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遣懷
秋意日寥廓,瞑色散微雨。
高風天外來,吹我孤松樹。
翻然落空翠,澹與云陰互。
查冥寒濤生,微聞滴香露。
幽人巖石間,抱此物外慕。
庶幾歲寒心,聊以保遲暮。
秋意日寥廓,瞑色散微雨。
高風天外來,吹我孤松樹。
翻然落空翠,澹與云陰互。
查冥寒濤生,微聞滴香露。
幽人巖石間,抱此物外慕。
庶幾歲寒心,聊以保遲暮。
秋意一天比一天更顯空曠遼闊,黃昏的暮色在細微的雨水中消散。大風從天外吹來,吹動著我的孤松。松葉紛紛飄落,翠綠的枝葉與陰云相互映襯。深邃幽遠之處似有寒濤涌起,隱約能聽到香露滴落的聲音。幽居之人在巖石之間,懷抱著對塵世之外的向往。希望能保有歲寒不凋的節操,以此來安度晚年。
寥廓:空曠遼闊。
瞑色:暮色。
翻然:形容松葉飄落的樣子。
落空翠:指松葉飄落。
澹:恬靜、安然。
查冥:深邃幽遠的樣子。
幽人:幽居之人。
物外慕:對塵世之外的向往。
歲寒心:比喻人在困境中堅守的節操。
遲暮:指晚年。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較為寧靜、孤寂的環境中,或許經歷了一些人生的起伏,從而借景抒情,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和對高尚品格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堅守高潔品格、超脫塵世的情懷。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借景抒情手法運用嫻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和精神追求。
放杯南海去,秋水照袈裟。紅蓼溪橋晚,青楓江路斜。望燈尋水寺,乞食向漁家。彼岸行應達,慈航望轉賒。燈懸華頂月,衲補赤城霞。為問北宗學,今開第幾花。
輶軒通八表,旌節騖三秦。聽歌酬敏對,繼好佇行人。賀生思沈郁,蕭弟學紛綸。共有筆端譽,皆為席上珍。離群徒悄悄,征旅日駪駪。黃河分太史,一曲悲千里。海內平生親,中朝流寓士。痛哉憫梁祚,于焉三十祀。鐘儀縶不歸,盛憲非何已。隴頭心斷絕,爾為參生死。回首望長安,猶如蜀道難。函關分地軸,華岳接天壇。行旃方境逝,去棹艤江干。蘆花霜外白,楓葉水前丹。翔鷗方怯凍,落雁不勝彈。輝輝盛王道,時務嬰疲老。九流倦耳目,十年變懷抱。何以敦歧路,凄然綴辭藻。江南有桂枝,塞北無萱草。斗酒未為別,垂堂深自保。
瘦馬龍鐘兩鬢華,敲門避雨野人家。門前籬落猶懸露,十里晚風吹斷霞。三五殘星闕角東,淡黃楊柳月明中。貪看稚子收殘葉,駐馬天街滿袖風。
晦明風雨朝朝出,遠近高低寺寺行。漢體八分唐七字,王孫題處總關情。
宮院沉沉日似年,水晶簾卷理遺編。勸君只看班姬傳,莫續胡笳十八篇。
陰陰夏景變馀春,清曉園林未有塵。日日東風欺弱柳,鵝黃吹盡作青云。少室山前日日風,望嵩樓下水溶溶。卷將春色歸何處,盡在車前榆莢中。吹盡成蹊桃李塵,兔葵燕麥一番新。只應解籜抽青玉,霜節棱棱尚可人。古柳參天鳴啄木,青蕪覆地下鳴鳩。白頭懶作留春計,睡起移時獨倚樓。睡足高檐春日斜,碾聲初破小龍茶。樓邊綠樹飛紅盡,春色墻陰老薺花。青春已屬明年事,晝漏初知夏景長。日日南風筍成竹,殘紅雖有不成妝。春歸草木漫青紅,半委塵埃半逐風。誰似長楸百馀尺,高張錦繡照青空。酴醾壓架不勝繁,洗雨吹風更可憐。姑射仙人本仙骨,百花凋盡獨嬋娟。
一道珠簾水,長懸蒼翠間。冷風吹白日,急雨響空山。石瀨林端齒,潭清鏡里顏。采奇欣共賦,臨發復忘還。
雅操俱當第一流,逸材千里見驊騮。閒來同坐北窗下,如在清風李郭舟。
一夕秋風老玉顏,無人但掩白云關。臥當流水難成夢,行見梅花不欲還。禪寂定于征戰后,功名應在有無間。葛巾風度開東漢,賴爾林泉一日閒。
女蘿垂壁翠屏開,水落空營雨滴苔。征客漫愁城路濕,蜀山返照向關來。
柳岸系舟風欲穩。繞堤金粟香成陣。翠蓋離披人遠近。為借問。紅衣爭得如紅粉。蓮葉偏多香露潤。蓮花乍謝蓮心嫩。玉腕采蓮人欲困。無多恨。思隨流水流難盡。
篷底煙飄一線香,含情無語對秋江。野人慣洗塵頭膩,未洗塵頭幾點霜。
長江淡淡吞天去,甲子隨波日日流。萬事轉頭同墮甑,一身隨世作虛舟。
沙暖鴛鴦困,江寒翡翠愁。紅蓮秋的歷,短棹晚夷猶。處世長無累,端居百不憂。時時明月下,橫笛倒騎牛。
銀漢迎仙佩,金飆動客舟。江湖逢此夕,砧杵報新秋。塵世傷萍梗,清宵看女牛。班姬團扇賦,吟罷不勝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