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遣
晚樹疏蟬起別愁,遠人回首憶滄洲。
江連故國無窮恨,
到頭生長煙霞者,須向煙霞老始休。
晚樹疏蟬起別愁,遠人回首憶滄洲。
江連故國無窮恨,
到頭生長煙霞者,須向煙霞老始休。
傍晚的樹上寒蟬聲聲,勾起離別的愁緒,遠方的人回首,回憶起那隱者居住的地方。江水連著故鄉,涌起無盡的遺憾。說到底,生來就與煙霞為伴的人,必須在這煙霞中終老才罷休。
晚樹:傍晚時分的樹木。
疏蟬:稀疏的蟬鳴聲。
遠人:遠方的人。
滄洲:濱水的地方,常指隱者所居之處。
故國:故鄉。
煙霞者:指寄情山水、隱居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情感推測,可能是詩人在與友人分別后,漂泊在外,思念故鄉,從而產生了歸隱山林的想法。當時社會或許動蕩不安,讓詩人對世俗生活感到厭倦。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離別愁緒、思鄉之情和歸隱之愿。其特點是情景交融,情感層層遞進。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
鄒魯封疆禾稼濃,清吟孤坐思重重。
新詩幾獻蓬萊客,遠夢仍歸菡萏峰。
野果一枝堪薦茗,落霞數片欲燒松。
如何深得冥搜癖,月磬聲聲歸去慵。
紫府靈壇降玉真,華清臺殿影長新。
雪翻曉艷御階秀,風送夜香宮樹春。
杉桂靜同無夢客,煙花深似有愁人。
自從霜落芙蓉死,空使秦山鬼哭頻。
世有學人無數,愚癡妄意如麻。
汞鉛錯認結為沙,運火欲覓黃芽。
千日虛勞心力,人人盡破其家。
真鉛似玉本無瑕,將鳳欲比狂鴉。
剖符馮翊次,以疾拜司成。義重疎皆友,仁深怨不生。
昔居南比省,長話水云情。吟諷資高興,絲綸發重名。
經秋漳浦臥,一旦逝川聲。自古誰回得,重泉獨往程。
明靈辭魏闕,冬日冷秦宮。〖1〗孝子號天護,銘旌引柩行。
門闌容足跡,章句許才清。劣薄無因報,恩知豈謂輕?
捫膺詞莫吐,奠酒淚先傾。從此階前石,何人肯念貞?(愚魯獻孤石蒙賞孤峭。同上三○四《悲悼》)(〖1〗“宮”字不韻,趙遂之校作“庭”。)
空(〖1〗《唐詩紀事》、《全唐詩》二五三作王之渙,《全唐詩》二○三又作處士朱斌。
〖2〗武后嘗吟詩云云,問是誰作,李嶠對曰:“御史朱佐日詩也。
”賜彩百疋,轉侍御史。
○《輿地紀勝》五《平江府·人物》、《中國人名大辭典》)(〖此詩作者凡有三說。
其一為王之渙作,題作《登鸛鵲樓》,以《文苑英華》卷三一二所收為最早,宋執行所著《溫公續詩話》、《夢溪筆談》卷十五、《唐詩紀事》卷二六皆沿之,今人亦多從此說。
其二為朱斌作,以收詩迄止年代距王之渙去世僅隔二年〖天寶三載〗的芮挺章《國秀集》卷下為最早,同書亦收有王之渙詩。
其三即朱佐日作,除《輿地紀勝》外,又見于《記纂淵海》卷二十四及《吳郡志》卷二十二,《吳郡志》幷注明此條出自《翰林盛事》。
《翰林盛事》為唐人張著撰,約撰成于大歷、貞元間,今已佚,《郡齋讀書志》卷二、《直齋書錄解題》卷五均著錄。
以三說出現的次第言,朱斌最早,朱佐日次之,王之渙為最遲。
《千唐志齋藏志》九○○頁有朱佐日墓志,官武強縣尉,待物人,天寶十三載卒,年四十九,似為另一人。
〗)。
參差峰岫晝云昏,入望攀蘿濁浪奔。
震澤涌山來北岸,華陽連洞到東門。
日生樹掛紅霞腳,風起波搖白石根。
聞有上方僧住處,橘花林下采蘭蓀。
暮山重疊勢崔嵬,溢目清光入酒杯。
幾處燒殘紅樹短,一帆航盡碧波來。
安民未有移風術,征句慚非夢錦才。
四望樓臺無限景,檻前贏得且徘徊。
日初升,月初盈,纖塵不生,肖茲萬形。
是曰攖寧,瑩虖太清。
偷鎖出深閨,風花何所依?
想因乘月去,難道綽天飛。
燭暗新垂淚,香凝舊舞衣。
恩情如不斷,還向夢中歸。
淡蕩晴暉雜素光,碧峰遙襯白云長。
好看塞雁歸南浦,宜聽砧聲搗夕陽。
滿野旌旗皆動色,千株橘柚盡含芳。
錦袍分賜功臣后,因向龍山醉羽觴。
櫻桃謝了梨花發,紅白相催。燕子歸來,幾處香風綠戶開。
人生樂事知多少,且酌金杯。管咽弦哀,慢引蕭娘舞袖回。
合雅大樂,成文正音。
徽弦一泛,山水俱深。
無為政化更何為,到即生人嫗煦肥。
必似漢高三杰去,且將劉寵一錢歸。
玉階香惹麒麟步,銀漢風驅鸑鷟飛。
為報蒸民莫惆悵,陶鈞及爾更光輝。
白云巖畔立仙姝,一簇煙蘿倚畫圖。
麗色也知于世有,閑情長得似君無。
宿粧含露疑垂泣,醉態迎風欲待扶。
吟對寒林卻惆悵,山中猶自辨榮枯。
黟邑桃源小,煙霞百里寬。
地多靈草木,人尚古衣冠。
市向晡時散,山經夜后寒。
吏閑民訟簡,秋菊露漙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