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歸 壬辰邵武試燈夕
東風吹破藻池冰。晴光開五云。綠情紅意兩逢迎。扶春來遠林。
花艷艷,玉英英。羅衣金縷明。鬧蛾兒簇小蜻蜓。相呼看試燈。
東風吹破藻池冰。晴光開五云。綠情紅意兩逢迎。扶春來遠林。
花艷艷,玉英英。羅衣金縷明。鬧蛾兒簇小蜻蜓。相呼看試燈。
東風吹破了長滿水藻的池塘上的冰層,晴朗的日光下天空綻開五色祥云。草木萌發、花卉盛開相互映襯,遠林仿佛簇擁著春天緩緩到來。花朵開得鮮艷明麗,女子似玉般美好動人,絲綢衣裙上的金線閃爍生輝。發間的鬧蛾頭飾簇擁著小蜻蜓模樣的裝飾,女孩子們互相呼喚著去看試放的花燈。
藻池:長有藻類植物的池塘。
五云:五色祥云,傳統中象征祥瑞。
綠情紅意:代指草木萌發的綠意與花卉盛開的紅艷,形容春意盎然。
扶春:簇擁、陪伴著春天,擬人化寫法。
玉英英:形容女子容貌如玉般光潔美好。
羅衣金縷:用金線刺繡的絲綢衣物,指華麗服飾。
鬧蛾兒:宋代女子元宵節頭飾,以彩紙、絲綢等制成,多作蛾形,取“鬧”意表熱鬧。
試燈:元宵節前預放花燈的習俗,又稱“預燈”。
此詞創作于“壬辰”年邵武試燈之夜。“壬辰”當指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或同類年份,邵武(今福建邵武)為當時福建路轄地。試燈為宋代元宵節習俗,于正月十三預放花燈,詞中通過描繪冰融春至、人群觀燈的場景,反映了南宋地方節日的熱鬧與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全詞以“試燈”為核心,上片寫東風破冰、晴云迎春的自然春意,下片轉寫人物妝扮與觀燈活動,將自然生機與節日喜樂結合,語言生動鮮活,是宋代節令詞中描繪市井風情的佳作。
慣居幽隱處,乍向國清中。
時訪豐干道,仍來看拾公。
獨回上寒巖,無人話合同。
尋究無源水,源窮水不窮。
是我有錢日,恒為汝貸將。
汝今既飽暖,見我不分張。
須憶汝欲得,似我今承望。
有無更代事,勸汝熟思量。
諸佛留藏經,只為人難化。
不唯賢與愚,個個心搆架。
造業大如山,豈解懷憂怕。
那肯細尋思,日夜懷奸詐。
貧驢欠一尺,富狗剩三寸。
若分貧不平,中半富與困。
始取驢飽足,卻令狗饑頓。
為汝熟思量,令我也愁悶。
個是誰家子,為人大被憎。
癡心常憤憤,肉眼醉瞢瞢。
見佛不禮佛,逢僧不施僧。
唯知打大臠,除此百無能。
城北仲家翁,渠家多酒肉。
仲翁婦死時,吊客滿堂屋。
仲翁自身亡,能無一人哭。
吃他桮臠者,何太冷心腹。
不須攻人惡,何用伐己善。
行之則可行,卷之則可卷。
祿厚憂積大,言深慮交淺。
聞茲若念茲,小子當自見。
我見瞞人漢,如籃盛水走。一氣將歸家,籃里何曾有。
我見被人瞞,一似園中韭。日日被刀傷,天生還自有。
從生不往來,至死無仁義。
言既有枝葉,心懷便險诐。
若其開小道,緣此生大偽。
詐說造云梯,削之成棘刺。
世有多事人,廣學諸知見。
不識本真性,與道轉懸遠。
若能明實相,豈用陳虛愿。
一念了自心,開佛之知見。
知音如瓊枝,天生為予有。攀折若無階,何殊天上柳。
裴生清通嗣,陽子盛德后。詩名比元長,賦體凌延壽。
珠生驪龍頷,或生靈蛇口。何似雙瓊章,英英曜吾手。
白日不可污,清源肯容垢。持此山上心,待君忘情友。
且伴丘壑賞,未隨名宦誘。坐石代瓊茵,制荷捐艾綬。
清宵集我寺,烹茗開禪牖。發論教可垂,正文言不朽。
白云供詩用,清吹生座右。不嫌逸令醉,莫試仙壺酒。
皎皎尋陽隱,千年可為偶。一從漢道平,世事無紛??。
星文齊七政,天軸明二斗。召士揚弓旌,知君在林藪。
莫學潁陽子,請師高山叟。出處藩我君,還來會厓阜。
生前大愚癡,不為今日悟。
今日如許貧,總是前生作。
今生又不修,來生還如故。
兩岸各無船,渺渺難濟渡。
人問寒山道,寒山路不通。
夏天冰未釋,日出霧朦朧。
似我何由屆,與君心不同。
君心若似我,還得到其中。
人生一百年,佛說十二部。
慈悲如野鹿,瞋忿似家狗。
家狗趂不去,野鹿常好走。
欲伏獼猴心,須聽獅子吼。
嗟見世間人,個個愛吃肉。
椀楪不曾干,長時道不足。
昨日設個齋,今朝宰六畜。
都緣業使牽,非干情所欲。
一度造天堂,百度造地獄。
閻羅使來追,合家盡啼哭。
??子邊向火,鑊子里澡浴。
更得出頭時,換卻汝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