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隱宜春郡詩十首 其七
吏隱宜春郡,山城少客過。
靜中窺物理,閑外養天和。
春暖尋花塢,宵涼玩月波。
將迎者誰子,勞逸兩如何。
吏隱宜春郡,山城少客過。
靜中窺物理,閑外養天和。
春暖尋花塢,宵涼玩月波。
將迎者誰子,勞逸兩如何。
在宜春郡為官隱居,這山城很少有客人來訪。在寧靜中觀察事物的道理,在閑暇里涵養自然的和氣。春天暖和時去探尋有花的山塢,夜晚清涼時賞玩月光下的水波。迎來送往的是誰呢,忙碌與安逸又究竟如何呢。
吏隱:指當官隱居,做官而不廢隱居之事。
物理:事物的道理。
天和:自然的和氣。
花塢:四周高起中間凹下的種植花木的地方。
將迎:迎來送往。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詩人在宜春郡為官期間,當地可能地處偏遠,少有人來往,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過著吏隱生活,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吏隱生活的閑適,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清幽。它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在為官時追求內心寧靜、享受自然生活的心態。
澗流一一抱峰回,
面面林巒錦帳開。
我品洞天居第七,
只應題作小蓬萊。
涼月團團照遠空,
荻花如醉蓼花紅。
江湖無復藏鷗跡,
天地何曾享馬?。
已見旄頭沉贛水,
又聞大旆出秦中。
只今五嶺無消息,
望斷長干數落鴻。
鐘山倒影入寒陂
南北風煙慨昔時
花草有情皆偶見
千年勘破此機遲
壺嶺共傾銀霅水,墨皇猶展玉樓風。
傷心父老江津路,猶想當年上冢行。
爭覓山林遠城市,不知城市有山林。
江聲遠落西岷外,山色都橫北固前。
雨過淮山格嫩綠,日銜滄海露殘紅。
江入海門吞百粵,樓橫鐵甕跨三山。
春色融融,花氣濛濛。
六窗俱不鑰,當處不留蹤。
危欄同遍倚,身在寂寥中。
幾欲全提先漏泄,滑唇黃鳥弄春風。
霜冷吳江纜客船,
一杯芳草白鷗邊。
梅花早放游春夢,
山水空閒二十年。
臨水推窗,迎風倚檻,長憶玉樓瓊宇。碧嶺堆螺,銀塘鋪練,檐柳細垂金縷。坐待明蟾,修然池閣,幽意有誰共語。舞婆娑、月色滿庭,顧影三人成侶。
夜深時、露濕星榆,波搖海屋,如在清虛之府。冷浸瑤臺,寒生貝闕,應是廣寒難住。庾亮層樓,坡公短棹,幾度照人今古。且徘徊、今夕清光,休管明朝風雨。
憶別高堂凡五載,今日重游鬢毛改。
長老驚為倒履迎,林園卻似留春待。
松間舊榻下陳蕃,席上清樽傾北海。
是日云銷天宇清,大開南閣興縱橫。
鉤簾晚峰萬樹出,俯檻晴塢千花明。
少長須臾亦星聚,歌吟間作如韶鳴。
乃知此地即仙隱,萬里何必求蓬瀛。
喋血邊城虜騎橫
只馀將帥坐論兵
復生髀肉休回道
臥聽秦淮打槳聲
桃符星幟漫爭妍
萬里寒云裹綵煙
海上風波殊不靖
嶺南梅信況遲傳
釐分詩稿三嘆息
擁對螢屏一惘然
稍喜蕓窗閭市近
簫韶遞奏太平年
層陰閉六合,
萬徑無行蹤。
老翁不僵手,
一絲繫春風。
面拜龍章下玉墀,
虎頭關上督邊師。
幾年沙漠無消息,
萬里河山足護持。
雪滿紅崖春寂寂,
秋高紫塞草離離。
即今多病成衰謝,
卻學書生日課詩。
田舍有老翁,垂白衡門里。
有時農事閑,斗酒呼鄰里。
喧聒茅檐下,或坐或復起。
短褐不為薄,園葵固足美。
動則長子孫,不曾向城市。
五帝與三王,古來稱天子。
干戈將揖讓,畢竟何者是。
得意茍為樂,野田安足鄙。
且當放懷去,行行沒馀齒。
淮南雞犬上云端,
底事先生獨世間。
上界應嫌官府足,
不如平地且驂鸞。
長松千尺野煙迷
別館蕭條日已西
廿載功名歸夢蝶
五更風雨聽潮雞
曲池涼浸桐花影
復道塵封御墨題
燕子重來王謝改
庭前芳草馬空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