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闋口號上張鄮西明府兼呈吳少槐吏部李東岡翰林二首
際會驚何代,支離過此生。親宮無宿草,子位遠(yuǎn)含情。未敢衣純綵,誰能痛失聲。廿年當(dāng)此夕,天地忽頹傾。
獄久年三換,刑深鬢二毛。愁淹天畔日,淚作海門濤。寸草傷春碧,慈烏近夜號。感時思雨露,回首望旌旄。
際會驚何代,支離過此生。親宮無宿草,子位遠(yuǎn)含情。未敢衣純綵,誰能痛失聲。廿年當(dāng)此夕,天地忽頹傾。
獄久年三換,刑深鬢二毛。愁淹天畔日,淚作海門濤。寸草傷春碧,慈烏近夜號。感時思雨露,回首望旌旄。
第一首:際遇相逢驚嘆是何年代,我這殘缺之軀虛度此生。父母新喪墓草未生,身為人子遙寄深情。守喪期間未敢穿鮮艷彩衣,誰能忍住悲痛失聲哭泣?二十年前的今夜,仿佛天地突然崩塌。第二首:牢獄久困歷經(jīng)三載,刑罰深重雙鬢斑白。愁緒漫過天邊落日,淚水化作海門波濤。春草萋萋更傷懷,慈烏入夜哀鳴號。感懷時世思念恩澤,回首遙望旌旗招展。
服闋:守喪期滿除去喪服。
支離:身體衰弱或處境困頓,此處指人生坎坷。
宿草:隔年的草,古禮守喪三年后墓草方生,“親宮無宿草”言父母新喪不久。
純綵:鮮艷的彩色衣物,守喪期間需穿素服,故“未敢衣純綵”。
二毛:頭發(fā)花白,指中年早衰。
慈烏:烏鴉,傳說其反哺父母,詩中喻孝子思親。
旌旄(jīng máo):古代旗幟,代指官員或朝廷。
此詩為詩人守喪期滿(服闋)時所作,寄贈張鄮西(縣令)、吳少槐(吏部官員)、李東岡(翰林)。結(jié)合詩中“獄久年三換”推測,詩人或曾蒙冤入獄三年,期間經(jīng)歷喪親之痛,守喪期滿后,借詩傾訴人生坎坷與對親友的感懷。
全詩以“服闋”為背景,通過回憶喪親之痛、牢獄之苦,展現(xiàn)詩人困頓境遇與深沉哀思,同時暗含對友人關(guān)懷的感激。語言樸拙而情感濃烈,是一首情真意切的抒情之作。
流云絕壁逗微風(fēng),萬頃煙光淡欲空。不為扁舟尋范蠡,生涯原在釣車中。
市塵烜赫高千丈,煙水蒼茫自一區(qū)。心地總輸孤棹客,清涼不用六壬符。
一水穿雙峽,孤城隱亂山。
暮天聞水碓,斜日掩柴關(guān)。
地憶巴邱舊,溪如碧玉環(huán)。
欲尋梅福宅,應(yīng)在白云間。
定江軍門擁云氣,廬山面目長相朝。
閫臣所持止一恕,墻壁何恨粘歌謠。
此郡境有彭澤縣,淵明曾遺晉時蹤。
三徑莫知在何處,且撫官圃千尺松。
何必江南,堪痛哭,六朝遺跡。只此地,曾經(jīng)幾遍,銅駝荊棘。高浪已摧臨鏡堞,平沙盡沒藏書壁。漫憑高,歷歷數(shù)滄桑,空沾臆。
朱仙鎮(zhèn),陳橋驛,相望處,城南北。只幽蘭軒遠(yuǎn),燼灰難覓。且醉金梁橋上月,休尋萼綠堂前石。卷西風(fēng),片葉忽飛來,迎秋笛。
今夕是何夕,明月在他鄉(xiāng)。故人頗足清興,鼓棹溯流光。水外一重?zé)煒洌瑹熝缓凵酱洌酵鈹?shù)星涼。酒醒未成寐,清露滿衣裳。
渡前浦,穿曲港,但微茫。誰家秋夢,吹墮長笛起滄浪。幾幅畫簾人影,幾點(diǎn)畫船燈影,羅袂遠(yuǎn)生香。疏柳曉風(fēng)冷,幽思泥篷窗。
鳧鶩迎船似有情,隨波故起綠粼粼。
野花照水開無主,誰信春歸已兩旬。
荒院無雞鵲報明,晨鐘初歇飯鐘鳴。
青山窺我客中夢,白鶴輕人世外情。
海日有煙當(dāng)磬出,江蘺無種傍云生。
十年曾此題詩去,知免沙僧嗤姓名。
年來耆舊凋亡盡,邈若山河感昔游。
早識先生曾奉手,還教賤子許同舟。
風(fēng)流宏長誰能繼,文詠?zhàn)放阕源诵荨?
