我過東吳,遺墨山間無處無。忽報冬潮催出堰,俗緣深重道心粗。山色青冥葉未紅,湖光凝碧曉無風。行窮上下兩天竺,望斷南山龍井龍。井水中藏東海魚,側盆翻雨洗凡夫。隔山欲共公相見,莫道從來一滴無。
修佛修仙大道場,脫離地獄即天堂。半千年外生真圣,百萬劫中誕玉皇。人世最憐禽獸苦,龍霄惟有鬼神忙。明明說與君知得,子孝臣忠覓秘方。
世事茫茫成憯嗟,登高何處望天涯。夜臺回雁無消息,扁豆猶開屋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