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相公六帙仰同諸公共次方密之學士舊韻二首 其二
涼生恰恰桂江天,萬里吳皋秋信傳。
月擬上輪分海暈,風初過嶺霽蠻煙。
雕戈數轉三襄影,花塢憑留七月仙。
莫訝維州爭論亟,河山清晏自平泉。
涼生恰恰桂江天,萬里吳皋秋信傳。
月擬上輪分海暈,風初過嶺霽蠻煙。
雕戈數轉三襄影,花塢憑留七月仙。
莫訝維州爭論亟,河山清晏自平泉。
涼爽恰好降臨在桂江的天空,萬里外吳地岸邊傳來了秋的消息。月亮好似上弦月,分開了海上的光暈,風剛吹過嶺,消散了南方的瘴氣。雕戈多次轉動,映出三襄之地的影子,花塢中仿佛留住了七月的仙子。不要驚訝維州的爭論如此急切,山河清平,自然如同平泉一般安穩。
六帙:六十歲。
桂江:水名,在今廣西。
吳皋:吳地岸邊。
海暈:海上的光暈。
蠻煙:南方山林間的瘴氣。
雕戈:刻有花紋的戈,泛指武器。
三襄:泛指今湖北襄陽一帶。
花塢:四周高起中間凹下的種花的地方。
維州:州名,在今四川理縣。
平泉:指平泉莊,唐李德裕別墅名,后泛指園林。
此詩創作背景或與當時邊疆局勢有關。維州等地可能存在領土爭端等問題,詩人通過此詩表達對局勢的看法。詩可能是為留守相公六十歲壽辰而作,與眾人一同唱和。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山河清平的祝愿,突出特點是將秋景描繪與邊疆局勢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文人的關注點。
梅子青青苦未黃,經旬積雨欲頹墻。蠹生書帙時須火,潤入衣篝剩得香。鄰舍相逢驚間闊,通宵不寐聽淋浪。定知又發韓公笑,有底鳴蛙兩股長。梅天一日幾陰晴,對酒無聊醉不成。巧歷莫能知雨點,孤桐那解寫溪聲。林深鳥爵來無數,草茂鋤耰去即生。明日云開天萬里,御風吾欲過青城。
引領鑾輿下九天,明王典禮信無前。齋居兵署今三度,旅食金陵又二年。寶鴨香銷詩未就,銅龍聲咽夜忘眠。孤臣白發還遭遇,載誦明良喜起篇。
道院秋眠對綺疏,翻思十五入宮初。花前聽得君王道,禁掖三千總不如。
共喜新年見立春,雪花呈瑞復茲辰。梅梢半著交加重,麥隴平鋪頃刻勻。吟對物華川上興,飲開涓滴病馀身。二毛錯遣侵雙鬢,欲謝塵緣葆我真。
青衣江上,正層層蒼靄,翠嵐欲瀉。佛寺深藏蒼翠里,別有留人小榭。泉急漱蘿,風面擺竹,清籟發巖罅。群鷗驚起,遠隨帆影東下。漁鄉權當驩場,相逢舊好,屢枉看山駕。山已租猿樓寓鶴,也許吾求暫假。稚瓞吹羹,紺茄佐酒,薄醉消長夏。離枝紅處,一聲都了吟罷。
秋日山居好,新涼及早興。玉餐陽塢米,冰嚼下洪菱。海錯來蒲港,溪鮮出石屏。欲從逋客逝,為此未之能。
不是翻濤手,徒誇跨海鯨。由基方撚鏃,枝上眾猿驚。
過雨千峰凈,干霄萬木稠。載歌碩人賦,重詠小山幽。放棹傍紅蓼,濯纓臨碧流。嫌他塵俗污,不作五陵游。
夢醒猶疑雨滿山,龍公又放月光還。半規松際吾逾愛,及取東方未白間。
眷懷錫麓,乘彼良辰。景序暄和,條風聿新。歷磴紆緬,石浪粼粼。少憩磐石,整頓衣巾。翌然有樓,飛架嶙峋。憑欄企腳,動魄駭神。重湖鋪前,疊嶂橫陳。揮斥八極,何已何人。良朋共集,永日欣欣。可恨西日,不及逡巡。長嘯下山,路黑邅迍。回首斯樓,煙深霧氓。
有客肯尋僧,新吟漬剡藤。交情自秋月,浮世看春冰。猶顧慈云榻,相期元夜鐙。我來當付約,樓上看陳登。
柳碎蜂忙,花繁天小。煙光易過清明早。雨余簾尚卷時稀,病前書已攤來少。酒向春疏,箋和愁到,熏衣忘卻香焦了。吹簫強欲和啼鶯,一聲飛去棠梨杪。
窈窕雙親墓,風光盡可傷。秋霜行滸墅,春雨泊橫塘。橋月影沉夢,寺鐘聲斷腸。獅山迷望翠,虎阜映愁蒼。巖照情隨夕,湖波淚共長。直須從葬日,心景兩相忘。
束擔還山讀舊書,斷編終日見唐虞。千莖白發年華速,一點青燈夜漏徂。厚價異時空市骨,大呼從昔不成盧。細思天賦原非薄,跬步門前萬頃湖。不嗔人作腐儒看,斷簡堆中興未闌。更事愈懷憂國切,苦心始覺著書難。流泉激激人聲遠,修竹蕭蕭暑令寒。四海諸公常共處,北窗何地著身寬。
雨過池南綠漲肥,水沉香裊午風微。閒來自拾青松子,驚起梢頭獨鶴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