廿載謝公門下客,獨(dú)垂衰淚過西州。
憶別家園歲幾違,忽聞入彀冠春闈。
緗編已入青錢選,郢調(diào)那堪白雪飛。
夢草不緣千里隔,望鴻聊與片云依。
含情尺素長相寄,莫使塤篪唱和稀。
頻年戰(zhàn)勝恃雄強(qiáng),
歷數(shù)分明在彼蒼。
堪笑范增無異識,
不能令主事高皇。
雅愛蘇黃筆陣豪,
一窗晴日學(xué)揮毫。
臨池功課經(jīng)年廢,
硯匣塵封寸許高。
海外更九州,談天誰所知。張騫窮河源,千古猶傳疑。漢世勤遠(yuǎn)略,威聲踰月支。萬里若戶庭,茲局會有時。
句吳化短發(fā),荊蠻艷文辭。搔首問蒼穹,蒼穹何好奇。
魏絳勸和戎,向戍籌弭兵。甘言餌猛虎,翻覆徒寒盟。觥觥樂生雄,振槁下齊城。男兒貴奇氣,神績風(fēng)雨驚。
登高望燕山,日落黃沙平。壯圖今已矣,哀哉傷我情。
萬物同熙熙,帝城何郁郁。危闕切云漢,峨冠集勛閱。森沈夾青槐,高門互軒豁。前庭羅鐘磬,后堂理琴瑟。文宴盛朱輪,華燭舞絳雪。
哀弦曲未終,鼙鼓促明月。宮觀煙塵飛,繁華倏已歇。攬泣懷昭王,金臺路殊絕。
雨急怨春晚,花殘獨(dú)稔香。
燕巢方穩(wěn)密,蝶翅覺凄涼。
引睡漫支枕,銷閑時炷香。
新晴故晚照,芳草留斜陽。
柳浪捎檐泛曲塵,相逢一日罷樵薪。
誰知羯鼓催花者,總是芒鞋訪道人。
大笑裸蟲皆奇客,偏宜野鶴似閑身。
龍華盛會吾徒在,莫待僧瓷話宿因。
君不見少君詫安期海上之棗,又不見坡仙詠安期宅邊之蒲。
棗失其種豈復(fù)得,蒲生于澗何時無。
澗流涓涓淺可涉,牽蔓披沙搜九節(jié)。
仙家自欲供仙餌,靈根不容凡齒齧。
循澗探奇巖石幽,瀑音迎耳鏘瑯球。
陰壑常寒失炎熱,終日自雨鳴春秋。
振衣策足崔嵬頂,跨歷列缺凌倒景。
天風(fēng)海濤撼宇宙,神清骨冷肝膽醒。
聲傳九霄景泰鐘,更上上方梯晴空。
兩眼有盡天不盡,滄溟浩與銀河通。
指顧神山似非遠(yuǎn),弱水誰云隔三萬。
乘風(fēng)直到金銀臺,握手安期話蒲澗。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