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
壽岳名標自古今,
萬年松矮翠成陰。
東籬采菊悠然見,
珍重淵明眼有筋。
壽岳名標自古今,
萬年松矮翠成陰。
東籬采菊悠然見,
珍重淵明眼有筋。
壽岳(南山)的聲名從古代到如今都遠近聞名,萬年松樹雖矮卻枝葉翠綠形成樹蔭。在東邊籬笆下采菊,悠然間望見南山,值得珍視的是陶淵明眼中有識辨之明。
壽岳:指南山,古代有“壽比南山”之說,代指長壽的象征;亦可能指南岳衡山。
萬年松:生長多年的松樹,此處強調其生命力與歲月積淀。
東籬采菊:化用陶淵明《飲酒·其五》“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句意,指隱逸閑適的生活場景。
淵明:東晉詩人陶淵明,以隱逸詩著稱。
眼有筋:方言或俗語,此處指有眼光、有辨識力,能發現自然之美。
此詩或為作者游覽南山時所作。南山自古被視為長壽與自然之美的象征,作者由眼前萬年松的翠綠、悠然的采菊場景,聯想到陶淵明“悠然見南山”的隱逸情懷,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自然與人文之美的雙重贊嘆。
全詩以南山為核心,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與陶淵明典故的引用,既贊美了南山的悠久與生機,又推崇了隱逸生活中發現美的眼光,語言簡練,意境悠遠,是一首融合自然與人文的小品詩。
何當歸臥水云鄉,不必功名似子房。
一黍精華空色大,百年行數古今長。
誰知擾擾還三得,獨向冥冥遣兩忘。
少室山頭星月近,紫微垣下起天香。
曾侍前星在玉霄,兢為元老立清朝。
重游西府羈群虜,危坐東臺鑒庶僚。
擾擾萬緣留事業,悠悠千載想風標。
傳家已有蓬萊客,何患于門到寂寥。
九十光陰欠五年,寒灰枯木老云泉。
眼明尚可穿針鼻,齒硬猶能嚼石蓮。
疑是合知諸佛印,果然別得一枝禪。
不因看破真贓物,安得囊中出小編。
風自東山吹厥后,義重生輕公所有。
懷抱應書霜雪明,一封十事龍鱗輕。
青云失志蕡無悔,且喜歲寒柯未改。
名節稍從言路愛,待向烏臺觀慷慨。
雪意與春約,野情因物裁。輒將無窮思,聊摛有限才。
云容忽破碎,山色如招回。攜持固夙昔,端為此濟來。
歲晚君羈旅,微君誰我陪。祇恐造化工,特地吹葭灰。
一剖不復收,寂爾為之胚。戢戢競秀發,翩翩絕嫌猜。
恍然徙倚間,浩蕩心胸開。境界適何許,次第分隅隈。
高足超日觀,涂如下離堆。四顧始無間,忽覺驚初雷。
有形均難悉,無物非蒿萊。卻應求仙源,失路迷天臺。
波臣復笑屈,市門徒德梅。庶幾未始得,掇拾同舉杯。
攘袂即千古,一醉姑相媒。
風吹香信下丹霄,遠望如云共戴堯。
誰詣獸樽心諤諤,獨贏經席氣飄飄。
千靈已得回春律,萬歲何須卻老椒。
弗愧陰陽開妙化,先天方許與公調。
帝宅中天,何知其然。
四方郡國,咸奏豐年。
豐年之象,何以昭宣。
爰有異粟,八節如鞭。
重來舊屋誰為主,江令蕭條嘆獨存。
已愧問人才知路,更悲無柳可知門。
舟車到處成家宅,歲月惟驚長子孫。
孤客濫巾非得已,故交零落與誰論。
頑虜勞戎索,神機屈睿謨。
鷹鹯臨遠帳,狐兔落清都。
勇逐龍韜喪,驚隨虎士趨。
瞻天蒙復育,涂地脫須臾。
即看宣登版,何煩禹泣辜。
但聞多屬國,五鳳似元符。
故碾迎朝日,高光眩晚霞。
峰巒成地勢,桑柘似人家。
柳葉依墻密,溪流刷石斜。
土氓尊使者,再拜饋酥茶。
與子邂逅春闈中,子未及壯文何雄。
淡書名姓青云旁,天風吹我襟懷香。
巨源恥作尋常流,洪濤忽駕西江秋。
剽竊襲蹈非子情,伯樂一睨人皆驚。
乃更退托多楚狂,謂我有感潭中央。
腰間躍去為龍藏,斗牛下接亭亭光。
嘗言文章氣所寓,養氣未及柔與剛。
烏能發露與劍比,而不與我非其長。
紅塵丹漢不足較,儻來勿使心常忙。
安得小艇劍溪上,與子邂逅飛雙槳。
滿溪煙雨蘆花春,漁人一曲聲無塵。
夜明潭上人初靜,神明欲腥奸與佞。
寶氣深盤盤不得,直上群陰俱失色。
此時與子同行藏,倚樓人往空斜陽。
故人閑適地行仙,林下邀誰共暮年。
把酒應思天際客,登樓俄上水南船。
懶看小吏呈朝報,靜聽高僧說世緣。
華發未輸頭上白,更期攜手劍溪邊。
天邊月下云初盡,江上潮來風已定。
兩物無情豈有期,但見圓光非遠近。
潮回月落杳難尋,元無此景何須問。
沙北渡頭人自忙,誰為山翁說真性。
滌除塵垢無少休,他日危樓與君憑。
花是主人身是客,更欲花前羅酒食。
花應笑我強相親,畢竟人花誰是得。
金樽到手我自醉,道人何妨且觀色。
三界觀來即是空,醉里寧知漸游北。
等為圓鏡隨身現,認著分明卻虛擲。
持此問花花不答,嗟我與君徒入域。
不如收卻閑眼坐,萬境紛紛在披坼。
一番風雨便紛飛,念垢情塵漫磨拭。
今年春盡有明年,花落花開幾今昔。
曠野飲綠水,往往如具區。
尉氏得此景,賜民非自娛。
想成獨樂戒,故能與民俱。
阮籍方外豪,徘徊顧梁都。
亦恐感嘉惠,豈特懷壯圖。
逸興果何類,茫茫誰與拘。
度量貯天漢,豈不容葭蘆。
興廢未始定,陵谷俄已殊。
昔為鳧鹥鄉,今為狐鼠廬。
厚澤瘞膏壤,能復滋耕夫。
得利已足喜,懷古安用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