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學士重陽雪中見招不赴前后十六首 其七
凌霜高潔試敷陳,采采通靈可養神。
流水尚能延壽考,落英端可薦尸賓。
千株蕪沒堪嗟詠,一束蒙茸弗忌辛。
愿學楚人栽九畹,重陽已過待來春。
凌霜高潔試敷陳,采采通靈可養神。
流水尚能延壽考,落英端可薦尸賓。
千株蕪沒堪嗟詠,一束蒙茸弗忌辛。
愿學楚人栽九畹,重陽已過待來春。
在霜雪中高潔的它值得細細訴說,采摘它的花朵能通靈性還可養神。流水都能讓人長壽,那落花也能用來祭祀賓客。千株的它被荒草埋沒令人嗟嘆歌詠,一小束毛茸茸的它也不懼辛辣。我愿學楚人栽種大片香草,重陽已過就等到來年春天。
敷陳:鋪敘、陳述。
采采:茂盛的樣子,這里指采摘。
靈:靈性。
壽考:長壽。
落英:落花。
端:確實。
薦:祭祀、進獻。
尸賓:古代祭祀時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蕪沒:被雜草埋沒。
蒙茸:蓬松、雜亂的樣子。
忌:害怕。
九畹:泛指大片的香草地,出自屈原《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重陽已過待來春”推測,可能創作于重陽之后的秋冬時節。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平靜,詩人可能因看到自然景象有所感觸,借詩表達自己對高潔品質的向往和對美好事物的期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高潔品質的崇尚和追求,突出特點是運用意象和典故來抒情表意。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文學素養。
往歲出家不念家,此行常念在天涯。云霄巳謝螢囊憤,風木徒興鳥哺嗟。侵冷女紅愁夜色,及時庭訓虛年華。竹敲夢斷崤陵遠,徒倚空齋日半斜。
園林逃暑一閒過,竹里驚呼問小坡??妥晕仗m來澤國,誰從結佩絢云窠。不辭引滿黃鵝杓,難和流徵白雪歌。卻羨卿狂誰得似,卿今曾數粵山多。
我即是東方朔,王母蟠桃手曾摘。三千年開花結實不為遲,銀箭壺中方一刻。黃金白玉夢境迷,世間那有偷桃客。
春邊忽憶暮楓姿,強向寒霜樹一旗。為上秋山心已老,山腰半到敢淩遲。
避世潛山野,輸君隱市朝。行年今欲老,太樸未全消。竹屋觀晴嶂,茶鐺煮午潮。獻芹心正切,未得友魚樵。
梅山未到未教休,到得梅山始欲愁。知道望鄉看不見,也須一步一回頭。
儒生無分上淩煙,出水清姿頗自憐。他日倘求遺逸像,江南莫忘李龜年。
危梯飛構上云端,氣象雄深勢屹蟠。萬里乾坤雙望眼,千年城郭一憑闌。銷磨丹雘風霜老,凌厲青冥星斗寒。日暮無窮懷古意,殘碑字字拂苔看。
道不分年少,朝聞夕可亡。講精文徹梵,吟好句諧唐。托質思他界,遺骸厭此方。臺宗舊游在,名共白云香。
遠似煙霏近又空,非明非夜兩朦朧。一天清露洗難退,幾樹暗云遮不窮。畫角樓臺濃淡里,殘燈院落有無中。蒼茫半逐雞聲散,又被朝陽染作紅。
夢里猶聞殿下宣,莊生蝴蝶正翩翩。詞臣識得君王意,有作應須進一篇。
清閟閣中倪處士,硬黃繭紙舊題詩。恰似仙人掌中露,消得文園病渴時。
醒者猶可睡,睡者猶可醒。嗟爾兩難者,一夜若為情。沈沈如寒鐵,鰥鰥到天明。
愁邊得句口能占,荼蓼親嘗味轉甜。風挾塵沙欺病目,雷驅山雨撲窮檐。秋來倍覺丹心壯,老去頻看白發添。喜決天池無限水,不令轍鮒一毫沾。
鼠臘要非玉,篪聲偶先塤。窮通一生事,早晚焉足論。行行欲何之,闊步登金門。有意韓淮陰,報讎如報恩。西風曉飛霜,獵獵吹征袍。丁寧顧婢語,肯效兒女曹。舉鞭問長安,詩海今誰豪。我欲從之游,痛飲歌離騷。文章我家勃,人喚腹為藁。隨行載中書,所至得揮掃。新詩如秋月,皎皎清更好?;葸B有佳夢,池塘遍春草。梅花破朝寒,似欲壯行色。骎骎小驪駒,回首便數驛。一鶚在云路,鷙鳥空累百。從令馬賓王,不是新豐客。君子贈以言,古人重相送。大梁在何許,我心欲飛動。兄才如青錢,萬選仍萬中。行矣喜冬晴,北方地多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