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于諫議挽詞二首 其一
西蜀文章老,中朝侍從臣。
諫垣風烈在,書殿寵光新。
宣室虛前席,清漳嘆病身。
致君才未展,青史跡空陳。
西蜀文章老,中朝侍從臣。
諫垣風烈在,書殿寵光新。
宣室虛前席,清漳嘆病身。
致君才未展,青史跡空陳。
您是西蜀文壇的元老,也是朝中的侍從大臣。諫官官署里還留存著您剛正的風范,在集賢殿又獲得新的恩寵。曾像賈誼一樣被君主重視,卻只能在清漳河畔嘆息自己患病的身體。您輔佐君主的才能還未施展,只能在青史中留下事跡。
鮮于諫議:鮮于為姓氏,諫議是官職。
西蜀:指今四川一帶。
中朝:朝中。
諫垣:諫官官署。
書殿:指集賢殿。
宣室虛前席:用漢文帝在宣室召見賈誼,促膝長談的典故,這里表示君主對其重視。
清漳:河流名,這里可能代指詩人患病之地。
致君:輔佐君主。
青史:史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鮮于諫議可能在朝中曾有一定地位與作為,在諫官任上有良好風評,也受到君主的關注,但因病未能充分施展其輔佐君主的才能就離世了,詩人為表達對他的悼念與惋惜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鮮于諫議,高度肯定其文學成就與為官風范,突出其才能未展的遺憾。在文學上,以簡潔莊重的語言表達深沉情感,體現了挽詩的特點。
浮生學道飄零意,知命知天未覺遲。朔漠孤鴻長寂寞,炎天弱柳半紛披。無心瘦馬頻沖雪,有意名庠緩寄炊。自忖持家乏紫綬,儒衣幸得倚清池。
草木應多品,均沾雨露恩。君家培厚德,異瑞兆秋根。可愛雙花艷,寧知一萼分。合歡含細瓣,并蒂吐清芬。甘谷宜同美,東籬未許論。開時當令節,看處映芳尊。好客俱能賦,騷人亦綴文。羨茲霜下杰,種向日邊園。對景葵心在,餐英蘗味存。流傳誇眾口,華采動詞垣。
亂云碾破蒼龍璧,自言鏖戰無勍敵。一朝倒壘空壁來,似覺人馬俱辟易。我家文開如此兒,客欲造門憂水厄。酒兵先已下愁城,破睡論功如破賊。惟君盛氣敢爭衡,重看鳴鼉斗春色。
禮國之本,冠禮之始。賓升自西,維賓之位。于著于阼,維子之義。厥惟欽哉,敬以從事。
兩年孤負切云冠,已覺清羸帶眼寬。梅大十圍應自白,葵長一丈為誰丹。劍如可借朱槐里,股不能箕管幼安。時止時行熊掌在,百年分付史臣看。
萬里看云捧日馀,陳情三疏紫宸居。賜歸喜乃秋花晚,上壽欣逢春酒初。午夢遙知懸魏闕,晴游時儗奉潘輿。王侯鐘鼎應難并,況復掖垣多諫書。
五百精丁任指揮,可憐師出未曾歸。葡萄那抵沙場淚,臘雪空翻土寨旗。反日難將戈作枕,斷頭猶記血為衣。九原結伴知誰是,燕子窩前黃燕飛。
江上秋光更可憐,棹歌如坐鏡中天。預知百尺樓頭客,擬掃幽窗縱醉眠。
兩在他鄉見歲除,今年守歲在吾廬。小兒歡喜頻行酒,猶子平安遠寄書。陶令無心希厚祿,安仁有志賦閒居。勞生半百雖虛度,三徑猶存不負予。
菲躬承睿顧,薄德忝坤儀。乾乾遵后命,翼翼奉先規。撫俗勤雖切,還淳化尚虧。未能弘至道,何以契明祇。
昨扇猶午攜,今裳覺晨單。起來且復臥,未敢窺柴關。不知病至此,為復老使然。平生性剛燥,畏熱長喜寒。念昔忝鄉賦,踐雪詣春官。布褐背不纊,芒鞋繭且穿。長亭夜濯足,吹燈呻故編。買酒破孤悶,浩歌殷屋椽。何曾悲廩秋,山棱聳臞肩。秋風吹我髓,秋露滴我肝。我欲與秋敵,秋先令我酸。嘆息復嘆息,誰是長少年。盥漱已云畢,危坐正冠衣。攬鏡忽見我,不識我為誰。自倚身尚強,不悟年已衰。舉頭視嘉木,向人慘無姿。我欲訴渠老,渠乃懷秋悲。木悲不解飲,瑟瑟聲怨咨。我且呼曲生,細細斟酌之。我醉不知我,更知春秋為。隤照趣夕黯,孤燈啟宵明。老夫倦欲睡,似醉復如醒。寸心無寸恨,坦如江海清。秋蛩何為者,四面作怨聲。凄惻竟未已,抑揚殊不平。切切百千語,遞遞三四更。繞砌尋不得,靜坐復爭鳴。有口汝自苦,我醉不汝聽。秋曉寒可忍,秋夕永難度。青燈照書冊,兩眼如隔霧。掩卷卻孤坐,塊然與誰語。倒臥臥不得,起行行無處。屋角忽生明,山月到庭戶。似憐幽獨人,深夜約清晤。我吟月解聽,月轉我亦步。何必更讀書,且與月聯句。平生畏長夏,一念愿清秋。如何遇秋至,不喜卻成愁。書冊秋可讀,詩句秋可搜。永夜宜痛飲,曠野宜遠游。江南萬山川,一夕入寸眸。請辦雙行纏,何處無一丘。
侵晨鼓棹發三衢,南去常山百里馀。坐引清風生枕簟,閒消白日在圖書。山橋旆飏催沽酒,蘋渚舟來喚買魚。漫說宦游多勝賞,倦游今已類相如。
良夜對床宿,清晨送子行。西郊雨新霽,古道馬頻鳴。執手別時話,揮鞭獨往情。相思杳難極,鴻雁帶秋聲。
煙籠星月遞微明,曉發愁沖宿瘴行。人跡暗驚連虎跡,雞聲遙聽帶樵聲。利名未了殘更夢,南北空傷倦客情。休向關門嗟險絕,行藏吾已任浮生。
婺女織玄綃,欲作六銖衣。空山搗寒月,傳聲徹云閨。可笑綺縠女,不識砧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