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感事四首
望斷中華路,風波日日寒。傷心滄海上,已作島夷看!
無地無兵燹,年年劫火來。梅花紅雪里,猶帶血痕開。
四載居荒徼,何能陋九夷。家家存漢臘,不見漢官儀。
廛里來橫斂,謀生計已窮。逋逃何處去?海市蜃樓空。
望斷中華路,風波日日寒。傷心滄海上,已作島夷看!
無地無兵燹,年年劫火來。梅花紅雪里,猶帶血痕開。
四載居荒徼,何能陋九夷。家家存漢臘,不見漢官儀。
廛里來橫斂,謀生計已窮。逋逃何處去?海市蜃樓空。
極目遠望中華大地,卻望不到盡頭,每日里風波險惡,讓人感到寒意陣陣。令人傷心的是,滄海之上的國土,已經淪為外敵的屬地!沒有一處地方能躲過戰火的侵襲,年年都有兵災降臨。在紅梅傲雪綻放時,那紅色仿佛帶著血痕。我在這荒遠之地居住了四年,怎么能小看這里的民眾呢。家家戶戶都保留著漢家的傳統習俗,卻再也見不到漢家官員的威儀。集市里橫征暴斂不斷,百姓謀生的辦法已經窮盡。想要逃亡避難,卻發現連海市蜃樓般的安身之所都沒有。
望斷:極目遠望,直到看不見。
島夷:古代指中國東部近海一帶的居民,這里指被外敵侵占。
兵燹(xiǎn):因戰亂而造成的焚燒破壞等災害。
劫火:佛教語,謂壞劫之末所起的大火,后亦泛指兵火。
荒徼(jiǎo):荒遠的邊境。
陋九夷:小看邊遠地區的人。
漢臘:漢代的臘祭,后泛指漢家的傳統習俗。
漢官儀:漢代官員的禮儀制度,這里指漢家的統治秩序。
廛(chán)里:街市,居民區。
橫斂:橫征暴斂。
逋逃:逃亡。
海市蜃樓:原指海邊或沙漠中,由于光線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現虛幻的樓臺城郭,現多比喻虛無縹緲的事物。
此詩可能創作于國家遭受外敵侵略、國土淪陷的時期。詩人身處荒遠之地,目睹了戰爭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災難,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同時看到民眾依然堅守民族傳統,從而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國家在戰亂中的衰敗和人民的苦難,突出百姓堅守民族氣節。其特點是情感沉痛、意象鮮明。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特定時期的社會現實和民眾心聲,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入門堪笑復堪憐,三徑苔荒一釣船。 慚愧四鄰教斷火,不知廚里久無煙。
鷗雨分涼,魚云織暝,一蓬山色依然。瘦影斜陽,碧天搖夢成煙。仙山依舊無消息,奈東風、換了啼鵑。剩樽前、點點殘紅,飛近箏弦。 憑欄休說當時事,只叢祠簫鼓,流水鴉邊。一片凄陰,可堪送我華年。天涯何處無芳草,到春深、便覺堪憐。好留連、未是黃昏,休促回船。
春水綠吳舲。江湖聽雨程。二十年、夢醒銀燈。又是江南梅子熟,有幾點、打窗聲。 殘月冷如冰。愁人心上明。一絲絲、淚寫吳綾。門外綠楊風正起,休念與、落花聽。
本待將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 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 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
望長安,前程渺渺鬢斑斑。南來北往隨征雁,行路艱難。青泥小劍關,紅葉湓江岸,白草連云棧。功名半紙,風雪千山。
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厥滋煅?,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傷情燕足留紅線,惱人鸞影閑團扇。 獸爐沉水煙,翠沼殘花片。 一行寫入相思傳。
為誰忙,莫非命。西風驛馬。落月書燈。青天蜀道難,紅葉吳江冷。兩字功名頻看鏡,不饒人白發星星。釣魚子陵,思莼季鷹,笑我飄零。
林深藏卻云門寺,回首若耶溪。 苧蘿人去,蓬萊山在,老樹荒碑。 神仙何處,燒丹傍井,試墨臨池。 荷花十里,清風鑒水,明月天衣。
青苔古木蕭蕭,蒼云秋水迢迢。紅葉山齋小小,有誰曾到?探梅人過溪橋。
萋萋芳草春云亂,愁在夕陽中。短亭別酒,平湖畫舫,垂柳驕驄。一聲啼鳥,一番夜雨,一陣東風。桃花吹盡,佳人何在,門掩殘紅。
同年同日又同窗。不似鸞凰。誰似鸞凰。石榴樹下事匆忙。驚散鴛鴦。拆散鴛鴦。一年不到讀書堂。教不思量。怎不思量。朝朝暮暮只燒香。有分成雙。愿早成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