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二首 其一
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糾紛。
國色鮮明舒嫩臉,仙冠重疊剪紅云。
競馳經品供天賞,旋立佳名竦眾聞。
園吏遮藏恐凋落,直攲青蓋過殘曛。
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糾紛。
國色鮮明舒嫩臉,仙冠重疊剪紅云。
競馳經品供天賞,旋立佳名竦眾聞。
園吏遮藏恐凋落,直攲青蓋過殘曛。
牡丹在洛陽的春天獨占鰲頭,眾多花草只是雜亂地陪襯。它有著鮮明的國色,舒展著嬌嫩的花瓣,層層花冠如裁剪出的紅云。人們競相品評它以供天子欣賞,還立刻為它取了美好的名字讓眾人聽聞。園林官吏小心遮護,生怕它凋落,一直傾斜著青傘直到夕陽西下。
奇擅:特別擅長,這里指獨占。
浪糾紛:雜亂無意義的紛擾,形容其他花草不能與牡丹相比。
國色:形容牡丹花色極美,冠絕群花。
仙冠:指牡丹的花冠,形容其美麗如仙人的帽子。
經品:品評。
竦眾聞:讓眾人聽聞而驚嘆。
攲:傾斜。
殘曛:夕陽的余暉。
洛陽在古代以牡丹聞名,牡丹栽培歷史悠久,深受人們喜愛,常成為文人墨客的創作題材。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觀賞洛陽牡丹時,當時牡丹備受推崇,在社會上有較高的地位,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牡丹,突出其在百花中的獨特地位。以生動的描寫和鮮明的對比展現牡丹之美,在牡丹題材的詩詞中有一定代表性,體現了當時社會對牡丹的喜愛和追捧。
清晨掃松葉,旋復烘于煁。
汲井手自淅,咄嗟香滿鬵。
母子共一飽,茅簷樂愔愔。
雖無滫瀡奉,庶不愧此心。
薄宦骎骎已及瓜,寒梅羞見舊時花。
年來吟苦形成鶴,客里愁多鬢減鴉。
浮世有身元大患,此生何處是真家。
白云極目空搔首,歸雁兩三寒日斜。
家徒四壁何所有,橫懸三尺電光溜。
床頭醉看白虹飛,中夜猶驚玉龍吼。
潛倚空山泣鬼神,寒芒逼人動牛斗。
無迺干將是前身,莫邪清淬渾天授。
今者羞為婦女看,霜棱蟠蟄匣中久。
何日露拔斬長鯨,啟函一展剸犀手。
豪曹湛盧祇自珍,雷煥張華世莫遘。
儻爾識取英雄眸,此時揮霍任馳驟。
喜得歸來席未安,又攜書劍上江干。
莫陪親戚話情愫,空指溪山說肺肝。
客路幾程來杳杳,天涯一棹去漫漫。
故鄉又被江云隔,寫得詩成欲寄難。
一瓣瞻祠像,形癯道自腴。
衣冠千載事,功力廿篇書。
老竹秦四皓,寒梅漢二疏。
紛紛麟閣畫,章服裹猴狙。
昔磨鐵硯已成空,今掉孤舟作釣翁。
百丈依依牽夜月,一絲裊裊弄秋風。
夢回牧笛樵歌里,身寄鷗沙犢草中。
獨把新詩輕萬戶,故人相問有張公。
健筆千夫畏,長才四海空。
飛騰須掌制,危急逐乘驄。
國事箋天疏,臣心救日弓。
故人牛斗上,相見氣如虹。
何處秋來在樹間,旅中寂寞欲生寒。
筼筜粉落見秋色,薜荔青凋帶老顏。
午枕尚猶飛豹腳,曉霜久已染雞冠。
流年偷向吟中換,老卻詩人空等閑。
云散春山出,人閑白晝長。
禽聲答空谷,樹影畫斜陽。
種果期秋實,澆花趁晚涼。
行藏天已定,隨分且徜徉。
若問乘除法,須當健補貧。
何如窮到骨,更有病纏身。
忽忽又將老,蒼蒼更不神。
此生吾自斷,蓑笠一閑人。
炎天時偶出,四顧欲躋攀。
片雨來南浦,殘云過別山。
秋萌苗葉上,春寄藕花間。
更羨沙頭鳥,知幾分外閑。
老壑曾居葛嶺西,游人誰敢問蘇隄。
勢將覆??不回首,事到出師方噬臍。
廢圃久無人作主,敗垣惟有客留題。
算來祇有孤山耐,依舊梅花片月低。
本是畏人嫌我真,何人使我入城闉。
客中誰問張仲蔚,夜半有呼祁孔賓。
萬象不離心內易,一私壞盡世間人。
半生說過行無寸,石火光中寄此身。
江山如昨日,人物已晨星。
往事風前絮,浮生水上萍。
別離頭半白,邂逅眼終青。
客子愁如醉,曉風吹未醒。
既不辱國,幸免辱身。
世食宋祿,羞為北臣。
妾輩之死,守于一貞。
忠臣孝子,期以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