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葛夫人二首 其一
銀臺曾奮涂歸筆,我亦留花批逆鱗。
早共裂麻沮裴相,晚甘負耒作滕民。
兒斑衣從雙旌貴,母繡簾迎萬戶春。
方擁皇華荒大國,誤他多少借留人。
銀臺曾奮涂歸筆,我亦留花批逆鱗。
早共裂麻沮裴相,晚甘負耒作滕民。
兒斑衣從雙旌貴,母繡簾迎萬戶春。
方擁皇華荒大國,誤他多少借留人。
您曾在銀臺勇敢地行使封駁之權,我也曾像您一樣直言進諫觸怒龍顏。早年一同反對任命裴相的詔書,晚年甘愿像滕文公的百姓一樣耕種。兒子身著斑衣,因高官顯位而尊貴,母親在繡簾后迎接萬戶的春光。正帶著使命出使大國,卻耽誤了多少想挽留您的人。
銀臺:宋代有銀臺司,掌管天下奏狀案牘,這里指行使封駁之權的地方。涂歸筆:指封駁詔書的筆,古代對詔書有異議可涂改后退回。
留花批逆鱗:留花意思不明確,可能是一種比喻;批逆鱗,指直言進諫觸怒君主。
裂麻:唐代任命將相,用白麻紙寫詔書,宣布時,若大臣認為不妥可撕毀詔書表示反對。沮裴相:阻止任命裴相。
負耒:扛著農具,指從事農耕。滕民:滕國的百姓,這里可能用滕文公行仁政的典故,指甘愿過普通生活。
斑衣:古代孝子穿的五彩衣,這里指兒子的服飾。雙旌:唐代節度領刺史者出行的儀仗,借指高官。
皇華:指皇帝的使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在葛夫人或其家人在政治上有一定作為之后創作。當時可能政治上存在一些人事任命等方面的爭議,葛夫人敢于表達自己的意見。詩人可能與葛夫人有一定的交往,對其事跡有所了解和敬佩,在其去世后創作此詩以作挽歌。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葛夫人剛正不阿的政治品格和家庭的榮耀。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通過多個典故展現葛夫人的生平事跡和形象。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廣泛影響,但對于研究當時的政治文化和人物事跡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潮滿溝塍稻滿田,暑天不雨自豐年。海商有貨官無擾,游子爭來就一廛。卷碇初來海客船,脫身鯨浪見吳天。千帆總約秋風至,應助關征額外錢。
杯中有物由天運,產在家人何必問。園公苦乏杖頭錢,取醉時賒裴姥醞。
而翁吾榜秀,不見久云亡。賢嗣新宮幕,名門復發光。歷言維老母,八帙在高堂。衣錦歸榮壽,何如公壽章。
檐前涼雨過,燈下落花頻。萬古無窮事,三更不寐人。秋光成一片,老景自相親。寂寞消難得,平分與隔鄰。
五嶺仙靈宅,霞蹤昔此留。青騾迷碧海,玉舄下丹丘。絕壑紛瑤草,飛泉帶藻旒。探杯猶粵井,拾翠有靈洲。脩褉遺前事,簪萸偶勝流。莓苔幾蠟屐,身世一虛舟。花沒劉王塢,鐘寒趙尉樓。頹齡須大藥,暇日恣冥搜。結桂成延佇,班荊共倡酬。阜鄉知不遠,云外更相求。
白社負幽期,青山寄空宅。偶攜林中友,重臥巖下石。云歸忽閉關,月出更留客。不著塵夢還,潺湲響終夕。
獨聽鐘聲坐夜闌,袈裟何處問豐干。浮云忽滅心燈在,一樹梅花月影寒。
自君之出矣,瑤瑟塵滿柱。思君如回風,旋轉無定處。
滿城風雨夜收燈,草色階前看漸增。三載病軀才入市,一時詩興敢題棚。繞門水可容舟泊,負郭山須借屐登。燕九有名何必問,匏翁詩向薊門曾。
散盡浮軍換鐵緡,香煙何處不氤氳。蘇郎非是諛人者,今日真成說古人。
護書如護兒,救燎如救饑。可笑亦可憐,似高還似癡。為此陽冰篆,法傳丞相斯。長楸蹙騏驥,快劍斫蛟螭。瑚璉祖廟器,袞冕巖廊姿。夜光含圭角,春水變華滋。觀物獨寫妙,苦心人得知。入石疑無筆,妙處君獨窺。廬陵千載人,嘆此尤崛奇。一旦隨灰燼,世疑嶧山肥。成壞固有數,惜哉徒爾為。永成吾不預,既壞那可追。當其將壞閒,萬一神護持。一物尚不忍,其馀可類推。乃知放麑翁,仁心不吾欺。
七路關山險,藩侯清嘯邊。翠屏開大漠,丹嶂夾高天。一腋狐裘助,三杯劍術傳。同心兔絲草,歲晚更纏綿。
載地浮天浩莫窮,氣營樓閣聳虛空。道人妙得觀瀾術,萬里滄溟碧眼中。
空宵樓外風兼雨,侵曉微晴。侵曉微晴,隱隱東鄰閒覺、賣花聲。沈深枕上三年事,點點分明。點點分明,愁損雙蛾夢里、聽春鶯。
燈火光元夕,歌呼亦盡歡。欣聞雪霏白,愁失荔垂丹。老酒蓮花曲,甜魚藿葉槃。萬金書若到,便可解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