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蠹
六經以外難窺測,老去方知學尚荒。
誰笑半生惟祭獺,漫陳百軸似搬姜。
可憐努力終無補,況值衰年更善忘。
自分此身成朽蠹,奈他嗜好在巾箱!
六經以外難窺測,老去方知學尚荒。
誰笑半生惟祭獺,漫陳百軸似搬姜。
可憐努力終無補,況值衰年更善忘。
自分此身成朽蠹,奈他嗜好在巾箱!
六經之外的學問難以探究,年紀大了才知道自己學識還很匱乏。誰會嘲笑我半生就像祭獺那樣只知羅列知識,空擺著成百書籍如同搬姜一樣。可惜我努力學習終究沒有什么補益,何況到了衰老之年更加容易遺忘。我自認為自己這一生就像腐朽的蠹蟲,無奈我對書籍的嗜好還在書箱之中!
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先秦古籍的合稱。
祭獺:獺捕魚后常陳列水邊,如同祭祀,比喻羅列堆砌知識。
搬姜:比喻徒費力氣而無實際效果。
巾箱:古時放置頭巾的小箱子,后泛指書箱。
此詩可能是詩人晚年所作。隨著年齡增長,閱歷增加,詩人對學問有了更深的認識,反思自己一生的學習經歷,深感學無止境,而自己已到暮年,雖努力卻成效不佳,由此創作此詩表達內心復雜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對自己學習生涯的回顧與感慨,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以自嘲的方式展現出對學問的敬畏和對自身不足的清醒認識。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反映了古代學者對知識追求的執著和對時光易逝的感慨。
心怯長安路,艱難備一貂。追歡曾幾月,拋冷只今朝。膩紫迎沙透,香茸帶雪嬌。跨驢頭戛戛,貰酒亦何聊。
出谷閒行野杖隨,水南村北夕陽時。山禽也解輕儒服,誰更中林獨下帷。
湖口寒山蒼,芳草猶未歇。扁舟諧遠尋,曠然向云闕。北風蘆葦鳴,白日波上沒。其時鴻雁來,擁棹蛟龍窟。遂歌滄浪清,而乃濯玄發。風氣逗天影,蘿雨澤人骨。石上彈玉琴,清響在林樾。到家興未已,夢繞松際月。
萬國生辰表,天王北狩時。雞鳴元紫禁,虎拜亦丹墀。漢樹霜楓古,堯蓂露莢移。無辭醉宮酒,當是舊朝儀。
青山如美人,樓觀即奩妝。若無一片鏡,妙麗苦不昌。茲石一何幸,值此江中央。上乘巨搆支,下集帆與檣。朱碧得水鮮,鳧雁拂波光。煙霧不見海,神去萬里長。我與三友俱,兼以僮仆雙。日西買市飯,半道謝驢韁。五口將十足,蹶然餒且僵。百錢成一游,安得甘旨嘗。歸來乏燈燭,微雨沾我裳。沽酒不成醉,頹然倒方床。猶夢立閣中,遙觀大魚翔。
片云出岫當何在,獨鶴摩空自識回。若會去來無二相,丹霞應肯下巖來。
老稚緣崖鋤草根,炊煙不起自酸辛。東皋春到青青麥,屈指何時可食新。
泉南奇士我同宗,曉日分攜鳳闕東。持贈歲寒蒼玉節,相隨一路有東風。
岧峣杰閣起城皋,尚想君王結構勞。楚國山川推壯麗,唐人文賦擅風騷。天開彭蠡連江闊,山向番禺入嶺高。萬里登臨一懷古,朔云秋興正滔滔。
頗聞官府苛,箕斂多假借。民嘬嚅無聲,儻飲比泉啞。
唾尖絨舌淡紅甜。
亂峰幽石繞周回,竹閣蕭然對澗開。不與青山有緣者,誰能著屐此中來。
早晚臨妝鏡,秋容怯玉鈿。君心如日月,照妾似初年。采荇歸來午,花梢日轉廊。綠陰涼似水,不用洗紅妝。生愛東鄰女,蛾眉畫不如。近來機杼廢,臨得右軍書。漫道從軍樂,風霜只獨居。三年遼水上,不得一行書。海上扶桑景,清光日見君。祇愁風雨夜,西北有浮云。今夜中秋月,含情獨上樓。辰星三兩點,偏照玉簾鉤。自見南樓月,頻頻夢楚州。無端今夜雨,祇作小山秋。露井疏桐晚,風亭碧藕秋。卷簾山月上,水宿見雙鷗。堂上春花老,流泉日繞山。愿為雙白鶴,云路載君還。天子西巡狩,彤弓錫虎臣。樓蘭何日斬,看汝畫麒麟。
不見高陽舊酒徒,臨風惆悵幾踟躕。無窮真味思焦尾,有限浮生嘆白駒。德望服人輸二陸,文章重世愧三蘇。散材潦倒渾無用,空作昂藏一丈夫。
沐寒春色青,微雨淡紅傘。一瓣杏花過,影隨風緩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