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蟲十二章 其七
蟭螟殺敵蚊巢上,
蠻觸交爭蝸角中。
應是諸天觀下界,
一微塵內斗英雄。
蟭螟殺敵蚊巢上,
蠻觸交爭蝸角中。
應是諸天觀下界,
一微塵內斗英雄。
蟭螟在蚊子的巢穴上進行殺伐,蠻氏與觸氏在蝸牛的角中相互爭斗。想來天上的諸位神仙俯瞰下界,不過如同在一粒微塵里看到凡人的英雄之爭。
蟭螟(jiāo míng):古代傳說中極小的蟲,《列子·湯問》載其能群集于蚊睫而不相觸。
蠻觸:典出《莊子·則陽》,蝸牛左右角各有蠻、觸二國,常因爭地而戰,喻指因瑣事引發的爭斗。
諸天:佛教指護法天神,此處泛指天上神靈。
微塵:極細小的灰塵,詩中比喻人間世界的渺小。
此詩為白居易《禽蟲十二章》組詩之一,創作于晚年。詩人歷經宦海沉浮,對世事有更通透的理解,借禽蟲世界映射人間百態,以微小爭斗喻指世俗紛爭,表達超然心境。
詩以蟭螟、蠻觸等微小生物的爭斗為喻,通過諸天視角將人間紛爭縮小至微塵之境,諷刺世俗爭名逐利的無謂,體現詩人淡泊超然的人生智慧,語言凝練,哲理深刻。
聽盡鐘魚半月聲,浪傳移住竟何曾。莫教少欠叢林債,更作今宵旦過僧。
郁姑臺下戰多時,變起蕭墻遂不支。杞子方通北門管,漢家已拔趙軍旗。孤忠不遂尚書志,一死啀期圣主知。想見江東橋上路,至今猶自血淋漓。
巍巍金壁甕高臺,窗戶玲瓏八面開。陣陣皇風吹簫幕,飄飄爽氣自天來。
中年健足勇登攀,垂老纜車再上山??v覽已無千里目,前行猶有萬重關。彤云紫塞狂飆去,紅樹青山倦鳥還。但見清幽成鬧市,難分世外與人間。
太常近侍龍頭日,博士初離虎口時。尚改短衣從楚制,能逃古禮雜秦儀。兩生不往誰為鄙,三代相因豈在為。賴有忠言爭易嗣,汗青傳載似期期。
燈影砑紅綃,愁痕霜月刀。向西風、夢斷藍橋。沙岸石鱗空冷色,那堪聽,落秋潮。離亂憶萍漂,焚詩付爨焦。轉疏陰、依黯墻腰。待得萬花成碎剪,天也苦,蝶魂銷。
回首望知音,逶迤桑柘林。人歸海郡遠,路入雨天深。萬木經秋葉,孤舟向暮心。唯馀江畔草,應見白頭吟。
翩翩傷弓鳥,日暮擇所托。西林不可棲,東林光沃若。上無梟鳶巢,下無狐貍窟。一枝有馀安,風細蟾光薄。
一溪流水繞山隈,岸草青青長舊荄。鷗鳥不知人事異,自隨釣艇去還回。
徑路緣溪不知遠,忽然身已入峰腰。深山怪石如懷寶,暗谷懸泉訝聽潮。僧比封君千頃竹,人稀農畝萬家樵。遠公不厭疏狂客,試結茅廬共寂寥。
神鰲屹立戴崔嵬,俯瞰滄溟水一杯。積翠自天開罨畫,布金隨地起樓臺。祈靈漢使乘槎到,傳法胡僧折葦來。若使祖龍知勝概,豈應驅石訪蓬萊。
流水斷橋衰草,西風落日清笳。往來贏得鬢邊華。此去征鞍休跨。煙溆綠深陂筱,霜籬紅老江花。青山盡處是儂家。擬喚漁舟東下。門柳疏疏映日,井桐策策翻秋。蕭條不似那時游。只有山光依舊。別久猶牽去夢,懷多還惹新愁。吹簫人在雁回州。不管沈郎消瘦。竹寺青燈永夜,江城黃葉高秋。當時文物盡交游。更為笛聲懷舊。牢落一生羈思,風流萬斛詩愁。強邀從事到青州。酒病綿綿越瘦。抵死漫生要見,偷方覓便求歡。十分贏得帶圍寬。刬地如今難戀。枕畔水沈煙盡,床頭銀蠟燒殘。鴛衾不覺夜深寒。記取有人腸斷。別后千思萬想,眼前一日三秋。小街欄檻記追游。料得新妝依舊。自笑非常蒂殢,為他無限閑愁。莫將離恨寄鄜州。聞道腰肢愈瘦。
滾滾雙流合,棱棱獨渚高。亭臺含氣色,城郭俯波濤。望岳川途迥,懷賢意緒勞。江風吹客鬢,秋思兩蕭條。
十年前已識千斤,云有二娥都如云。銀粉鐵戈人所問,昔年沈陽隨步軍。衫短袖窄腰不裙,欲求甚匹難其群。二娥相視淚成文,天子不分文武試。庭中墜下一猿臂,是日大娥擬憐婿。三年一試莫為二,亦有其人不得意。生男生女何不異,翁婿如傾小肆中。杯酒夫婦裝以戎,比力平野二驚鴻。玉筍齊曳八力弓,如堵之眼何濛濛。不識何雌又何雄,小娥憐母憐春風。我有一友山之東,云中方之羆與熊。居士為媒又葉夢,五言七言媒非長。不似姑蘇阿是郎,又部傳奇孫南塘。
張旭久顛懷素醉,把筆支離逞墨戲。坼裂故紙細冰紋,醒來不識狂草字。水枯心朽復化埃,脈脈寒暉遣馀哀。模糊瘦骨蟬翼拓,片斷襤衫錦灰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