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平月護送參贊海公統軍赴藏 其一
萬里烏斯藏,千層拉薩招。
班禪參妙喜,達賴脫塵囂。
叩額諸番控,雕題百貊朝。
家家唐古特,別蚌屬庭梟。
萬里烏斯藏,千層拉薩招。
班禪參妙喜,達賴脫塵囂。
叩額諸番控,雕題百貊朝。
家家唐古特,別蚌屬庭梟。
烏斯藏路途遙遠達萬里之遙,層層疊疊的地方都在向拉薩匯聚。班禪參悟著美妙的佛法,達賴超脫了塵世的喧囂。眾多番邦誠心叩拜歸附,各地少數民族紛紛前來朝拜。家家戶戶都是唐古特人,別蚌寺就像朝廷的梟勇之臣。
烏斯藏:元代始稱今西藏大部分地區為烏思藏。
招:有匯聚、招引之意。
妙喜:佛教用語,這里指精妙的佛法境界。
脫塵囂:超脫塵世的紛擾。
叩額:叩頭,表恭敬歸附。
雕題:指刻畫額頭,代指少數民族。
百貊:古代對少數民族的稱呼。
唐古特:清代對青藏地區及當地藏族的稱呼。
別蚌:可能指哲蚌寺,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廟之一。
庭梟:比喻朝廷的勇猛之臣
此詩創作于清朝時期,當時清政府加強了對西藏地區的管理,設立駐藏大臣等措施。參贊海公統軍赴藏,可能是為了進一步鞏固朝廷在西藏的統治、維護邊疆穩定。詩人護送海公赴藏,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西藏地區的宗教文化和民族歸附的景象,體現朝廷對邊疆的有效管理。其特點是將地理、宗教、民族等元素融合,展現宏大的邊疆畫卷,在反映當時清政府對西藏治理方面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太師昔日定南荒,親把長纓系莫王。寄語老胡須自愛,射飛休得近邊墻。
嵩呼初畢卷朝班,轉入玄宮松柏間。北憶青陽開左個,南瞻紫氣滿鐘山。屠蘇卻借宮官榼,冒絮聊溫野客顏。卦數已周成底事,不如酣臥掩柴關。
三百年來今幾秋,天地自老江自流。笛聲吹起白玉槃,正照御前楊柳碧。可憐一代經綸業,不抵鐘山幾首詩。后院落花人不到,黃鸝飛下石榴陰。
坐對北窗涼,晴空日正長。柳深鶯語滑,花落燕坭香。
蕭晨風日佳,況乃汎澄漪。揚舲指空白,回首覺翠微。南望卞山址,北竟晉陵涯。玉玦周三垂,朗鑒翳全規。芙蓉插波心,花萼競參差。谷飆捲長空,?落迎帆來。遙岫無停瞬,近瀨有定姿。玄醴染驚顏,觴至當不揮。寄言探奇者,此勝不易追。
路遠仙城,自王郎去后,芳卿憔悴。錦段鏡空,重鋪步障新綺。凡花瘦不禁秋,幻膩玉、腴紅鮮麗。相攜。試新妝乍畢,交扶輕醉。長記斷橋外。驟玉驄過處,千嬌凝睇。昨夢頓醒,依約舊時眉翠。愁邊暮合碧云,倩唱入、六幺聲里。風起。舞斜陽、闌干十二。
曉障陟崔嵬,淩晨石路開。鳥啼皆應谷,澗影半含苔。林靄吹花度,溪煙雜雨來。王程若可緩,幽賞更遲徊。
拘幽土室豈偷生,求死無門慮轉清。勸勉煩君多苦語,癡愚嘆我太無情。高歌每羨騎箕句,灑淚偏為滴雨聲。四大久拼同泡影,英魂到底護皇明。
萬木森層徑,雙巖倚碧端。翠華思舜輦,云錦織天孫。地主遙迎客,山僧已候門。幽棲如可卜,吾欲謝煩喧。
平生孝行何人繼,不受遺金世亦稀。歲歲朝廷賜牛酒,于今寂寞掩荊扉。
一溪流水暮云天,津口停橈客未眠。壯士吹笳防睥睨,佳人搗練怨嬋娟。疏狂字滅三年刺,悲憤歌殘九辨篇。何似山中歌寂寞,閉門惟草子云玄。
謫仙早已歸蓬瀛,詩卷猶作鳳鸞鳴。謫仙一去不復返,青史空自留狂名。星移物換世情改,而今誰復容奇行。從游我欲東赴海,聞報水淺難騎鯨。太息仙蹤不可及,惟此遺蛻尚墓塋。楊花初飛云漠漠,子規亂啼草青青。臨碑佇立摩挲久,恨無金樽為君傾。悵悵登車竟何向,回看遙山極天橫。
憂喜相尋,風雨過、一江春綠。巫峽夢、至今空有,亂山屏簇。何似伯鸞攜德耀,簞瓢未足清歡足。漸粲然、光彩照階庭,生蘭玉。幽夢里,傳心曲。腸斷處。憑他續。文君婿知否,笑君卑辱。君不見、周南歌漢廣,天教夫子休喬木。便相將、左手抱琴書,云間宿。
花事闌珊了。甚王孫漫游,長戀天涯芳草。幾許韶光留不住,總向鬢霜催老。憑誰問、春魂縹緲。風雨敲窗驚蝶夢,向迷離煙月關山道。別離緒,知多少。畫梁藻井風光好。嘆廢苑棲香何處,故憐嬌小。軟語知他商量意,正怕落紅驚攪。算又到綠陰圍繞。碧漲池塘芳草細,更翠樓深柳鶯啼曉。祇添得,人煩惱。
春色挾曙來,惱人似官酒。酬春無好語,懷我文章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