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西夏事 其一
七百里山界,飛沙與亂云。
虜騎擇虛至,戍兵常忌分。
嘯聚類宿鳥,奔敗如驚麇。
難稽守邊法,應敵若絲棼。
七百里山界,飛沙與亂云。
虜騎擇虛至,戍兵常忌分。
嘯聚類宿鳥,奔敗如驚麇。
難稽守邊法,應敵若絲棼。
綿延七百里的邊境山界,飛沙漫天,亂云翻滾。西夏騎兵選擇薄弱處進犯,守邊士兵最怕兵力分散。敵寇聚集時如夜宿群鳥呼號,潰敗奔逃似受驚的獐鹿。難以考核守邊的章法,應對敵人如亂絲般紛擾。
山界:宋夏邊境的山地分界線,為雙方爭奪要地。
虜騎:對西夏騎兵的稱呼(含敵意)。
擇虛:選擇防御薄弱的環節。
忌分:忌諱兵力分散,易被各個擊破。
嘯聚:互相呼召聚集,此處形容敵寇集結。
驚麇(jūn):受驚的獐子,比喻潰退時的慌亂。
稽:核查、考核。
絲棼(fén):亂絲,比喻頭緒繁雜難以理清。
北宋與西夏長期對峙,邊境戰事頻繁。此詩約作于宋夏沖突時期,詩人通過觀察或聽聞邊事,記錄了當時邊防的實際困境,反映宋廷對西夏防御的疏漏與守邊制度的混亂。
詩中真實刻畫了宋夏邊境的緊張局勢,以具體場景揭示戍邊兵力分散、應對失序的問題,語言質樸紀實,具有鮮明的現實批判色彩,是研究北宋邊防的重要文學資料。
鶴步瑤階凈,螢飛星漢斜。 玉人褰素幕,和月折梨花。
人自傷心春自回,倚闌愁睹燕歸來。 玉簫吹斷秦樓曲,嬴得紅顏鏡里灰。
種苗在東皋,苗生滿阡陌。 雖有荷鋤倦,濁酒聊自適。 日暮巾柴車,路暗光已夕。 歸人望煙火,稚子候檐隙。 問君亦何為,百年會有役。 但愿桑麻成,蠶月得紡績。 素心正如此,開徑望三益。
秋至搗羅紈,淚滿未能開。 風光肅入戶,月華為誰來? 結眉向蛛網,瀝思視青苔。 鬢局將成葆,帶減不須摧。 我心若涵煙,葐蒀滿中懷。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帖 一作:貼)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松老赤松原,松間廟宛然。人皆有兄弟,誰得共神仙。 雙鶴沖天去,群羊化石眠。至今丹井水,香滿北山邊。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同上最高臺,山頭晚色開。 風才驅雨去,月漸出云來。 世事悲秋扇,吟情付酒杯。 誰家砧杵動,寒計又相催。
本凈本不覺,由斯妄念起。知真妄即空,知空妄即止。
止處名有終,迷時號無始。因緣如幻夢,何終復何始?
此是眾生源,窮之出生死。
百草應節生,含氣有深淺。 秋蓬獨何辜,飄遙隨風轉。 長飆一飛薄,吹我之四遠。 搔首望故株,邈然無由返。
炎官司印未十日,暑氣駸駸著病翁。 卷地吹來忽驚散,今朝還遇楝花風。
鞭搖五馬踏沙隄,秋晚除書下紫泥。 蘚壁篆碑猿捧硯,松關吟句鶴分題。 裴休故宅今為寺,謝朓閑官昔仕齊。 太守宴歸賓客從,數聲山鳥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