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易示諸兒
五經眾說郛,惟易匯眾理;道通月窟中,義蘊天根里。
嗟彼讀易者,不過混沌耳。不知先后天,圖自羲文始;爻詞彖象系,周公及孔子。
彖以括其全,爻各隨所視。三百八四爻,取象皆虛擬。其間德位時,當須判臧否。承乘兼比應,毫發難差徙。
吉兇同悔吝,佔詞辨由起。二五位居中,論正或未是;惟中能兼正,馀雖正莫比。
互卦與錯卦,旁通悟其旨。一陰復一陽,變化無涯涘。
何人執此編,一一窮原委;由淺而及深,幸勿踰前軌。
五經眾說郛,惟易匯眾理;道通月窟中,義蘊天根里。
嗟彼讀易者,不過混沌耳。不知先后天,圖自羲文始;爻詞彖象系,周公及孔子。
彖以括其全,爻各隨所視。三百八四爻,取象皆虛擬。其間德位時,當須判臧否。承乘兼比應,毫發難差徙。
吉兇同悔吝,佔詞辨由起。二五位居中,論正或未是;惟中能兼正,馀雖正莫比。
互卦與錯卦,旁通悟其旨。一陰復一陽,變化無涯涘。
何人執此編,一一窮原委;由淺而及深,幸勿踰前軌。
五經有眾多學說,只有《易經》匯聚了各種道理;它的道理通達到月窟之中,義理蘊含在天根之內。可嘆那些讀《易經》的人,不過是糊里糊涂罷了。不知道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八卦圖從伏羲、文王開始;爻辭、彖辭、象辭、系辭,是周公和孔子所作。彖辭概括整體,爻辭各有其指向。三百八十四爻,所取的意象都是虛擬的。其中的德行、位置、時機,必須判斷好壞。承、乘、比、應的關系,絲毫不能有差錯。吉兇和悔吝,要從占詞里辨別緣由。二、五兩爻位居中位,說它正可能也不一定;只有居中才能兼正,其余的即使正也比不上。互卦和錯卦,要從旁通中領悟其宗旨。一陰又一陽,變化無窮無盡。什么人拿著這本書,能一一探究其中的原委;由淺入深,希望不要逾越前人的規范。
五經:儒家的五部經典,即《詩》《書》《禮》《易》《春秋》。
郛:外城,這里引申為眾多。
月窟、天根:在《易經》中有特殊象征意義,代表事物的根源和奧秘。
混沌:形容模糊、糊涂。
先后天:指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
羲文:伏羲和周文王。
爻詞彖象系:爻辭、彖辭、象辭、系辭,是對《易經》的注解。
周公:周文王第四子。
彖:《易經》中解釋卦義的文字。
承乘比應:《易經》中爻與爻之間的關系。
臧否:好壞。
悔吝:《易經》術語,指小的悔恨和麻煩。
佔詞:占卜的言辭。
二五:《易經》中第二爻和第五爻。
互卦、錯卦:《易經》中的卦象變化方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來看,詩人應是一位對《易經》有深入研究的學者,他創作此詩可能是為了教導自己的子女如何正確研讀《易經》,傳承《易經》文化。當時社會可能對傳統文化尤其是《易經》的研究有一定氛圍,詩人希望子女能在這方面有所建樹。
這首詩主旨是教導子女研讀《易經》,突出特點是對《易經》的知識講解細致全面。在文學史上雖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從文化傳承角度看,體現了古人對經典文化的重視和傳承意識。
萬乘親耕舉盛儀,東都晴日正舒遲。農分野色隨金耒,樂亂春聲動彩旗。扈蹕幸叨沾鎬燕,紀成誰可續豳詩。主張稼穡艱難意,天賜豐年定有期。
客子行吟徑路幽,一聲啄木綠陰稠。芙蓉倒映空江色,危立溪頭幾點鷗。
十二回廊月正明,菩提相見悟三生。法云真際醒塵眼,寶樹清陰慰客情。一壑泉鳴驚卓錫,半天風下質飛旌。金繩夢想開迷境,此日相從憩化城。
長房自貴解飛翻,五色云中獨閉門。看卻桑田欲成海,不知還往幾人存。
道念精誠聞已久,皆昌宿生因。何日相陪愿結鄰。挑剔出迷津。自在逍遙隨分過,兀兀養天真。火里蓮開日轉新。永永占長春。
冠佩則兆,吾弗敢知。吾所知者,吉兇異儀。或兆或否,偶邪非偶。大哉禮云,臣子常守。
半空如墨半空明,亂灑斜飄卻又晴。細柳墻邊飛拂拂,隨風不住帶蟬鳴。
曉來寒角,吹起愁相觸。亂云黯淡江渚,疏柳雙鴉宿。錦瑟銀屏何處,花霧翻香曲。柔紅嬌綠。魂銷往夢,羞向孤梅說幽獨。燕支曾印素袂,絳艷收殘馥。頻問訊,道新來悶損纖腰束。多謝芳心惓戀,羅結文鴛蹴。前歡誰卜。云箋封蠟,就寄相思恨盈掬。
蕭郎三十文采殊,錦霞暖矗青珊瑚。酒來獨對公榮飲,詩成笑遣王奎書。黑風捲云慘饑虎,黃葉打頭騎蹇驢。明日山中徑歸去,梅花夜月情何如。
唱徹陽關酒未闌,渭城朝雨別籬難。三山春色多于柳,總在王維畫里看。
桂輪香滿。送寒色、輕風剪剪。又還是、幽窗人靜,梅影參差初轉。念少年孤負芳音,多時不見文君面。漫快瀉瓊舟,濃熏寶鴨,終是心情差懶。謾就枕,渾無寐,□聽徹、天邊飛雁。閑愁消萬縷,如何消遣。繡衾□憶鴛鴦暖。細思量、遍倚屏山,挑盡琴心,誰識相思怨。休文瘦損,陡覺頻移帶眼。
不辭行路遠,訪舊到吳門。健步登臨愜,知心道誼存。風回林影動,雨霽澗聲喧。更覓棲禪老,三生石上論。
如夢芳華攬鏡空。星星鬢影暗雙瞳。情天幻網恩成怨,雪爪鴻泥西復東。肥瘦綠,淺深紅。捲簾又是海棠風。年來心事徵爻卦,一點玄機燕語中。
雙雀睡方濃,桃花笑暖風。休驚春夢斷,長在綵云中。花鳥最娛人,良工筆更真。雙棲無限思,長占一枝春。
誰使權奸釀禍深,末流無復救危枰。君臣霄壤難同死,社稷丘墟可再生。叔寶井中空大辱,魯連海上特虛名。一家骨肉俱魚腹,留得丹心萬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