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學士重陽雪中見招不赴前后十六首 其二
萸房覓得惜其陳,擬學宗王問鬼神。
不放黃花資獻壽,故飛白雪惱留賓。
一身抱病蹣跚苦,萬里思親況味辛。
正是悲秋增感慨,詩翁摛藻與為春。
萸房覓得惜其陳,擬學宗王問鬼神。
不放黃花資獻壽,故飛白雪惱留賓。
一身抱病蹣跚苦,萬里思親況味辛。
正是悲秋增感慨,詩翁摛藻與為春。
找到茱萸卻可惜它已陳舊,打算效仿宗王去問鬼神之事。不讓菊花用于祝壽,所以飄下白雪來困擾挽留賓客。我一人抱病走路艱難,萬里之外思念親人,滋味辛酸。正處在悲秋時節增添感慨,詩人揮筆作詩帶來了春意。
萸房:指茱萸。
宗王:指古代宗室封王者。
黃花:指菊花。
蹣跚:走路緩慢、不穩的樣子。
摛藻:鋪陳辭藻,指作詩。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此詩創作于重陽時節,當時詩人抱病在身,無法赴約,在悲秋的氛圍中思念親人,恰逢詩友相招并作詩,詩人遂次韻回應。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重陽抱病時的悲苦與思親之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意象營造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實情感。
何準第五不足稱,黃童無雙非自名。
卑棲鸞鳳安初仕,葆練龍虎希長生。
明月高吟紫芝曲,紅塵先老白云兄。
莫辭一力走三舍,遽未能來頻寄聲。
離離赤棗墻東林,開窗下榻依墻陰。
杖藜相顧頼之子,隠幾忘言知我心。
晚契初逢一東野,清詩屢擲雙南金。
官身為米自南北,世路亡羊無古今。
夢澤草荒孤驛遠,洞庭雨入滄江深。
相思何以祝高韻,桂樹秋風吟玉琴。
中年患別多作別,早日諱窮常得窮。勿云一水四十里,衣冠塞郭何人同。
周生子病輟身出,劉子遠來今幾日。石家仲叔好少年,頗能厭俗從吾律。
魏君不獨相從早,自君之來吾卻掃。歲月磨人孰能久,反復看渠難得好。
湖陵古城風日寒,情義乃知生別難。高懷已為故人盡,交道應留后代看。
燭暗人初寂,寒生夜向深。
潛魚聚沙窟,墜鳥滑霜林。
稍作他方計,初回萬里心。
還家只有夢,更著曉寒侵。
司漏凌晨報曉簽,曈曈赫日上重簷。
良辰也應純干策,吉夢先符太卜占。
棣萼同時升紫禁,棠陰由此駐彤襜。
一杯欲助邦人禱,愿借黃堂壽斝添。
父子兼知己,扶攜共白頭。
又為千里別,未使寸心休。
鳥雀空庭曉,風霜落木秋。
近親零落盡,更覺別離愁。
近節翻多事,為家不亦難。
老成須藥力,愁絕向誰寬。
凍雨能妨夢,朝霜故作寒。
衰顏心自了,不待鏡中看。
元凱有言君盍知,借書還書皆可嗤。
家傳五載亦勤矣,吾與兩雛當共之。
吏役豈容方外駕,古人端在個中期。
聊分副本天隨子,輯綴來歸是一奇。
貧有分離苦,官無早晚宜。
又為千里別,未覺十年遲。
日與江山遠,風連草木悲。
平生劉子政,見可只論詩。
二頃田園汴泗東,春來心事幾人同。
固知短綆無深汲,又見新花發舊叢。
花氣著人渾欲醉,妍華過眼旋成空。
冷官門外無消息,與報江南春信通。
往時三呂共修途,擬上青云近玉除。
中道勒回奔電足,今年還直邇英廬。
縱談尚記華嚴夜,枉道難隨刺史車。
遣興寬為七字語,尋人聊代一行書。
樓外浮云何可攀,聊持樽酒共銷閑。
歸心欻起登臨際,春色來從想像間。
晚雪晞時見芳草,滄波盡處欠青山。
長安桃李行應好,解笑劉郎底未還。
江上雙峰一草堂,門閑心靜自清涼。
詩書發冢功名薄,麋鹿同群歲月長。
句里江山隨指顧,舌端幽眇致張皇。
莫欺九尺須眉白,解醉佳人錦瑟傍。
漢大將軍楚國材,半生倦韻浼塵埃。
徐夫人匕首安在,丁令威華表歸來。
紫府無蹤勞彷像,白云有待久裴徊。
樓標空闊天垠露,川勢從橫地紐開。
隴鳥賦成洲共永,越人歌斷櫂先回。
會招物外二三子,長嘯披襟挹快哉。
學又三年積,功收一日長。
擅場推老手,附尾續諸郎。
度鳥界晴碧,過云回夕黃。
熟知詩有驗,莫慍路無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