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地兵
犛牛不執鼠,雖大亦何為。駑馬在廄中,雖多亦徒糜。
養兵千百頭,緩急供驅馳。在野為守望,在城為守陴。
愛身不愛國,戴弁等行尸。居恒猶惴惴,何論危急時。
昏夜聞盜賊,剽掠在城池。女墻群酣睡,起立如醉癡。
聲東而擊西,子行姑遲遲。自維為狐兔,何敢斗熊貔。
秦人與胡越,肥瘠兩不知。明朝在市井,哮闞威風施。
犛牛不執鼠,雖大亦何為。駑馬在廄中,雖多亦徒糜。
養兵千百頭,緩急供驅馳。在野為守望,在城為守陴。
愛身不愛國,戴弁等行尸。居恒猶惴惴,何論危急時。
昏夜聞盜賊,剽掠在城池。女墻群酣睡,起立如醉癡。
聲東而擊西,子行姑遲遲。自維為狐兔,何敢斗熊貔。
秦人與胡越,肥瘠兩不知。明朝在市井,哮闞威風施。
牦牛不會捉老鼠,即便體型龐大又有什么用呢。劣馬待在馬廄里,即便數量眾多也只是白白浪費草料。養著千百個士兵,是為了在緊急時刻供人驅使。在野外要負責警戒,在城里要守衛城墻。可有些士兵只愛惜自己卻不愛國,戴著軍帽如同行尸走肉。平常時候就膽小害怕,更別說危急時刻了。夜里聽說有盜賊在城里搶劫。城墻上的士兵們都在酣睡,站起來時像喝醉了一樣癡傻。盜賊聲東擊西,他們卻行動遲緩。自己覺得像狐兔一樣膽小,哪敢和熊羆一樣的盜賊爭斗。他們對待自己人和外人,好壞全然不管。第二天在集市上,卻大聲吼叫耍威風。
犛(máo)牛:一種體型龐大的牛。
駑馬:劣馬。
徒糜:白白浪費。
緩急:指緊急情況。
守陴(pí):守衛城墻。
戴弁(biàn):戴著軍帽,指士兵。
居恒:平時。
女墻:城墻上的矮墻。
哮闞(hào hǎn):大聲吼叫。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看到當時軍隊中部分士兵素質低下,在面對盜賊等危急情況時膽小怯懦,而平時卻作威作福,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士兵的不稱職和貪生怕死,突出特點是諷刺意味濃。它反映了當時軍隊存在的問題,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飄然無畔亦無傍,寂寂寒花滟夕陽。臺下幾回思往跡,月鉤曾掛釣絲光。
學道頻年懶未成,偶將身世付流萍。縱教自勘應難答,出愛微官處愛名。
南鄰小魏隔云巢,里巷相從近結交。聞道秋來作文賦,可能借我一齊抄。
簾底恍聞山鬼哭,一燈青幻幽篁。野花零落茗煙長。素馨空際裊,清淚枕邊涼。縹緲靈風吹夢斷,卻疑春在鄰墻。撫膺家國鬢堆霜。中宵雷隱隱,劫罅漏晨光。
萬柝秋聲傅,千門月色搖。楚吟頻誚鳳,吳語亂爭梟。物議安余薄,時才益爾驕。生平一尊酒,落魄累清朝。
路傍遙見一山居,歡喜猶如見故廬。見似故廬猶自喜,如今到后喜何如。
碧海春信至,赤城愁思深。雪晴千澗疾,日落萬方陰。畢歲皆行役,凡軀故滯淫。西歸負良友,忽爾長蓬心。
俱榮上節初,獨秀高秋晚。吐綠變衰園,舒紅搖落苑。不逐奇幻生,寧從吹律暄。幸同瑤華折,為君聊贈遠。
久作京華客,中朝事熟聞。傷時唯杜老,變法少商君。人滿遭天棄,書多遇火焚。圣賢敦實踐,何用說紛紛。
門掩松溪石路斜,碧云開盡見人家。客來慣煮胡麻飯,春到先收谷雨茶。
何事夫差日漸淫,都將興廢付登臨。霸圖反手歸嘗膽,醉魄流涎屬捧心。臺土尚存芳草合,鹿麋空臥古苔深。唯應胥口波濤急,百折東流感至今。
金銀畫壁謝觚棱,中國人留外國僧。今日寺存僧去盡,淡煙明月是香燈。
落日長風吹磧昏,荒村寒月動籬門。江潮枕上悲心壯,山鬼燈前夜語繁。亂后客身猶萬里,斗間云氣望中原。欲添春水隨行李,更聽漁歌起釣?。
江樓獨倚送斜暉,水盡天南鳥獨飛。風信晚潮吹酒醒,頓無炎汗濕練衣。
勞汝送予子,子安予乃安。臨風須早泊,戴月慎朝餐。去路桃花煖,回山梅蕊繁。此心隨所到,夢倚碧瑯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