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連環 用李十九韻,送琢愷似南還,因話使高麗事
幾番窗雨。甚篝燈乍剪,賦情凄楚。聽說道、玄菟城邊,正秋夜夢長,候雞啼去。果下前騶,有鬌髻、紅妝別部。愛歸吟硾紙,小鬟爭唱,倚銀箏處。
年時酒壚憶否,笑長鯨未似,氣還吞虎。記灞岸、分手東西,又席帽催涼,葛衫更暑。才得相尋,便惹起、客愁如絮。剩離亭、伴影無眠,冷蟾十五。
幾番窗雨。甚篝燈乍剪,賦情凄楚。聽說道、玄菟城邊,正秋夜夢長,候雞啼去。果下前騶,有鬌髻、紅妝別部。愛歸吟硾紙,小鬟爭唱,倚銀箏處。
年時酒壚憶否,笑長鯨未似,氣還吞虎。記灞岸、分手東西,又席帽催涼,葛衫更暑。才得相尋,便惹起、客愁如絮。剩離亭、伴影無眠,冷蟾十五。
窗外幾番風雨。為何剛剪了燈花,賦詩的情思就這般凄楚。聽說在玄菟城邊,正逢秋夜,夢境漫長,要等雞啼才離去。前行開道的馬矮小,還有梳著發髻的紅妝女子組成特別的隊伍。喜愛歸來吟詩敲紙,小丫鬟爭著吟唱,在倚著銀箏的地方。還記得當年在酒壚旁嗎,那時你笑聲爽朗,氣吞長鯨,氣勢賽過猛虎。記得在灞岸分別,東西各奔,后來又在涼風中戴著席帽,暑熱里穿著葛衫。剛得以相聚,便惹起如柳絮般的客愁。只剩下在離亭伴著自己的影子難以入眠,看著十五的冷月。
篝燈乍剪:剛剪了燈花。
玄菟城:古郡名,在今遼寧東部及朝鮮咸鏡道一帶。
果下前騶:果下馬矮小,可在果樹下行走,前騶指在前面開路的人。
鬌髻:發髻。
硾紙:敲紙,古人吟詩時可能有敲紙的習慣。
長鯨未似,氣還吞虎:形容人氣勢豪邁。
灞岸:灞水岸邊,常為古人送別之地。
席帽:一種帽子。
冷蟾:指月亮。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詞的內容推測,應是友人琢愷似從高麗歸來又要南還時所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作者與友人分別又相聚,相聚后又面臨分別,有感而發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細膩,通過回憶與現實交織展現復雜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當時送別詞的創作風格和情感表達。
一曲一直水,白龍何鱗鱗。凍飆雜碎號,齏音坑谷辛。柧箋吃無力,飛走更相仁。猛弓一折弦,馀喘爭來賓。大嚴此之立,小殺不復陳。皎皎何皎皎,氤氳復氤氳。瑞晴刷日月,高碧開星辰。獨立兩腳雪,孤吟千慮新。天欃徒昭昭,箕舌虛龂龂。堯圣不聽汝,孔微亦有臣。諫書竟成章,古義終難陳。
秋氣一以深,四野嘶嚴風。晨興視庭樹,今昨忽不同。超騰諒無術,俛仰此世中。作詩欲何為,贈子以固窮。
親耕展祀,明靈來格。九有駿奔,百司庇職。獻奠肅肅,登降翼翼。祈彼豐穰,福流萬國。
清涼洞里無蚊蚋。
天蒼蒼兮不吾家造,地茫茫兮不吾身容。不造不容,托乎火以相從!
廉纖飛雨為誰休,爛漫懸燈總未收。自是一年無嘆息,不妨五夕得嬉游。后車鶯燕春聲軟,前騎熊羆夜氣遒。兩行紅紗三百炬,插花攜酒趁遨頭。
曉日朦朧聞竹雞,雜花寫影石欄西。竹苞才吐青青節,穿徑楊花踏作泥。
蹠腹甘人腦,柴步防蟻傷。道家葆嬰兒,佛身施虎狼。子莫如執中,豈非釣不綱。雞棲白日暮,彷徨歧路羊。
寓榻南宮憶舊曾,仰瞻華月步虛庭。祇將校閱供王事,愧以疏庸廁列卿。銀箭聲傳春漏促,銅爐風細篆煙清。勞勞無補空頭白,七載重過感慨生。
憲部為郎久,琳宮解組歸。賜章三品貴,眉壽八旬稀。橘向前洲種,金難故里揮。凄涼薤露曲,淚濕老萊衣。
無邊香色。記涉江自采,錦機云密。剪剪紅衣,學舞波心舊曾識。一見依然似語,流水遠、幾回空憶。看□□、倒影窺妝,玉潤露痕濕。閑立。翠屏側。愛向人弄芳,背酣斜日。料應太液。三十六宮土花碧。清興凌風更爽,無數滿汀洲如昔。泛片葉、煙浪里,臥橫紫笛。
走架龍須弱不支,炎天待月立多時。醍醐縱美輸清滑,瓔珞雖圓讓陸離。珍異曾誇太沖賦,累垂已入退之詩。當年若得傳方法,博取涼州亦一奇。
因凍死得食,殺風仍不休。以兵為仁義,仁義生刀頭。刀頭仁義腥,君子不可求。波瀾抽劍冰,相劈如仇讎。尖雪入魚心,魚心明愀愀。恍如罔兩說,似訴割切由。誰使異方氣,入此中土流。剪盡一月春,閉為百谷幽。仰懷新霽光,下照疑憂愁。
魚蝦敢涴方池潔,蚊蚋誰禁勝地寒。
窮人憂夜長,壯士惜日短。重九俗所欣,我意乃邇懶。豈無解憂酒,累酌不能滿。東園富詩材,紅實垂纂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