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十首 其三
老頭陀,古廟中,自燒香,自打鐘,兔葵燕麥閑齋供。
山門破落無關鎖,斜日蒼黃有亂松。
秋星閃爍頹垣縫,黑漆漆、蒲團打坐,夜燒茶、爐火通紅。
老頭陀,古廟中,自燒香,自打鐘,兔葵燕麥閑齋供。
山門破落無關鎖,斜日蒼黃有亂松。
秋星閃爍頹垣縫,黑漆漆、蒲團打坐,夜燒茶、爐火通紅。
老和尚在古老的寺廟中,自己燒香,自己敲鐘,用野生的葵菜和燕麥隨意地供奉著。山門破敗沒有門閂鎖閉,夕陽的余暉灑在蒼黃的亂松上。秋天的星星在倒塌的墻壁縫隙中閃爍,老和尚在黑漆漆的蒲團上打坐,夜里燒水煮茶,爐火通紅。
頭陀:行腳乞食的和尚。
兔葵燕麥:野生的葵菜和燕麥。
蒼黃:指天色、草木的枯黃。
頹垣:倒塌的墻壁。
蒲團:僧人坐禪及跪拜時所用的圓墊。
《道情十首》是鄭燮所作,其創作時間大致在作者晚年。當時社會相對穩定,但也存在一些矛盾。鄭燮一生坎坷,晚年經歷諸多世事,此詩或許是他借描繪老和尚的生活,來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和對超脫世俗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一種遠離塵世喧囂的寧靜生活,突出特點是通過細膩的環境描寫來烘托氛圍。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鄭燮獨特的創作風格,以質樸的語言表達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湘南樓上好憑欄。西風吹鼻酸。
宦游何處不驚湍。白鷗盟已寒。
空飲恨,廢追歡。沈郎衣帶寬。
故人休放酒杯干。而今行路難。
臨鏡笑春風,生怕梅花妒。疑是西湖處士家,疏影橫斜處。
江靜竹娟娟,綠繞青無數。獨許幽人子細看,全勝墻東路。
飛香漠漠簾帷暖。一線水沈煙未斷。
紅樓西畔小闌干,盡日倚闌人已遠。
黃梅雨入芭蕉晚。鳳尾翠搖雙葉短。
舊年顏色舊年心,留到如今春不管。
距春五日。吉語攙先來飲席。
易卦占新。八八周輪又再輪。
開年定好。定把笙歌更藥裹。
舊怕無孫。今已藍袍擁繡蓀。
陰晴未定。薄日烘云影。
臨水朱門花一徑。盡日鳥啼人靜。
厭厭幾許春情。可憐老去蘭成。
看取鑷殘雙鬢,不隨芳草重生。
無語。恨如許。
方士歸時腸斷處。
梨花一枝春帶雨。
半鈿分釵親付。
天長地久相思苦。
渺渺鯨波無路。
思前別。記時節。美人顏色如花發。
美人歸。天一涯。娟娟姮娥,三五滿還虧。
翠眉蟬鬢生離訣。遙望青樓心欲絕。
夢中尋。臥巫云。覺來珠淚,滴向湘水深。
愁無已。奏綠綺。歷歷高山與流水。
妙通神。覺知音。不知暮雨朝云、何山岑。
相思無計堪可比。珠箔雕闌集千里。
漏將分。月窗明。一夜梅花忽開、疑是君。
春色遍天涯,寒谷未知消息。且共一尊芳酒,看東風飛雪。
太平遺老洞霄翁,相對兩華發。一任醉魂飛去,訪瓊瑤宮闕。
間世文章萬選錢。清時平步八花磚。大開紫府瑤池宴,正是橙黃橘綠天。
金燭里,玉堂前。翰林元是武夷仙。雍容草罷明堂詔,留取天香馥壽筵。
費盡東君無限巧。玉減香銷,回首令人老。夢繞嶺頭歸未到。角聲吹斷江天曉。
燕子來時春正好。寸寸柔腸,休問愁多少。從此歡心還草草。憑欄一任桃花笑。
縹緲青宵云一握,太清群玉光中。鈞天聲里拂香風。紫皇低接手,穩步上層空。
雀扇徐開鸞影轉,日高舞動蛟龍。雙瞻御座立昭容。回班趨復道,環佩響丁東。
誰道秋來煙景素。任游人不顧。
一番時態一番新,到得意、皆歡慕。
紫萸黃菊繁華處。對風庭月露。
愁來即便去尋芳,更作甚、悲秋賦。
舊恨新愁無際。
近水遠山都是。
西北有高樓,正為行藏獨倚。
留滯。留滯。
家在吳頭楚尾。
小窗前,疏影下。鸞鏡弄妝初罷。
梅似雪,雪如人。都無一點塵。
暮江寒,人響絕。更著朦朧微月。
山似玉,玉如君。相看一笑溫。
牛女相望處,星橋不礙東西。
重墻未抵蓬山遠,卻恨畫樓低。
細字頻傳幽怨,凝缸長照單棲。
城烏可是知人意,偏向月明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