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師魏國史公挽歌詞五首 其五
壟干勞久戍,大將未班師。
抗議回天意,忘身為圣時。
人心崄莫測,時事遠難知。
汗簡方傳信,孤生欲語誰。
壟干勞久戍,大將未班師。
抗議回天意,忘身為圣時。
人心崄莫測,時事遠難知。
汗簡方傳信,孤生欲語誰。
壟干之地長期駐守辛勞,大將尚未凱旋回師。直言進諫改變天意,不顧自身為圣明時代。人心險惡難以揣測,時事變化難以預知。史書剛記載他的事跡,我這孤臣還能向誰傾訴。
壟干:古地名,宋時邊地要沖,今寧夏固原一帶。
班師:指軍隊凱旋。
抗議:直言進諫,與今“反對意見”義不同。
汗簡:即汗青,古代用火烤竹簡以去濕防蛀,后代指史書。
孤生:孤獨的生者,此處或為詩人自指。
此詩為南宋詩人哀悼史浩(封魏國公,官至太師)而作。史浩是南宋重要政治家,主和但亦有護正之譽。詩中“大將未班師”或暗指當時邊事未寧,“抗議回天”應指其直言進諫之舉。創作于史浩去世后,詩人以挽歌追思其功績,兼嘆時局與自身孤獨。
全詩緊扣“挽”字,前半贊史公忠勇,后半嘆時事人心,將個人追思與歷史評價、現實感慨融合,既顯逝者功績,又寄寓詩人對時代的深刻思考,是挽詩中“以史證情”的典型之作。
萬艘風集潞河陰,同是臣民拱極心。人望京華依北斗,津通析木貢南金。峰房井井吹煙突,龍舳年年逗石林。我亦荷君慚肉食,為言國計轉愁深。
何事年年別藁砧,東風庭院獨沉唫。落花飛絮午愁寂,燕語鶯啼春色深。晝錦莫停桑下節,冰清休拾路傍金。相思相見知何日,且傍花前看玉簪。
欲行欲行,顧子行行。慣與子親,子作吾仆。
一回別后一回老。別離易得相逢少。莫問故園花。長安君是家。短亭秋日晚。草色隨人遠。欲醉又還醒。江樓暮角聲。
吾慕高夔府,風流漢長卿。新詩裁錦字,麗賦擲金聲。早謝人間事,幽通物外情。相違動旬月,何日見黃生。
七過褒城驛,回回各為情。八年身世夢,一種水風聲。尋覓詩章在,思量歲月驚。更悲西塞別,終夜繞池行。
病來慵約束,舒散快心靈。客到頻題字,童關漸解經。小池過雨碧,砌草閉門青。為惜春朝去,移花插膽瓶。
廬陽客舍雨疏疏,盡日無人問索居。睡起小窗閑吮墨,滿庭柿葉落花初。
村落樹陰陰。葉底鳴禽。人家隱見夕陽沈。兩道虹梁溪上跨,秋在園林。詩客鎮相尋。水復山深。豪懷猶未倦登臨。可有樵風徐引去,臥聽泉琴。
入谷復出谷,我行咸水河。白日寒悄悄,病樹猶婆娑。生存競枝葉,人老當如何。高原無定形,縐疊如濤波。洪荒一片土,風日能消磨。遙峰匿光影,薄暮愁山阿。時艱付悠繆,行役懷坎軻。觸感適然止,慮遠傷心多。君聽牧羊兒,高唱伊涼歌。
十二闌干曲曲行,一般調笑各含情。不知今夜樓頭月,卻傍誰家分外明。
一念得心,頓超三界。得無所得,貪瞋爛壞。野草閒花滿地愁,將軍戰馬今何在。
颯颯秋風吹錦樹,砧聲不斷思綿綿。玉人一別十年久,青鳥不來雙眼穿。繡被夜寒桐葉雨,銀屏霜冷菊花天。滿前景物俱無賴,斷送離愁到酒邊。
短榻橫清暇,南山過雨痕。薰風生草末,積水浸云根。蕙思虛瑤瑟,菱歌近酒樽。但知真樂在,相憶復誰言。
樽前休話人生事。人生只合樽前醉。金盞大如船。江城風雪天。綺窗燈自語。一夜芭蕉雨。玉漏為誰長。枕衾殘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