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口
舟藏丘壑深,岡掩林巒集。
一徑杏花交,探奇從此入。
憩息得精藍,坦步多原隰。
紅云深淺間,隱見畸人笠。
花迷紫燕飛,果任白猿拾。
干老繡苔侵,根潤芳泉濕。
來瞻大醫王,豈授董奉業。
到此不知津,徘徊空步屟。
舟藏丘壑深,岡掩林巒集。
一徑杏花交,探奇從此入。
憩息得精藍,坦步多原隰。
紅云深淺間,隱見畸人笠。
花迷紫燕飛,果任白猿拾。
干老繡苔侵,根潤芳泉濕。
來瞻大醫王,豈授董奉業。
到此不知津,徘徊空步屟。
小船藏在幽深的丘壑之中,山岡遮掩著聚集的林巒。一條小徑上杏花交錯,探尋奇景從此處進入。休息時來到精致的佛寺,平坦行走在廣闊的原野濕地。深淺不一的杏花如紅云般,隱隱約約能看見奇人的斗笠。杏花迷得紫燕飛舞,果實任由白猿拾取。樹干老舊被繡苔侵蝕,樹根浸潤在芬芳的泉水里。前來瞻仰大醫王,難道是要傳承董奉的醫業嗎?到了這里竟不知出路,只能徘徊著徒步行走。
丘壑:指山丘和溝壑,這里表示幽深的地方。
岡:山岡。
一徑:一條小路。
精藍:佛寺。
原隰:廣平與低濕之地。
畸人:奇人。
董奉業:董奉是三國時期的名醫,他為人治病不取錢,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數年之后杏樹成林。這里用“董奉業”指代行醫之事。
步屟:徒步。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游覽一處風景優美且有佛寺的地方時有感而發。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詩人有閑暇去探尋自然奇景,在與自然和佛境的接觸中,引發了內心的思考和感慨。
這首詩描繪了杏子口一帶的自然美景和佛寺景觀,主旨在于展現自然之美和表達內心感受。其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意境營造出色。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
有婦有婦嬪吾孫,僅能朞月問晨昏。
吉兇自古不可定,所以賀吊更在門。
人言貧家女難嫁,豈料既嫁俄不存。
嗚呼七歌兮意不盡,頻年多難天難問。
風月寒窗寂,丹青半堵開。
南墻看儼立,華表認歸來。
邈想風聲唳,求棲鳥雀猜。
雨余新著色,點點上蒼苔。
半雨半晴山弄姿,濕云吹風不成癡。蘼蕪漸徧楚宮碧,葡萄未漲巴江遲。
西南大尹初涉境,山川效職加瑰奇。翠屏窺窗故娟妙,松巒映掩相參差。
浮云擊汰睨青壁,靈君一去今安之。吟情浩蕩隘宇宙,萬景敢云驕莫隨。
當年楚境半天下,孱王醉夢方昏疲。珊瑚玉佩赤帝女,星髾羽蓋蜺旌旗。
錫符賜榮豈無意,侍臣托諷褰幬帷。尹今文采繼騷雅,夢得詩魂羞竹枝。
吾行一百八盤上,鉆天但覺天云低。荒荒野驛虎豹怒,陰陰嶺樹猿猱嬉。
危登險陟倦三伏,口呿背浹嗟胡為。豈知舟行有奇觀,山靈秘惜留歸時。
青簾白舫夙已具,芒鞋布襪將從茲。胸中邱壑未塵土,頭上歲月從驅馳。
雖無勝具逐支許,尚有樂趣同周施。何當投劾便歸去,發船打鼓清江湄。
更催尺一喚公覲,同看二六浮修眉。常山蛇陣想魚腹,建溪龍焙傾蟇頤。
攤錢晝浪看三老,杖藜晚岸尋名緇。昔人汶嶺寄書帖,更歌蜀道先吁嘻,
未若尹外岳牧中丞疑。惠愛春江之赴滄海,清明秋月之掛峨嵋。
盡驅三峽波濤筆,第入思齊訪落詩。
家在青山下,投閑歲月多。
杜門長卻掃,杖錫獨經過。
學佛非無法,哦詩恐是魔。
愿言行古路,莫遣覆藤蘿。
家住水云窟,路分苕霅溪。
天高橫蝃蝀,水闊跨鯨鯢。
卷浪去還卻,行人東望西。
帆檣驚歲月,橋柱幾人題。
春風破曉晴嵐濕,客子竛竮去程急。
空山兩兩杜鵑聲,回首家鄉無羽翼。
勸歸不歸聲厭多,旅懷剌剌空奈何。
君不見秭歸城上今啼不,多少行人滿江口。
山路一千三百里,中間四渡今江流。
天涯作客壯年事,老馬長途幾日休。
誰知江深念歸客,日向峨岷無盡頭。
舉首白云天共遠,四方上下與同愁。
急峽高流日夜東,嵌空怪石浪穿礲。
濤喧灘口波翻雪,云斷山腰氣吐虹。
幾陣堂堂峰硉矹,一泉滴滴水玲瓏。
我行天下今將半,安得名山如此工。
淤泥生荷化,物外各有性。
環城散紅錦,飐滟滿支徑。
人臥蓮葉舟,酒吸碧筩柄。
個中有真樂,樂盡意不盡。
鶴骨雞膚不耐寒,那堪癬疥更斑斕。
開年慘淡陰兼雨,終日抓搔寢不安。
未可給扶親幾杖,豈能見客攝衣冠。
人言剝復相更代,頻把韋編反對觀。
紅塵久厭人,湖山猛從事。
巾車出西關,觸目飽幽致。
聊從吸鯨飲,發我涌泉思。
松鳴當絲竹,山肴勝肉味。
愛此天地寬,無復名利覬。
淡粧與濃抹,晴雨蓋一類。
車馬幾馳逐,簪珥頗遺棄。
稍出鹓鷺行,來與鷗鳥綴。
歸來燈火近,忽枉珠玉遺。
三復已醒然,襲藏有巾笥。
鳧舄飛來空翠間,萬家聯絡擁風煙。
個中杖屨宜頻到,此外樓臺總浪傳。
山似蓬萊差可近,水疑渤澥欲無邊。
湘妃度曲馮夷舞,招我騎鯨意亦仙。
風月欲在眼,園林須傍家。
崚嶒飛翠??,飐滟舞綃花。
門近山光入,堂深樹影斜。
猶將小西景,更為石林夸。
巧匠胸中有全室,能文紙上無脫稿。
老禪善畫亦如是,毛錐未出意先到。
解衣盤薄小經營,驀然揮灑筆如掃。
我思詩畫本一律,眾作徒多等蟬噪。
畫手無如王右丞,一似詩中杜陵老。
正緣此老襟韻高,工拙奇常無不好。
斲輪妙處不可傳,此事難從筆端討。
由來萬法生一心,貫徹精粗無二道。
秋入淮鄉老,風連塞鴈悲。
一書煩故舊,七字更新奇。
我已歸帆日,公方客館時。
天涯每相遇,不敢愛于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