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齋雪后
擁褐坐茅簷,春晴喜初日。
微風入桃徑,爽氣歸縹帙。
頻時苦風雪,就景理巾櫛。
樹暖高鳥來,窗閑曙云出。
鄉遙路難越,道蹇時易失。
欲靜又不能,東山負芝術。
擁褐坐茅簷,春晴喜初日。
微風入桃徑,爽氣歸縹帙。
頻時苦風雪,就景理巾櫛。
樹暖高鳥來,窗閑曙云出。
鄉遙路難越,道蹇時易失。
欲靜又不能,東山負芝術。
披著粗布衣服坐在茅屋檐下,春日放晴,欣喜初升的太陽。微風輕拂進入桃林小徑,清爽之氣融入書卷之中。時常遭受風雪之苦,趁著這美景整理發飾。樹木暖和引來高飛之鳥,窗戶閑靜望到曙光中的云朵。家鄉遙遠路途難以跨越,仕途不順時光容易流逝。想要平靜卻又做不到,辜負了東山的靈芝和白術。
擁褐:披著粗布衣服。
縹帙:淡青色的書套,代指書卷。
巾櫛:巾和梳篦,泛指盥洗用具,這里指整理發飾。
道蹇:仕途不順。
芝術:靈芝和白術,這里指隱居生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仕途不順的時期,在書齋雪后看到初晴美景,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內心復雜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借雪后初晴之景,抒發仕途不順的苦悶、對家鄉的思念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景中含情,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生活感悟。
文思圣祖,長發其祥。錫羨蕃衍,德厚流光。眷命自天,卜世聿昌。肅祗孝享,降福無疆。
山花冥冥啼子規,鳥銜紙錢掛花枝。山中游人莫相笑,君到此中當自知。
亦抱杞人念,其如苕水幽。手攜青玉杖,坐老白蘋洲。萬象秋如滴,群峰日亂流。太湖三百頃,處處不驚鷗。
齋居不自大,容此眇然身。汎覽乾坤內,俱為逆旅人。
已嗟求道晚,復省濟時難。碌碌成何事,天涯又歲闌。
到雜花飛,群鶯懶,新柳勝鴉無力。江南江北路,總煙昏塵曉,誤伊行跡。畫閣張鐙,旗亭賭唱,過盡蕃街油壁。沈吟如年夜,自危闌獨倚,鬢絲堪摘。聽哀角四喧,暗雞三喚,夢鄉難覓。征衫千萬襞,送春宴、翻酒行行碧。倚醉賦、陽臺神去,下蔡人歸,惹相思、自來無益。雁背初弦月,天外落、玉窗消息。對紅藥、明朝客。菭滿芳徑,飛絮游絲狼藉。翠陰又移幾尺。
高夫子,儒之英,妙年卓犖馳俊聲。結巢松桂究經史,研思探賾皆鴻生。一朝聞望光祖武,盛代高超列簪組。圣朝嗣位擢詞林,八澤三湘隘吞吐。愧我山林韋布姿,幸從金馬曕風儀。南金和璧不待價,盡推高適今昌黎。復向容臺協昭祀,肅陳典禮名當時。尺圖雅淡珍藏久,詞藻聯翩粲瓊玖。幽馨滿卷繞屏維,濕翠盈編到囪牖。寥寥古往圣賢心,瞇目塵情歲寒守。多君自是董賈流,夙承文獻嘉謀猷。長林落雪驚舞鶴,遠瀨迎空回素鷗。掃花席月足涵泳,豈比皓首徒探搜。高夫子,美襟度。幽棲勿念松桂佳,廊廟方期佐明主。經綸不在鐘鼎貴,風月寸懷隨出處。謝別還山理釣綸,愿企文光照千古。
縱飲狂歌晚未歸,松陰香霧轉霏微。醉中漫喜朱顏在,頭上爭禁白發稀。無數野花迎客喜,一雙沙鳥傍船飛。浣花溪上真堪笑,每日朝回只典衣。
碧桃花落蓬萊宮,銀屏甲帳圍春風。冰簾卷水玉堂靜,白露滴月銀床空。仙人夜酌九霞酒,手握北斗傾尊中。梧枝落影鳳凰語,幽韻仿佛臨蒼穹。伐毛洗髓天地老,火鼎夜出芙蓉紅。呼龍洞口種瑤草,采藥忽遇松間童。茆君自騎一虎去,猶聞珂佩聲丁東。武華山人三載別,綠袍赤杖蒼髯翁。淮南江上復相見,落日淡淡天無窮。明朝稽首渡江去,楚水清淺銀河通。
悲恐終臨命墜亡,空樽傾盡赤瓊漿。君非殉葬黃金物,誰愿辛勞掘北邙。
世盡慕玄虛,求仙未可必。誰燒卻老丹,九仞透天一。泉源冽且清,萬古常潏潏。服食身當輕,何人登少室。
一尊酒餞小瀛洲,明日神京拜冕旒。云為從龍歸北去,水因朝海向東流。清風到處迎仙旆,好雨隨時送客舟。萬口山呼意難盡,獨將金鏡續千秋。
禾苗蔫委土生煙,忽降猛雨水盈田。洗盡暑瘟驟然斂,一條彩虹插山前。
十年南省客,半刺領東周。馬向雪中去,人稱洛下游。關河三輔道,云物二陵秋。別思還蕭索,寒塘水自流。
椒房富貴有誰同,保守多因訓戒功。同向清時重名爵,祗將清儉作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