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紀巡詩 其四十八
老番拜舞復回旋,
細叩生平劇可憐。
嘆息窮荒生事苦,
丁徭田賦說當年。
老番拜舞復回旋,
細叩生平劇可憐。
嘆息窮荒生事苦,
丁徭田賦說當年。
老年的番民行禮拜舞,又盤旋轉(zhuǎn)動;仔細詢問他們的生平,實在令人憐憫。嘆息這荒遠之地生活的艱辛,說起當年的丁口徭役和田賦負擔。
老番:指臺灣原住民中的年長者,清代對臺灣少數(shù)民族的稱呼。
拜舞:行禮拜舞,指原住民表達敬意或儀式性的動作。
叩:詢問,探問。
劇:極,非常。
窮荒:荒遠偏僻之地,指臺灣當時未充分開發(fā)的區(qū)域。
生事:生計,生活事宜。
丁徭:按人口征收的徭役(勞役)。
田賦:按土地征收的賦稅。
清代前期,隨著對臺灣治理的加強,官府對原住民征收丁徭、田賦等賦稅。此詩為作者巡視臺灣時所作,記錄了與原住民接觸的場景,反映當時原住民在賦稅壓力下的艱難生活。
全詩以紀實筆法,通過老番的動作、生平講述,展現(xiàn)臺灣荒遠之地原住民的生存困境,聚焦丁徭田賦之苦,具有社會現(xiàn)實意義,是清代臺灣民生的真實寫照。
春寒不肯去,谷雨猶裌衣。溪流滟池塘,遠看綠生漪。識君恨不早,語離我心悲。行行欲何往,丞郡金房西。
識字原非福。信當時、鬼憎倉沮,聚群宵哭。悔殺前生多慧業(yè),誤擁詩書千軸。枉自詡、班楊司目。誰料真成憂患始,貯牢愁、空撫便便腹。世路險,羊腸促。故人才似豐年玉。也遭逢、流離偃蹇,幾經(jīng)溝瀆。抱石冤沈焚山痛,隅坐偏棲妖鵩。更網(wǎng)得、沖天黃鵠。白刃凝霜飛夜半,竟何人、忍賊來公叔。思往事,淚相續(xù)。
春至百花觸處開,幽香旖旎襲人來。臨風無限深深意,聲色堆中絕點埃。
綵勝黃金縷,青絲白玉盤。內(nèi)家迎淑節(jié),先奉太皇歡。
護國門前似匡阜,云峰路上認香爐。重重妄想雖堪嘆,也勝塵埃看畫圖。
疊吟怒涌源泉似,萬斛慚將一勺酬。坐洗襟抱吞海氣,隔扶魂夢濕湖秋。尊前菊影開奇境,鬢外墳痕有斷愁。逸趣報公攜島客,表忠觀更訪碑留。窅然燕處忘天下,不放笳聲落幾筵。寇盜連群猶過隙,詩書定命欲疑年。尋秋畫□圍花屋,共影筇迷墜葉天。采藥求仙癡絕耳,憑渠風引海中船。癃疲安問起沉痾,天柱摧傾喚奈何。遠去曾逢龍種泣,德衰猶接鳳兮歌。典墳堆案元精合,海水添潮老淚多。稍欲從公恭睡味,一氈番市戀槃阿。
朱槿移栽釋梵中,老僧非是愛花紅。朝開暮落關何事,祇要人知色是空。
一鐙涼焰如水。撼小庭秋氣。月兒偏黑。風兒又緊,怎教人睡。匆匆別去,歸期無定,已堪愁悴。況關河南北。鱗沈雁杳,寸書難寄。
何地最翛然,華陽第八天。松風清有露,蘿月凈無煙。乍警瑤壇鶴,時嘶玉樹蟬。欲馳千里戀,惟有鳳門泉。
拍拍新書一紙春,相逢牢落易相親。霸陵李廣方嗟老,闕里原思乃嘆貧。顧我棲遲甘一壑,感君慰藉重千鈞。燈前欲和梅花引,病發(fā)飄飄滿面塵。
蓐收傳令待殘更,斗轉(zhuǎn)參橫露氣清。誰弄瑤池三尺玉,怪來萬壑動秋聲。
蕭然數(shù)株梅,皓與雪相映。臨池鑒疏影,影落大圓鏡。不煩粉涂株,寒光助嚴靚。
寄命湖船帶夢游,又依海客戀殘秋。楹書壁掛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樓。映照須眉能玩世,支離皮骨故工愁。持杯各在飛鴻側(cè),咽入天風與唱愁。辟地沉冥一世豪,袖攜大句壓驚濤。炊連烽燧衣痕污,云捲啼號海氣高。物外歲時猶可記,道旁骴骼待誰褒。逢辰負盡東籬菊,贏得霜顛倚檻搔。
世味寧如道味濃,誰令小屋臥元龍。何當談笑與雙璧,乃假吟哦對二松。傾蓋正欣留槜李,歸檣底事取潘葑。先生且辦弦歌計,莫慮瓶無斗粟舂。
西方一路好修行,上無條嶺下無坑。去時不用著鞋襪,腳踏蓮花步步行。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