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元人東陽十詠 其八 敗裘
敗絮蒙茸不厭貧,多年顏色黯生塵。
河山破碎縫紉日,蟣虱爬搔痛癢身。
未必上書終說客,可能貰酒對佳人。
寒更莫話牛衣侶,席地衾天別有春。
敗絮蒙茸不厭貧,多年顏色黯生塵。
河山破碎縫紉日,蟣虱爬搔痛癢身。
未必上書終說客,可能貰酒對佳人。
寒更莫話牛衣侶,席地衾天別有春。
破絮蓬松裹身卻不嫌棄貧窮,多年過去顏色暗淡落滿灰塵。在河山破碎的歲月里縫補它,虱子爬動讓身體又痛又癢。未必上書進言就能成為說客,或許能賒酒與佳人相對。寒夜不要說起共守牛衣的伴侶,以地為席以天為被另有一番春景。
蒙茸:蓬松雜亂的樣子。
黯:暗淡無光。
蟣虱:虱子的卵和成蟲,泛指寄生害蟲。
貰(shì)酒:賒酒。
牛衣:用草或麻編成的給牛御寒的覆蓋物,代指貧寒的生活。
席地衾天:以地為席,以天為被,形容生活簡樸或心境豁達。
詩題“仿元人東陽十詠”表明為模仿元代東陽地區組詩所作。元代社會動蕩,文人多有困頓之境,作者或借此詩以“敗裘”為喻,反映底層生活狀態,表達安貧樂道的人生態度。
全詩以“敗裘”為核心意象,通過描寫其破舊狀態與相關生活場景,既展現貧困之狀,又凸顯豁達心境。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是仿元詩中反映市井生活的典型之作。
齏鹽昔者謾儒宮,葦白茅黃處處同。十載從公煩點鐵,寸毫令我稍披聾。一泓漸笑牛蹄水,萬里初觀羊角風。欲反三隅嗟已矣,兩行衰淚付春風。
烏兔日東西,鴻雁歲南北。緬懷千古人,曾未一瞬息。桃李接庭堂,薔薇戒荊棘。閉戶揚子云,寂寞無顏色。
走入玄門,牽回白鯉。綴詞感謝吾儕履。從今步步出紅塵,無心著去觀桃李。采訪幽微,搜尋至理。因師大悟離鄉里。一朝功滿踏云行,邀公同去青霄里。
疇昔知音托久要,同聲相和更同條。嗟予無用頭甘禿,顧子多材尾亦焦。七尺身長形固美,兩翁調古腹空枵。何當共坐虛檐下,握手論心到月高。
八月天臺路,清風物物嘉。晴虹生遠樹,過雁帶平沙。日氣常蒸稻,天香喜釀花。門前五株柳,定是故人家。
姑蘇臺下垂楊柳,曾為張王護禁城。今日淡煙芳草里,暮蟬猶作管弦聲。姑蘇臺下垂楊柳,落葉蕭蕭日暮風。天地山河有真主,迎來送往總成空。憶昔吳宮無事時,滿城楊柳舞西施。如今柳盡西施死,恨殺當年陌上兒。陌上清歌最可聽,誰知此是斷腸聲。就中更有楊枝曲,恨殺昏鴉及曉鶯。虎丘山下月朦朧,閶闔門前動地風。子夜一聲琴一闋,杜鵑聲在碧云中。燈映前窗紙不鳴,四鄰無語犬號聲。南陽巳起為霖了,何用人間更得名。滿地寒風滿面塵,荒煙白草舊通津。晏安酖毒俱亡國,可但西施解誤人。成敗由天眾所知,烏江拔劍更何疑。誰言碧海剸蛟手,也學臨春井底兒。小雨如膏漬陌塵,一溝寒碧曉生鱗。馀年巳自無多子,更向途中見早春。
緣盡一身輕,轉荒煙、去住無憑。繁陰已是朝云散,翩翩一霎,蕭蕭一霎,有甚閒情。縱不上青冥。又何心、浪作秋聲。便教從此隨波逝,風吹不著,霜欺不著,也勝飄零。
空花炫鏡月迷潭,戒體侵時夢正酣。夜半烏啼一回首,寒山寺與凈心庵。
山形繞廢宮,一鳳云中度。下見浙江潮,寒聲自朝莫。
斷簡那可覿,秀帶留馀芳。乾坤假私息,雨露滋春長。王孫一去不復返,牛羊歸來日應滿。野火空將化劫灰,斯文根蒂終難斷。
懸崖插天千尺馀,下有靈穴呀空虛。勢如瑤宮聳渠渠,菡萏浮動金芙蕖。想當未判混沌初,元氣旁魄不得舒。鬼斧鑿裂蒼崎嶇,要令吞吐如蟾蜍。浩浩大海東南潴,洪濤蕩激痕未除。白乳滴結色雪如,伏翼倒懸啄瓊琚。滿洞云煙誰所噓,冷翠撲人濕衣裾。直疑竅通昆崙墟,十二玉樓鈞天居。日華月華佩璠玙,天丁夾侍黃金輿。翻然而下騎鯨魚,流鈴似有聲虛徐。平生嗜山如?狙,南窮衡岳北醫閭。數年侍直承明廬,章服政爾祠鶢鶋。今朝偶捧紫泥書,雕題鴂舌開象胥。見山忽覺形蘧蘧,三世熱惱為之舒。手攀古藤倚栟櫚,天風吹鬢寒蕭疏。山僧留我羹野蔬,問我何時返樵漁。人生六合一土苴,胡能戚施與蘧篨。有江可釣田可畬,便當箬笠隨舂鋤。冠卿何人墮泥淤,郡邑鞭背生蟲蛆。日之夕矣吾歸歟,欲歸更為山躊躇。
先立其大,在識本心。時時默識,海里尋針。把柄在手,點鐵為金。有鶴在林,遺我好音。
自許論交絕比周,向來傾蓋喜同流。俗間久矣無青白,客里終然有去留。能事要須槃礴裸,廋詞何必畔牢愁。看君躍馬章臺道,肯為滄波夢棹謳。
濯纓流水涘,散步古城隈。愛此城頭花,緩坐呼酒杯。靄靄度孤云,微雨西南來。遙望城陰樹,摧折號風雷。始以寸朽累,永棄誰培栽。培栽謹勿道,終朝郢人哀。
選得官歸,黃埃滿面。難于奏賦明光殿。秋帆落日渡淮來,三杯酒濁憑誰勸。舊日佳詞,自吟一遍。綠袍不是嫦娥剪。紅樓十里古揚州,無人為把珠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