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盜泊舟武康遠光亭下與同行分和杜工部詩傷秋及宿江邊閣二首 其一
帶郭人煙少,通村徑路微。
水光浮棟宇,野色動窗扉。
小樹無重數,前山不合圍。
艱危鄰虎窟,奔迫詭牛衣。
白舫竟何適,丹楓看即稀。
西園小茅屋,知復幾時歸。
帶郭人煙少,通村徑路微。
水光浮棟宇,野色動窗扉。
小樹無重數,前山不合圍。
艱危鄰虎窟,奔迫詭牛衣。
白舫竟何適,丹楓看即稀。
西園小茅屋,知復幾時歸。
城郭附近人煙稀少,通往村莊的小路隱約難辨。水光浮動映照在房屋上,野外景色映入窗扉搖曳。小樹木多得數不清,前面的山巒沒有合圍。身處險境靠近虎窟,匆忙奔逃只能像窮人一樣狼狽。白色的船究竟要駛向何方,那經霜的丹楓眼看就要凋零稀少。西園的小茅屋啊,不知何時才能回去。
帶郭:城郭附近。
微:隱約,不明顯。
棟宇:房屋。
不合圍:沒有合圍,不連貫。
艱危:艱難危險。
詭:怪異,這里有狼狽之意。牛衣:給牛御寒的覆蓋物,常用以形容窮人生活困苦。
白舫:白色的船。
即:即將。
西園:可能是詩人的居所。
從詩題可知,此詩是詩人為躲避盜賊,泊舟于武康遠光亭下時所作。當時社會可能動蕩不安,盜賊橫行,詩人被迫奔逃,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此詩以抒發內心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避盜時的艱難處境和思歸之情。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寫景渲染氛圍,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的生活遭遇和心境。
白煙晝起丹灶,紅葉秋書篆文。二十四巖天上,一雞啼破晴云。
風呼山鬼服役,月照衡薇結花。江暖客尋瑤草,洞深人咽丹霞。
物候來相續,新蟬送晚鶯。
百年休倚賴,一夢甚分明。
金鼎神仙隱,銅壺晝夜傾。
不如早立德,萬古有其名。
窮荒始得靜天驕,又說天兵擬渡遼。
圣主尚嫌蕃界近,惆悵臨戎皆效國,豈無人似霍嫖姚。
中峰半夜起,忽覺有青冥。
此界自生雨,上方猶有星。
樓高鐘尚遠,殿古像多靈。
好是潺湲水,房房伴誦經。
秋盡角聲苦,逢人唯荷戈。
城池向隴少,岐路出關多。
雁遠行垂地,烽高影入河。
仍聞黑山寇,又覓漢家和。
欲結千年茂,生來便近松。
迸根通井潤,交葉覆庭秾。
歷代頻更主,盤空漸變龍。
晝風圓影亂,宵雨細聲重。
蓋密勝丹桂,層危類遠峰。
嫩條懸野鼠,枯節叫秋蛩。
翠老霜難蝕,皴多蘚乍封。
幾家遙共玩,何寺不堪容。
客對忘離榻,僧看誤過鐘。
頃因陪預作,終夕繞枝筇。
別后已聞師得道,不期猶在此山頭。
昔時霜鬢今如漆,疑是年光卻倒流。
長筇自擔藥兼琴,
話著名山即擬尋。
從聽世人權似火,
不能燒得臥云心。
九仞墻邊絕路岐,
野才非合自求知。
靈湫豈要魚棲浪,
從來為學投文鏡,
文鏡如今更有誰。
故友漢中尉,請為西蜀吟。
人家多種橘,風土愛彈琴。
水向昆明闊,山通大夏深。
理閑無別事,時寄一登臨。
四季多花木,窮冬亦不凋。
薄冰行處斷,殘火睡來消。
象版簽書帙,蠻藤絡酒瓢。
公卿有知己,時得一相招。
師教本于空,流來不自東。
修從多劫后,行出眾人中。
衲冷湖山雨,幡輕海甸風。
游吳累夏講,還與虎溪同。
上馬如飛鳥,飄然隔去塵。
共看今夜月,獨作異鄉人。
就養江南熟,移居井賦新。
襄陽曾卜隱,應與孟家鄰。
出得蕭關北,儒衣不稱身。
隴狐來試客,沙鶻下欺人。
曉戍殘烽火,晴原起獵塵。
邊戎莫相忌,非是霍家親。
驛在千峰里,寒宵獨此身。
古墳時見火,荒壁悄無鄰。
月白翻驚鳥,云閑欲就人。
只應明日鬢,更與老相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