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七姬權厝志后
魏公席卷弁山來,赤龍船燒心膽灰。飛炮忽碎丞相首,滎陽左丞何為哉。
七姬自是良家子,倉皇兵入姑蘇里。君受國恩應自理,妾受君恩尚何俟。
一者先行余盡起,徘徊攬帨今生已。此時貴主知安在,此際焚骸淚如水。
西門掩襲又潛奔,東城藁葬誰重徙。巾幗由來愧丈夫,終隨降將擲戈殳。
齊云樓下通天火,玉殞蘭摧恨不殊。鐘繇之書埋百年,摩挲一再重惘然。
吁嗟乎,廟無觚棱冢無突,上虞孝,溧陽貞,后先永永銘堅石。
魏公席卷弁山來,赤龍船燒心膽灰。飛炮忽碎丞相首,滎陽左丞何為哉。
七姬自是良家子,倉皇兵入姑蘇里。君受國恩應自理,妾受君恩尚何俟。
一者先行余盡起,徘徊攬帨今生已。此時貴主知安在,此際焚骸淚如水。
西門掩襲又潛奔,東城藁葬誰重徙。巾幗由來愧丈夫,終隨降將擲戈殳。
齊云樓下通天火,玉殞蘭摧恨不殊。鐘繇之書埋百年,摩挲一再重惘然。
吁嗟乎,廟無觚棱冢無突,上虞孝,溧陽貞,后先永永銘堅石。
張士誠勢力如席卷般從弁山而來,戰船被燒令人膽戰心驚。飛炮突然擊碎丞相頭顱,滎陽左丞又能有何作為。七姬本是良家女子,慌亂中敵軍攻入姑蘇城。夫君受國恩自當有操守,妾受夫君恩又何必再猶豫。一人先死其余相繼赴死,徘徊整理佩巾此生已了。此時貴主不知在何處,此刻看著焚骸淚水如泉涌。西門被偷襲后又偷偷奔逃,東城草草埋葬又有誰會重新遷葬。女子向來讓男子感到羞愧,可最終還是有將領投降棄兵器。齊云樓下燃起通天大火,佳人香消玉殞遺憾相同。鐘繇所書的碑石埋了百年,撫摸再三心中滿是悵惘。唉,廟宇沒了棱角墳墓沒了突起,上虞的孝女,溧陽的貞婦,她們的事跡永遠銘刻在堅石上。
魏公:指張士誠,他曾稱吳王,后被朱元璋擊敗。
弁山:在浙江湖州。
赤龍船:戰船。
丞相:指張士誠的丞相。
滎陽左丞:未詳何人。
權厝:暫時安葬。
帨:佩巾。
觚棱:殿堂屋角的瓦脊。
突:墳頭。
此詩創作于元末明初的動蕩時期。張士誠割據一方,后被朱元璋所滅。七姬是張士誠部將潘元紹的妾室,在城破前,潘元紹讓七姬自盡。作者目睹這段歷史,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七姬的忠貞氣節,批判降將的懦弱。其突出特點是敘事清晰,情感強烈,以史入詩。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元末社會的動蕩和人們對氣節的重視。
落日隱歸樵,回峰騁望遙。
平波云影靜,素練晚煙飄。
春氣驚先入,年華果易消。
溪梅無意緒,綠潤上新條。
老我行骸似病梅,慰來三徑長荒苔。一年一度勞存問,正是行人萬里回。
君詩乃在瀟湘洞庭間,啼殘竹魄凋蘭顏。乞歸一勺楚江水,手洗芙蓉不自閑。
此硯從君共往還,此池流水日潺湲。海南遺字老風雨,誰念畸人閱歷艱。
高莫高于鴉咋山,遠莫遠于鬼門關。天令絕域顯文字,銅柱細剔苔花斑。
壺笙蘆管盡收拾,記成《赤雅》誰能刪。藍胡二月歌群蠻,亸娘妙舞搖花鬘。
鴝之鵒之雙活眼,見君手畫蛾眉彎。歸來抱琴死忠義,片石寂寞留人寰。
招君魂兮渺渺,石有淚兮潸潸,云車霧駕安能攀。
天風颯颯夜泉起,明福洞邊聞佩環。
黯黯同云雨腳纖,正宜高閣滌新炎。
忽驚天上雷霆迅,遂使人間聚散兼。
談虎每憐色獨變,畫蛇偏恨足多添。
賜環應見皇恩重,試聽啼烏午夜占。
問俗殊方竟未厭,
忽教放索轉丹襜。
天南水起山窮處,
瑯嶠云從馬首瞻。
雪山修道六年成,云滿長空雪滿庭。便向個中登覺地,何須臘月待明星。
玉界瓊田萬頃平,一年光景一番新。苑中又見梅花發,信手拈來總是春。
千嶂崔嵬雪里看,東風一夜捲馀寒。巖前溜玉知多少,漲起西江十八灘。
老去方知行路難,此心正要覓人安。室中半偈如聞得,便作當年立雪看。
滿天風雨夜蕭蕭,
愁坐空床嘆寂寥。
一卷離騷三致意,
幽魂渺渺莫能招!
海天云氣入微茫,
遙認潮頭數點檣。
眼界只消如許闊,
不知何處是東洋。
曲江江勢舊回腸,況復秋心對夕陽。
林氣帶霜猶隱郭,水痕侵岸欲平檣。
紅蘭解作依人笑,紫桂重飄故國香。
差幸此邦還有歲,未勞陰雨念南荒。
茂學本工文,清辭每出群。
雖稱有奇節,未覺副高聞。
錦字常懸壁,朱樓喜夢云。
所輸老杜者,一飯不忘君。
一枝橫出小橋東,
凡木旁邊迥不同。
未肯臨風吐香粉,
先將蓓蕾試輕紅。
我濟富山水,人稱名士鄉。兩生俱俊杰,吾道豈荒涼。
紫禁煙花地,青云翰墨場。應須得高步,書札報滄浪。
老病東山客,青春意?然。祗因愁不去,翻與醉相牽。
草檄懷公干,登樓憶仲宣。幾時蓮葉里,重放北湖船。
萬戶千門仍舊俗,聲聲搗米度殘年。
粘糕入譜時翻樣,幻虎新摶貌自全。
竟體白描非僅額,兩趺蹲坐儼深拳。
品分棗栗諸羞外,形出熊羆百獸先。
信手拈來真活潑,隨心戲弄異雕鐫。
點胭一樣斑斕色,嵌豆雙眸閃爍圓。
出柙直疑輕啟罩,負嵎堪笑滿登筵。
蓬蓬氣上初蒸透,逐逐裝成亦宛然。
綽有須眉能鎮惡,雖無骨格也清堅。
承盤共樂鄉風古,得句偏疑僻字傳。
靜對懸門同色相,驚看畫壁證因緣。
優游卒歲添佳制,薦祖祀神禮告虔。
山色空濛里,風寒古木號。云遮殘嶺斷,石激怒泉高。到此心如寄,直教影亦韜。間居何所事,終日讀《離騷》。
久已名心淡,思歸不自今。轉因棄簪組,始得遂山林。風急秋砧碎,天陰戍鼓沈。軒愁眠不得,枕上自長吟。
阡陌東西山北南,半生常帶散人銜。
何曾云夢芥八九,一任狙公芧四三。
閤上大夫投欲死,甕間吏部寢方酣。
可憐子駿無家法,下見先人面有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