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郭園即事
愧無廣廈庇歡顏,舞鶴匡床日往還。
四壁絲匏有文字,數村松竹是家山。
天教境界鄰城郭,地幸喧囂隔市寰。
我本武陵新避世,蒼苔十里掩柴關。
愧無廣廈庇歡顏,舞鶴匡床日往還。
四壁絲匏有文字,數村松竹是家山。
天教境界鄰城郭,地幸喧囂隔市寰。
我本武陵新避世,蒼苔十里掩柴關。
慚愧自己沒有寬敞的房屋讓人們展露歡顏,只能與舞鶴相伴,在方正的床上日復一日地生活。屋內墻壁上掛著絲弦和管樂器,還有許多文字書畫;周邊幾個村莊的松竹就是我的故鄉山水。上天讓我所處的境界臨近城郭,所幸這里能隔絕市井的喧囂。我本就是像武陵人一樣新避世的人,長長的十里蒼苔遮掩著柴門。
廣廈庇歡顏:化用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指寬敞的房屋讓人們開心。
舞鶴:飛舞的鶴,常象征閑適高雅的生活。
匡床:方正的床。
絲匏:絲指弦樂器,匏指管樂器,這里泛指樂器。
家山:故鄉。
市寰:市井、塵世。
武陵新避世:化用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武陵人避世的典故,指自己新避世隱居。
柴關:柴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對現實不滿的時期,渴望遠離塵世的喧囂,于是選擇隱居。詩中的北郭園可能是他隱居的地方,周邊有松竹環繞,環境清幽,適合避世。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的避世情懷。其突出特點是營造了清幽的意境,借景抒情與用典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傳統文人在困境中追求精神凈土的心態。
為愛梅花鐵石心,小坡種得已成林。幾回夢繞羅浮月,一曲琴彈太古音。素質恥隨桃李艷,孤標寧懼雪霜侵。謾夸金鼎調羹事,且共西湖處士吟。
花影重重疊綺窗,篆煙飛上枕屏香。無情鶯舌驚春夢,喚起愁人對夕陽。
昔聞后庭花,今見禎明檜。雙劍列雌雄,每與風雨會。艮岳莫可移,夜挾驚霆壞。至今左紐枝,老氣發光彩。
天遣幽花兩度開,黃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臥禪榻,喚出西廂共看來。
樂府翻來占太平,風光無處不含情。千門萬戶喧歌吹,富貴人間只此聲。
政拙辭驄馬,身閑問綠蓑。此生人共棄,長日自行歌。野圃啼鶯滿,春江斗鴨多。黃家酒壚近,風雨亦來過。
天地巨,若何許,我生其中如秬黍。天地窄,胡偪側,今宵無地安床席。大風如椎椎大屋,小風如镵镵破壁。壁間有人抱膝坐,兩眼熒熒四窗黑。床頭雨聲灌雙耳,床腳水深盈百甓。生衣濕透坐到乾,眠且不能行豈得。須臾水怪紛跳踉,擁出潮頭高八尺。居人火黑鬼火青,前有長蛇后短蜮。長蛇俟人人豈知,短蜮吹沙去無跡。山僧老眼不忍見,仰首高天空默默。千家夜哭雞犬靜,滿地濕云鐘磬寂。鐘磬鐘磬如有靈,愿教打到上方日出下方晴。
鬼化斯文念賈生,精神雕琢坐寒更。一書草就渾衣臥,恨殺東方不肯明。
月出曲巷曲,中夜未天半。檐底無人來,小立覺微喚。
兩眼誰憐著古今,中年贏得淚沾巾。冥鴻滅沒看天曉,搔首熏風對玉琴。
霸陵能共隱,不復慕姬姜。樂我惟綦縞,娛親在酒漿。心懸珠海月,淚灑雁門霜。愿作雙鴻鵠,南飛返故鄉。
哭兒淚盡眼將枯,忽憶兒名又誤呼。燈影隔簾明月落,斷腸愁殺樹頭烏。
綠滿南園桑葉肥,風光欲盡柳花飛。妾生不及吳蠶死,留得春絲上袞衣。
亦知分手易,杯酒問前期。怨別難成賦,從軍更有詩。孤鶯將薄曙,殘露尚明枝。回首天山夜,聞笳憶此時。
小齋遙夜孤坐,何處香來可人。起看一窗寒月,更憐瘦影相親。江路月斜霜重,野橋風峭波寒。知負天公何事,十他冷淡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