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都春 蓀友為西溟作松萱圖,壽其母夫人,西溟屬題于圖側
鄉心一片。倩好手書得,墨光深淺。白發倚閭,萱影松風,雙扉展。年時午膾冰魚饌。盡對客、茅齋蔬飯。而今遙憶,無端綻了,越衫慈線。
春半。江南迢遞,甚燕草再綠、王孫歸晚。舊樹小園,反哺鴉雛,閑棲遍。故人盡撤君羹返。想賣畚、吹簫都倦。爭如拜母蘆峰,麻姑酒暖。
鄉心一片。倩好手書得,墨光深淺。白發倚閭,萱影松風,雙扉展。年時午膾冰魚饌。盡對客、茅齋蔬飯。而今遙憶,無端綻了,越衫慈線。
春半。江南迢遞,甚燕草再綠、王孫歸晚。舊樹小園,反哺鴉雛,閑棲遍。故人盡撤君羹返。想賣畚、吹簫都倦。爭如拜母蘆峰,麻姑酒暖。
一片思鄉之情,請能手用筆墨將其書寫出來,墨色有深有淺。白發母親倚門盼望,萱草的影子伴著松間的風聲,雙扇門打開。當年端午時吃著冰鮮的魚肴,都是對著客人在茅齋里吃著簡單的蔬菜飯。如今遙遠地回憶起來,不知不覺間,母親為自己縫制越地衣衫的慈愛針線仿佛又浮現眼前。 正值春半,江南路途遙遠,為何燕地的草再次變綠,游子卻遲遲未歸。故鄉小園里的舊樹,反哺的小烏鴉都已棲息遍了。老朋友都已撤去君羹回家盡孝,想來那些為生計奔波如賣畚箕、吹簫的事都已厭倦。怎比得上到蘆峰去拜見母親,飲著如麻姑所釀般溫暖的美酒。
倩:請。
倚閭:戰國時,王孫賈事齊閔王。王出走,賈不知其處,其母曰:“汝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汝暮出而不還,則吾倚閭而望。”后因以“倚閭”為母親盼子歸來之典。
午膾冰魚饌:指端午時的冰鮮魚肴。
反哺鴉雛:烏鴉幼鳥長大后會反過來喂養母鳥,比喻子女報答親恩。
撤君羹:《禮記·內則》記載,父母想吃的東西,做子女的要先嘗一嘗,然后再獻給父母。這里指回家盡孝。
賣畚、吹簫:指為生計奔波。
麻姑酒:傳說中麻姑所釀的酒,后泛指美酒。
此詞創作背景或與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游活動有關。蓀友為西溟母親作松萱圖祝壽,西溟請作者題詩。當時作者可能漂泊在外,看到友人能為母親祝壽、盡孝,聯想到自己不能陪伴母親,從而引發了思鄉念母之情,寫下此詞。
這首詞主旨圍繞思鄉念母,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與用典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以及傳統的孝親文化。
官閒我亦何拘礙,又向天寧一借眠。
風雨凈除三伏暑,夢魂涼浸萬山煙。
窗臨木杪宜仙枕,地隔溪流斷俗緣。
寄語頻游嚴少府,幾人參破野狐禪。
浮生半日閒難得,已借僧床十日眠。
建茗幾烹嚴子瀨,牙香初散富春煙。
諸侯傳食端堪愧,山水嬉游是夙緣。
杯酒未將疑老衲,醉中元亦有真禪。
江潮夜夜驚人寐。山色催人起。
危磯鎖不住江流。何況纖纖風裊、一絲柔。
人間容易珊瑚老。且向蓬萊島。
綠蓑青箬白沙鷗。都把閑情付與、十分秋。
洛陽城里一愚夫,
