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九首 其三
褚公真跡勝頑碑,曾向三茅快睹之。
一自偏盲常面壁,甚貪小楷廢臨池。
粗如太尉書姜字,俚若蒿師唱月詩。
老去無詞并惡札,感今懷昔不勝悲。
褚公真跡勝頑碑,曾向三茅快睹之。
一自偏盲常面壁,甚貪小楷廢臨池。
粗如太尉書姜字,俚若蒿師唱月詩。
老去無詞并惡札,感今懷昔不勝悲。
褚公的真跡比那些頑劣的石碑上的字強多了,我曾在三茅有幸快速欣賞到。自從一只眼睛失明后常常面壁,我非常貪戀小楷卻荒廢了臨習書法。寫得粗糙如同太尉寫的‘姜’字,俚俗得像船工唱的詠月詩。年老后既寫不出好詩詞,字也寫得差,感懷如今回憶往昔,悲傷之情難以承受。
褚公:指褚遂良,唐代書法家。
頑碑:指質量不佳、字跡不好的石碑。
三茅:指茅山,道教名山。
偏盲:一只眼睛失明。
臨池:指練習書法。
太尉:可能泛指官員。
蒿師:船工。
惡札:指寫得不好的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年老且一只眼睛失明,身體狀況不佳,此時回憶往昔欣賞書法、進行創作的時光,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年老體衰對藝術創作的影響,突出特點是將自身現狀與往昔對比,表達出深深的悲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反映了詩人在特定人生階段的真實情感。
塵沙莽莽鼓聲哀,滿眼烽煙一棹開。
三泖云低沉塔影,一江風急送潮來。
何時極浦銷兵氣,在昔東湖出將才。
萬眾云霓翹首望,清人河上莫徘徊。
欲扣詩壇不敢干,詩囊寫出盡瑯玕。歌聲窈窕初聞雅,行李依稀始渡乾。高韻想應卑漢魏,微言早已入脾肝。莫嫌潦倒無筋力,進步還看百尺竿。
泄柳惟應況段干,閉門繞座青瑯玕。此君對我心俱靜,感事看花淚未乾。塵土何曾瞇慧眼,乾坤元只付忠肝。從來未作逢場戲,敢道隨身有木竿。
天馬自西極,連翩東南馳。
曾食漢苜蓿,不屑黃金羈。
高高禺同山,下有昆明池。
舳艫?云日,波濤揚旌旗。
請纓抑何壯,據鞍亦未衰。
忠貞誰能嗣,亮節良易虧。
繁華上官日,囁嚅對簿時。
亦從老圃事耕耘,
三載村居四體勤。
襆被幾番冰雪候,
朔風又送出山云。
兼忘物我玩鷗客,自得行藏遵渚鴻。
看破眼前人與物,紫玄翁在小橋東。
二十里云隨步生,
潺湲洞里訪青欞。
山中要識無窮趣,
看取南雷問答經。
簡齋詩老不重生,
流月無聲句絕清。
好個杏花疏影里,
秋空吹笛到天明。
金門迎王氣,丹闕俯神州。苑柳搖春殿,宮鴉拂曙樓。
江左開基日,山河入地圖。千秋龍虎國,萬里帝王都。
青云鳷鵲觀,赤日鳳皇臺。司馬文園病,誰言獻賦才。
不見石塘子,于今十六年。
趨蹌非往昔,談笑尚依然。
有子光前烈,無營愜晝眠。
鹿門人已遠,誰道德公賢。
簾捲空窗四壁虛,金壺乍永夜何如。
滴階露冷蛩聲澀,落葉風飄樹影疏。
隍鹿已醒他日夢,塞鴻久斷故人書。
起看北斗闌干墮,殘月蕭條上草廬。
萬事悠悠白發生,強顏閱盡靜中聲。效忠無計歸無路,深愧淵明與孔明。
百念蹉跎總未成,世途深恐誤平生。中宵擁被依墻坐,默數鄰雞報五更。
湖上西風,露花啼處秋香老。
謝家春草,唱得清商好。
笑倚蘭舟,轉盡新聲了。
煙波渺,暮云稀少,一點涼蟾小。
疑他天地竟無秋,鼓翅營營鬧不休。
一霎炎威何處去,讒人今日也低頭。
三徑低回雙豸入,一心燈火四人同。天留好客須微雨,風捲殘云郵一松。靈藥由來知有待,諸天此去尚無窮。公程王事無休日,駿馬輕蹄只欲東。
萬云長鎖祝融峰,千里誰教笑語同。高翮豈能留白鶴,小堂元未有青松。墨流枉自悲絲染,阮籍空聞哭路窮。別鶴試彈弦尚澀,停云遙望送之東。
炎暑方未闌,徵兵防八閩。
連舫通析木,高鋒彗長云。
深源盛名士,子房畫策臣。
違眾令獨將,不如棄其軍。
蒼黃戒征軸,咫尺棖胡氛。
犀甲相炤耀,龍艫自紛紜。
伏波旐空返,赤壁師竟焚。
引領海天闊,太息終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