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黃巖趙郎中二首 其一
朱公徒弟丘公婿,標致雖高氣宇和。
心向奏篇尤暴白,發因時事欲蒼皤。
訃傳淮甸邊情惜,路出蕭山巷祭多。
最長郎君師友盛,我知墓碣有人磨。
朱公徒弟丘公婿,標致雖高氣宇和。
心向奏篇尤暴白,發因時事欲蒼皤。
訃傳淮甸邊情惜,路出蕭山巷祭多。
最長郎君師友盛,我知墓碣有人磨。
您是朱公的徒弟、丘公的女婿,風度氣質雖高但氣宇溫和。您在奏篇里表達心意尤其坦誠直白,頭發因為時事操勞而變得花白。訃告傳到淮甸,邊境之人都為之惋惜,靈柩路過蕭山時街巷祭祀眾多。您最年長的兒子師友眾多,我知道會有人為您打磨墓碣撰寫碑文。
朱公、丘公:具體所指需結合當時當地情況,可能是當時有名望之人。
標致:風度、外貌。
暴白:坦率表白。
蒼皤(pó):頭發花白。
訃(fù):報喪的通知。
淮甸:淮河流域。
巷祭:在街巷中進行祭祀。
墓碣:圓頂的墓碑。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明確。推測應是趙郎中去世后,作者聽聞消息,有感而發寫下此詩以悼念。當時可能處于社會有一定動蕩或事務繁雜時期,趙郎中為時事操勞,其去世引起眾人關注和惋惜。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黃巖趙郎中,突出其高尚品格和為時事的付出,展現他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的人情世故和對賢能之人的敬重。
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后江天曉。
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
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綠樹歸鶯,雕梁別燕。春光一去如流電。
當歌對酒莫沈吟,人生有限情無限。
弱袂縈春,修蛾寫怨。秦箏寶柱頻移雁。
尊中綠醑意中人,花朝月夜長相見。
霞散綺,月沈鉤。簾卷未央樓。夜涼河漢截天流。宮闕鎖清秋。
瑤階曙。金盤露。鳳髓香和煙霧。三千珠翠擁宸游。水殿按《涼州》。
素藕抽條未放蓮。晚蠶將繭不成眠。
若比相思如亂絮。何異。兩心俱被暗絲牽。
暫覺欲歸還是恨。莫問。有情誰信道無緣。
有似中秋云外月。皎潔。不團圓待幾時圓。
雪籠瓊苑梅花瘦。外院重扉聯寶獸。
海月新生。上得高樓無奈情。
簾波不動凝釭小。今夜夜長爭得曉。
欲夢高唐。只恐覺來添斷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把酒花前欲問天。春來秋去苦茫然。
風雨滿枝花滿地。何事。卻教纖草占流年。
試把鈿箏重促柱。無緒。酒闌清淚滴朱弦。
賴有玉人相顧好。輕笑。卻疑春色在嬋娟。
香鈿寶珥。拂菱花如水。學妝皆道稱時宜,粉色有、天然春意。
蜀彩衣長勝未起??v亂云垂地。
都城池苑夸桃李。問東風何似。
不須回扇障清歌,唇一點、小于珠子。
正是殘英和月墜。寄此情千里。
麗日千門,紫煙雙闕,瓊林又報春回。殿閣風微,當時去燕還來。
五侯池館頻開。探芳菲、走馬天街。重簾人語,轔轔繡軒,遠近輕雷。
雕觴霞滟,翠幕云飛,楚腰舞柳,宮面妝梅。金猊夜暖、羅衣暗裛香煤。
洞府人歸,放笙歌、燈火樓臺。下蓬萊。猶有花上月,清影徘徊。
天然不比花含粉。約月眉黃春色嫩。
小橋低映欲迷人,閑倚東風無奈困。
煙姿最與章臺近。冉冉千絲誰結恨。
狂鶯來往戀芳陰,不道風流真能盡。
綠凈無痕,過曉霽清苕,鏡里游人。紅柱巧,彩船穩,當筵主、秘館詞臣。吳娃勸飲韓娥唱,競艷容、左右皆春。學為行雨,傍畫槳,從教水濺羅裙。
溪煙混月黃昏。漸樓臺上下,火影星分。飛檻倚,斗牛近,響簫鼓、遠破重云。歸軒未至千家待,掩半妝、翠箔朱門。衣香拂面,扶醉卸簪花,滿袖馀煴。
雨過回廊,圓荷嫩綠新抽。越女輕盈,畫橈穩泛蘭舟。芳容艷粉,紅香透、脈脈嬌羞。菱歌隱隱漸遙,依約回眸。
堤上郎心,波間妝影遲留。不覺歸時,淡天碧襯蟾鉤。風蟬噪晚,馀霞際、幾點沙鷗。漁笛、不道有人,獨倚危樓。
鎮日無心掃黛眉。臨行愁見理征衣。尊前只恐傷郎意,閣淚汪汪不敢垂。
停寶馬,捧瑤卮。相斟相勸忍分離。不如飲待奴先醉,圖得不知郎去時。
珠闕五云仙子。未省有誰能似。百媚算應天乞與,凈飾艷妝俱美。若取次芳華皆可意。何處比桃李。
蜀被錦紋鋪水。不放彩鴛雙戲。樂事也知存后會,爭奈眼前心里。綠皺小池紅疊砌?;ㄍ鈻|風起。
宴亭永晝喧簫鼓。倚青空、畫闌紅柱。玉瑩紫微人,藹和氣、春融日煦。
故宮池館更樓臺,約風月、今宵何處。湖水動鮮衣,競拾翠、湖邊路。
落花蕩漾愁空樹。曉山靜、數聲杜宇。天意送芳菲,正黯淡、疏煙逗雨。
新歡寧似舊歡長,此會散、幾時還聚。試為挹飛云,問解寄、相思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