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二十七首 其二十六
蟋蟀消歸秋壑,
鸚?生受思陵。
幾隊吟蟲語鳥,
一抔秋州冬青。
蟋蟀消歸秋壑,
鸚?生受思陵。
幾隊吟蟲語鳥,
一抔秋州冬青。
蟋蟀的鳴聲消逝在秋天的山谷中,鸚鵡長久承受著思陵的哀傷。幾隊能吟叫的蟲子和會說話的鳥兒,面對的只是一抔秋州的冬青樹。
蟋蟀:常象征秋意、時光流逝。
歸秋壑:指蟋蟀鳴聲消失于秋谷,寓意秋意漸濃、生命消逝。
鸚?(此處可能原文有誤,推測為鸚鵡):一種能學人說話的鳥類。
思陵:宋高宗趙構的陵墓。生受思陵,可能指鸚鵡也似帶著對思陵的哀思。
吟蟲語鳥:指蟋蟀、鸚鵡等能發出聲音的蟲鳥。
一抔:一捧。
秋州冬青:秋天州地上的冬青樹,冬青在詩詞中常帶有一種滄桑、永恒之感,此處或暗示歷史的變遷。
由于不清楚作者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朝代更迭、歷史變遷時期。詩人可能目睹了朝代的興衰,看到昔日繁華不再,只剩下荒涼的景象,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對歷史變遷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歷史興衰。其突出特點是通過選取具有象征意義的意象,營造出濃厚的歷史滄桑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知其具體地位,但此類詠史詩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思考和感悟。
此大樓閣,無住無去。
此樓閣門,無開無閉。
作者同歸,不勞彈指。
竹癖難憑俗眼看,琴書靜對翠光寒。
秋聲鳴屋風初度,夜影翻床月半殘。
天乞幽人供嗜好,日呼稚子報平安。
窗前幸有閑田地,分我云梢四五竿。
孔雀朝飛桂樹森,
鬼門關側日華沈。
輞輿偶憩看銅柱,
太息伏波戰伐深。
腐腸伐性日悠悠,不死天還貸十秋。若問舊時病痕跡,孤兒酸淚在心頭。
忍辱為仙理自深,病中英氣未銷沈。也知來日終成累,留取冤禽一寸心。
師友勤過百尺樓,憐才恩意總難酬。文章若果能憎命,藥裹關身是自由。
每從虛幌辨朝暉,亦有花光靄更微。白氎匡床秋不到,看人日日換裳衣。
身似長亭不自驚,雷車輥夢滿秋城。漫漫已分甘長夜,誰料晨雞亦五更。
詩讖微疑說有因,泊園安穩蛻吟身。病中不敢吞聲哭,生滅從知臂屈伸。
文章拋盡愛功名,忽憶衡州語暗驚。病里管城先見訪,又疑食肉斷今生。
風消云縷。一碧無今古。欲壞上元天不許。晴了晚來些雨。
莫言冷落山家。山翁本厭繁華。試問蓮燈千炬,何如月上梅花。
秦蕭舊侶,楚佩馀情,一枕蕣華夢覺。
前蹤好在,令節依然,枉說茜窗人約。
裊釵符、續命無憑,魂消幽蘭半萼。
采艾吟心,怨入離披汀蒻。
想像庭扉掩處,淚點湘筠,尚棲仙魄。
花源棹艤,橘社書傳,忍問墜蛛塵幕。
盡相看、露井銀瓶,誰摘梅黃勸酌。
步倩影、月夜歸來,三芝欄角。
載酒陶春久不歸,將花判斷定忘疲。尋芳便作而今計,莫待他年子滿枝。
命友登山共寄情,亦逢佳處便班荊。有時便取琴雙瑣,寫出蒼髯夜半聲。
蕭閒谷飲更巖棲,應笑癡人簿領迷。萬頃青油行省舫,嫩黃輕拂柳條低。
川原紅綠遠交加,春物關心夢到家。體骨素輕惟燕子,面皮最好是桃花。
榮槁如環浪自循,一筇雙屐伴行春。溪翁野老來爭席,不識蓬山第一人。
蓬蒿短徑月初乾,道左壺漿候夜闌。飛舄云留雙影駐,揮毫霞染九光寒。
干旄莫惜行春至,夜竹還宜卜晝看。老圃但知歌擊壤,陽春白雪和應難。
飆輪來自白云隈,地主慚非單道開。載燧騶聲驚□鳥,披帷屐齒破深苔。
燈前此夕凌云筆,月下連宵禮斗臺。莫負平原期十日,何時投轄再銜杯。
英雄爭逐鹿,百金買寶刀。
賢者貴自守,一笑甘蓬蒿。
所以管幼安,立志脫塵囂。
子魚非吾友,謝絕揮金交。
斗祿原不屑,況肯臣孫曹。
濯足滄浪水,歸來白發搔。
荒祠何年建,再拜仰清高。
感嘆不能去,葉落風蕭蕭。
篷背雨瀟瀟,并入江流響。
夜久覺船移,知有春潮上。
仙子飄飄何處來,金丹滿把彩霞開。
病軀何補人間世,玄牝徒勞柱下才。
天上碧桃君有種,杯中綠酒我無猜。
了知四大都歸幻,為汝狂歌嘯鳳臺。
紫燕桃花舞并旋,
高臺輕骨響連錢。
人間不少關山恨,
絕跡依風也可憐。
少日詞場偶一鳴,賦成銅爵有人驚。
彈琴自笑嵇中散,餐玉心嗤王外兵。
未肯鴻冥游廣莫,頗思鳳舉入承明。
誰知流浪終如此,愧汝輕裘棘下生。
圜峰聳于前,
鳴泉繞其背。
若使畫成圖,
誰云非傅會。
椒房懿德慶源同,
環佩雍容冠六宮。
妝罷朝元無一事,
關雎詩詠二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