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僧壁
曉望疏林露滿巾,
碧山秋寺屬閑人。
溪頭盡日看紅葉,
卻笑高僧衣有塵。
曉望疏林露滿巾,
碧山秋寺屬閑人。
溪頭盡日看紅葉,
卻笑高僧衣有塵。
清晨眺望稀疏樹林,露水沾濕頭巾,秋日里的青山古寺屬于清閑之人。整日在溪頭觀賞紅葉,反倒嘲笑高僧衣服上沾染了世俗塵埃。
曉望:清晨眺望。
疏林:稀疏的樹林。
屬:屬于。
閑人:清閑之人。
盡日:整日。
高僧:指寺廟里的僧人。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游覽山林古寺時,看到寺廟中僧人的狀態,結合自己對閑適生活的追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對世俗的超脫。特點是借景抒情、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不屬名篇,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審美。
凝眸天欲莫,烏鵲認巢歸。
萬竅號風急,千林脫葉稀。
云頑垂地暝,屋冷帶煙霏。
默想滕郎意,商量剪水飛。
一曲哀歌行道難,滿堂試聽一潸然。
兩兒青紫開榮路,五世曾玄送暮年。
喬木受風危易撼,孤舟排浪險終全。
故丘狐首君無憾,寒食年年灑墓阡。
河岳中原地,英賢間世生。
氣雄虹萬丈,心浄月三更。
韓柳文同妙,龔黃政共清。
新安人有分,月旦愿推評。
瘦骨豐棱產渥洼,幾年俛首服鹽車。
穿花久失青絲轡,莝豆誰憐白鼻?。
汗血浪夸空北冀,風蹄猶慣步東華。
錦鄣不肯污泥水,好去侯門逐五花。
吟髭細撚祇堪傷,幾度徘徊立夕陽。
詩不療饑徒著意,酒能作病莫持觴。
此心軒豁出云月,浮世間關逆水航。
多謝老天憐我在,長教窮健又何妨。
散步招提去,禪房幽更深。
開經醒俗眼,瀹茗洗塵心。
石罅泉長溜,林巔蟬獨吟。
詩成書雪壁,恐或有知音。
黃金不鑄百年身,世變相劘白發親。
龍角墓碑生古蘚,砥如亭路落緇塵。
明時事業留諸子,前代衣冠見似人。
得失雞蟲都莫問,故丘抔土是全真。
蒙泉清徹底,更不著纖塵。
滕閣曾逢月,花屏又遇春。
采芹尊秀士,拔薤抑強民。
祇恐芝泥召,催歸侍紫宸。
每憶吾廬隠者居,天然景物足清娛。
樹林陰翳鶑求友,簾幕深沈燕引雛。
可釣可耕盤谷序,堪詩堪畫輞川圖。
何當歸去北窗臥,能勝羲皇以上無。
桐木山西送落暉,百年耆舊數他誰。
畏途幾歷青泥險,往事惟余白發知。
今代衣冠遺此老,前朝簪笏付吾兒。
明朝歸葬西邙路,五世哀思百尺碑。
丹房蕭灑絕纖埃,石逕縈紆辟草萊。
窗外果從猿摘去,山中芝藉鶴銜回。
一甌白雪湯輕注,三尺青蛇匣不開。
如許清虛塵世隔,明朝再約抱琴來。
布袋頭,今日結。
上三星,下半月。
觀著重添眼中屑。
沒理會,易分別。
若要通身冷汗流,嚼碎通紅塊生鐵。
威音未生已前,有此清涼大木。
根蟠無陰陽地上,影藏叫不響山谷。
枝枝葉葉,婆婆娑娑,蔭覆天下人。
仿佛當年黃蘗會中,吃蒿枝底尊宿。
熒起長庚落,霽空秋意寬。
水光涵月白,霜氣挾風寒。
舟取北為近,川流泗最安。
鴈聲重嘹唳,莫是夜將闌。
斗壘孤危勢不支,書生守志誓難移。
自經溝瀆非吾事,得死封疆是此時。
須信累臣堪釁鼓,未聞烈士樹降旗。
一門百指淪胥北,惟有丹衷天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