十許年來不讀書。
老去情懷難狀處,
淡煙寒月映松疏。
紅塵歲月晚,
白社煙霞交。
相思得相見,
作底不逍遙。
樓閣玲瓏百寶裝,
延和奢麗甲維揚。
最憐紙醉金迷地,
轉瞬都成瓦礫場。
沈莊傾圮變村莊,無復梨枝綴野場。
雪壓篷窗孤客冷,夜深何處吊真香。
講舍數楹,高居圣湖,緊傍孤山趾。登小樓、一望眾峰低。撲簾旌無邊蒼翠,柳乍稊。吾來縱尋春色,沙堤十里垂楊里。
俄菊徑添黃,桐陰減綠,秋光清麗如此。喜故人三兩共尊罍。直坐到南屏暮鐘催。便算秋來,雅集俞樓,遂成韻事。
噫。君試思之。此樓于我蘧廬耳。天地吾逆旅,樓中人更如寄。任李趙張王,殷翁柳老,推排遞向樓頭倚。
吾坐擁皋比,于茲十載,行云流水而已。仿庾樓姓氏此留題。又只恐徒貽后人嗤。啟爭端、謝墩何異。
平生空洞無物,萬事皆游戲。即如吳下荒園一曲,亦與郵亭等視。刻舟求劍豈非癡,到秋風、且來同醉。
昨日中旨下,率錢修離宮。讀詔私太息,此舉宜從容。
圣人秉純孝,不暇權始終。長樂樓百尺,積慶花千重。
取足天下養,承歡良無窮。四海幸平臺,物力猶未充。
島夷怙群丑,鼾睡長安中。誠宜法文景,勵治威諸戎。
安可舍禁鑰,危照甘泉烽。臺疏閒一上,未得回宸衷。
賢傅造辟言,主德本至聰。豈不念民瘼,何難罷新豐。
事關國根本,連章期諸公。冗官未食祿,涕淚徒沾胸。
伏闕詎可效,草奏誰為通。負此讀書力,僅爭章句功。
漆室夜深譏,四顧無予同。
月白玄猿哭,
更殘絡緯悲。
芝蘭秀茁似君賢,
館筑清幽竹樹連。
陶寫性情工唱和,
傳鈔江上重詩篇。
鏤雪裁綃個個圓,
日斜風定穩如穿。
憑誰細與東君說,
買住青春費幾錢。
春風渡長淮,河水深且廣。砥柱復安在,洪流方震蕩。
中路逢佳友,偕我濟川舫。豈忘同舟言,共此風濤壯。
群賢翌天造,濟濟拖朝紳。漢廷多公卿,黯也社稷臣。
雙闕高巍巍,連章動星辰。而我乏遠謨,匡時謬許身。
幽蘭無改芳,貞松不渝節。感君縞帶贈,被服如霜雪。
悠悠歷山陂,行行杳燕越。晤言接容輝,終歲常攬結。
芳草有奇姿,直木無曲干。結交為兄弟,黽勉涉世難。
臨分理妙曲,聞者竊驚嘆。知音諒不違,衷情自此見。
古情脈脈終何極,老鬢蕭蕭不耐秋。
八月關河橫暮色,四山風雨入危樓。
殘書過眼愁深解,荒稼侵寒任晚收。
好我故人休系念,知吾身世付虛舟。
疏雨。
亂灑梅枝,越樣添眉嫵。
是處最銷魂,更有銷魂處。
簾幕輕寒煙籠樹。
奈此際、春猶無主。
日日虞淵宵自午。
過月明三五。
羊裘大澤器深藏,云物終難掩瑞光。今古幾人空愧畏,乾坤此老尚軒昂。
安劉祚漢心情遠,剩水殘山姓字香。描出白云舒卷意,誰家詩筆妙追唐。
同袍禮教未須疑,回首青山是故知。迢遞幾來塵里眼,摩挲還讀廟前碑。
長竿自作江湖主,寸舌誰為帝者師。莫問榮華風燭事,棹歌留詠子陵詩。
桐江老子持竿手,旋轉乾坤一氣還。欲識江湖關系處,試看星宿蕩摩間。
難同劉漢論心曲,合與夷齊議輩班。仰止高山千載下,身間元亦是心間。
羊裘坐老葛天民,物色何心到海濱。鄉曲心情須長幼,璽書名分是君臣。
千年公案留詩詠,七里灘頭艤棹頻。無限青山溪一帶,水云何處盡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