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唐須竹夜話二首 其一
九春初歇雨,花屐不相期。
踏蘚亦何適,臨風久系思。
秋毫分九級,火電掣雙眉。
不與通消息,含情更待誰。
九春初歇雨,花屐不相期。
踏蘚亦何適,臨風久系思。
秋毫分九級,火電掣雙眉。
不與通消息,含情更待誰。
暮春時節雨剛停,沒約定就穿著花屐前來。踏著苔蘚不知要去哪,迎風佇立長久沉思。能像秋毫般洞察細微,目光如閃電般銳利。若不與你互通消息,這份深情又該寄托給誰呢。
九春:春季三個月為一季,共九十天,稱九春,這里指暮春。
花屐:繪飾華美的木屐。
不相期:沒有事先約定。
秋毫:鳥獸在秋天新長的細毛,比喻細微的事物。
火電:像閃電一樣的目光。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暮春時節,可能因某些事或對友人的牽掛而產生感慨,與友人唐須竹夜話前,內心已充滿思緒。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與交流渴望。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細膩的描寫展現內心世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的情感表達和創作風格。
洞天更奇闊,仙乎飛來峰。
崢磷低打頭,崔巍峭摩空。
樹蔭千障黑,僧咒一燈紅。
線天通幻界,玉乳滴玲瓏。
非秋垂白露,當暑生涼風。
何必摩崖篆,斑剝蝕苔封。
何必佞釋老,鏤石害天工。
我游亦飛來,雪泥著爪鴻。
枕石不須歸,夢入華虛中。
滿院碧桃花,半為東風瘦。
惱煞梁間燕子飛,有個人來否。
簪柳過清明,斜插憑纖手。
煙鎖樓頭翠鎖眉,薄恨濃于酒。
井邑倦炎酷,
西巖境獨清。
登樓應許豁清眸,勝日同游足解愁。野鳥小喧人靜坐,鐘聲流出碧山頭。
清涼景物出塵寰,古寺樓臺未等閑。偶倚畫欄來眺遠,江云似擁美人鬟。
眼底京都望里收,江河日夜水東流。漫云王業消磨盡,虎踞龍盤跡尚留。
圖懸掃葉寺樓中,知有高僧此隱蹤。惆悵當年蘇玉局,參禪留帶重支公。
薄霧不成雨,霽景明朝暉。
行行準芳塍,麥老豆莢肥。
傳聞竹深處,有士開禪扉。
豈惟竹徑深,水繞山亦圍。
竹深不見天,零露午未晞。
此中得延佇,日暮應忘歸。
何必定入門,妙理悟者稀。
聞道媧皇,煉石成天,浩劫幾更。任蓬萊萬丈,神風引去,平泉一片,宿酒難醒。幻出玲瓏結成衿契,數盡人間落落星。襄陽外,更疏狂似我,也要呼兄。
平生頭角崢嶸。便地老天荒許訂盟。且云根棲素,相依春燕,煙巒息影,莫吼秋鯨。惟士無田,小人有母,同此湖山眷戀情。添生面,當瀟瀟對坐,閒訴生平。
角迥含秋氣,
橋長斷洛塵。
為愛青云客,豐標儼列仙。
過從憐逆旅,談笑喜忘年。
下榻情偏劇,居囊事可傳。
來秋秣陵地,看爾奮孤騫。
除夜無可分歲,爐中燒些木榾。
臭煙沖著鼻孔,面熱忽然噴嚏。
殘年鈍悶,到此消除。
新歲佛法,從此吉利。
幽懷無處對秋陰,數疊云峰壓翠岑。安得水邊開一閣,蓮花風信滿衣襟。
炎空方喜雨初過,閒坐又憐風乍來。偶得瑞蓮傳好信,清思應到雪天梅。
魂何來此豈其仙?駕海乘風路萬千。
地下相思應更苦,天南獨客有誰憐?
馀生病尰歸猶及,窮歲幽憂死儻賢。
三島十洲粗一覽,與君恨不卅年前。
淮南王,好神仙,輕薄千歲少萬年。
水晶屏風珍珠簾,日火不生光見天。
光見天,游天衢。天衢欲登天中樞,青鸞白鳳鳴區區。
桑田滄海隙日塵,須臾變化成昔今。
成昔今,貴明達,求仙不求至仙伯。
愿乘云氣游九州,九州遠大心無憂。
一夜西風響翠條。碧紗窗外雨,長涼飆。
朝來綠漲水平橋。添清景,疏韻入芭蕉。
坐久篆煙銷。多情人去后,信音遙。
即今消瘦沈郎腰。悲秋切,虛度可人宵。
石欄斜倚面長空,貝闕蛟宮俯瞰中。
浩淼何年支楚尾,乾坤有地冠江東。
漁歌遠近歸南浦,雁侶蕭條響北風。
最是開懷吟嘯處,一身高并五峰雄。
百草皆有種,風土不可移。
甘辛與美惡,所得自適宜。
東家鮐背翁,前日乃嬰兒。
耄倪寄百年,誰可強扶持。
芳華有不實,不實未足悲。
神仙不死藥,多采南山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