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窗偶書二首 其一
東窗終日靜愔愔,消盡平生幻妄心。
秋氣未催群木脫,老懷先感百蟲吟。
屏風疊邃思廬阜,冠子峰高憶少林。
安得吾身且強健,一藤隨處更幽尋。
東窗終日靜愔愔,消盡平生幻妄心。
秋氣未催群木脫,老懷先感百蟲吟。
屏風疊邃思廬阜,冠子峰高憶少林。
安得吾身且強健,一藤隨處更幽尋。
東窗整天都安靜無聲,我也消除了一生的虛幻妄念。秋氣還未催促樹木落葉,我年老的心懷卻先因百蟲鳴叫而有所感觸。看到屏風上重疊深邃的景色,我想起了廬山;想到冠子峰的高峻,我憶起了少林。怎樣才能讓我身體強健,拄著一根藤杖到各處尋幽探勝呢。
愔愔(yīn yīn):形容安靜。
幻妄心:虛幻妄念之心。
廬阜:廬山。
冠子峰:山峰名。
少林:少林寺。
藤:藤杖。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能看出詩人處于一種閑適安靜的生活狀態,可能是晚年時期,經歷了人生起伏后,心境平和,開始向往自然山水,回憶過往游歷。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內心的平靜和對自然山水的向往。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今日明光里,還須結伴游。春風開紫殿,天樂下珠樓。艷舞全知巧,嬌歌半欲羞。更憐花月夜,宮女笑藏鉤。
剩壘殘崖,有多少、英雄經此。也則為、風吹浪打,趲成如是。北顧髻鬟晴欲笑,南朝君相生同寄。嘆齊梁、一片好江山,都非矣。茶沸乳,簾泉旨。楓繡癭,酡顏紫。倘鶴猿招我,欣然曰唯。夔縱憐蚿何所益,信偏伍噲徒增恥。踞篷艙、吹火騁雄談,臧三耳。瓜步船來,亟為問、淮南米價。念欲索、陶胡奴米,何如詣謝。肝膽盡從鄰媼露,毫毛拚向沙場灑。嘆臣精、今日已銷亡,誰容者。栗半熟,經霜罅。豚對舞,浮波下。聽寺鐘隱隱,隔江蓮社。快意且騎隋苑鶴,失時休使瞿塘馬。怪一軍、銀鎧海門來,潮頭也。
漁舟曲折只穿花,溪上人多種樹家。風土更饒南北估,荔支龍眼致豪華。
估艇南浮客。望剪波小燕,雨平潮息。深竹貯燈,淺花停磬,簾卷蜻翼。正飛月山樓,萬層秋綠裹瘴國。寄遠愁,滄水驛。怎蜑地開封,魚天落款,只著一些材影,者邊先黑。悽惻。湘春久隔。說冷楓依舊紅積。艷才無益,慣將飄泊,償他賦筆。讓釣侶青篷,楚江龍笛吹裂石。荻雪色,應更白,問甚日歸來,誅茅宋玉故宅,做個詞人值得。
故里泉聲不可聞,攜琴相約鮑參軍。山瓢只系經行處,落葉空山好覓君。
自掃澗邊葉,閒通石上泉。綠蒲向深處,幽響忽琤然。題字捫青壁,長歌入紫煙。日長山更靜,來此弄潺湲。
側耳橋邊聽,聲聲在翠微。自甘留此坐,何苦勸人歸。院悄驚春晝,山空戀夕暉。得如鷗與鷺,對我欲忘機。
細染曲塵英,稀著鵝黃蕊。雖無蠟梅香,風味絕相似。
半夜誰傳無盡燈,黃梅席上許盧能。虛明自照非心力,分付叢林了事僧。
別章讀罷意茫茫,底事南飛逐雁行。豈有多金滿歸橐,惟留佳句壯奚囊。老軀猶健加餐飯,古道難行慎雪霜。他日梁園游宴后,可能憶我一回腸。
往棹涼風發,歸裝淑景溫。河山酣暢地,翰墨死生恩。負局輕逾嶺,懷鉛尚及門。傷心兼恨別,欲賦已銷魂。
薇垣參下列,樞府喜同升。跡忝雙龍起,才看一鶚騰。諸侯趨紫綬,直道引朱繩。獨立將軍樹,謙光眾口稱。
疊巘層巒曲曲灣,中有罅地非人間。幽人靜觀適忘形,輒向陰厓結茅亭。亭前山色青可續,亭下溪流瑩如玉。邀朋終日話綢繆,藐視乾坤真一粟。老樹號風出林杪,浮云飛盡青螺小。曲欄干外少人行,對面長空落飛鳥。輕衫細葛暑不知,萬象覺來清悄悄。正是南華誦罷時,呼童掃葉烹新葵。噫嘻此圖誰所為,云是戴氏無聲詩。戴氏山水稱絕奇,筆端造化媲王維。謫仙孫子如我期,便欲跨鶴臨清漪。
氣至風條達,陽升土墳盈。蕓蕓生物遂,兩兩泰階平。圣詔頒寬大,天恩遍邇遐。雷風孚號令,草木動萌芽。寶歷書推律,春觴頌獻椒。年年似今日,三萬八千朝。冬后五旬逢歲朔,臘前三白遍民田。朝來淑氣先時至,又見春秋大有年。荊楚牛人驅厲氣,安豐棗臘祀蒼精。圣朝雖舉前朝事,不為禳祈為勸耕。上壽春朝觀外庭,詔恩不許會公卿。即時二史書謙德,只使群官進姓名。
登臺云物望中新,六琯潛回地底春。蕙帳夜寒多遠夢,梅窗月到正懷人。鹓班已滿夔龍會,鶚薦還思草莽臣。問訊東山高步者,肯辭猿鶴上蒲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