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入松 午日垂虹橋嵋雪明府志伊徵君同制
風波不放旅愁閑。佳節(jié)闌刪。五絲卻系松陵棹,酒旗青、且泊前灘。
斷岸煙葵笑客,隔紗商女憑欄。
水車千槳似湘沅。昨有人看。濛濛疏雨渾無賴,小樓西、一帶云鬟。
料得石榴裙?jié)瘢l迎桃葉舟還。
風波不放旅愁閑。佳節(jié)闌刪。五絲卻系松陵棹,酒旗青、且泊前灘。
斷岸煙葵笑客,隔紗商女憑欄。
水車千槳似湘沅。昨有人看。濛濛疏雨渾無賴,小樓西、一帶云鬟。
料得石榴裙?jié)瘢l迎桃葉舟還。
旅途中風波不斷,不讓旅愁有片刻清閑,端午佳節(jié)也快過去了。五彩絲線系在松陵的船槳上,酒旗在風中飄動,暫且把船停在前灘。岸邊的煙葵好像在嘲笑旅人,隔著紗窗能看到歌女憑欄而立。水車轉(zhuǎn)動的千槳如同湘江、沅水的波浪,昨天還有人看到。濛濛細雨實在煩人,小樓西邊,那一帶山巒如美人發(fā)髻。想來那穿著石榴裙的女子衣裳已被雨淋濕,誰去迎接乘坐桃葉舟歸來的人呢?
闌刪:將盡。
五絲:即五彩絲線,端午習俗,系在手臂或船上等以求吉祥。
松陵:今江蘇吳江。
煙葵:被煙霧籠罩的向日葵。
商女:歌女。
湘沅:湘江和沅水。
云鬟:形容山巒像女子的發(fā)髻。
桃葉舟:晉王獻之曾作《桃葉歌》,后人以桃葉舟指女子所乘之舟。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詞中“午日”可知是端午時節(jié),詞人在旅途中,可能當時社會環(huán)境較為平常,詞人因旅途漂泊,在佳節(jié)時觸發(fā)了內(nèi)心的愁緒而創(chuàng)作此詞。
這首詞以旅途端午為背景,描繪了沿途的景色和詞人的心境。主旨在于抒發(fā)旅愁和對佳人的情思。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意象豐富,語言優(yōu)美。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xiàn)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創(chuàng)作技巧。
嘆五材并用,水德靈長。初泛濫,漸汪洋。轉(zhuǎn)雷經(jīng)滟滪,濺雪下瞿唐。才出險,吞漢沔,略沅湘。發(fā)源湔道,東過維揚。由有本,自無疆。遠游還故國,待渡立斜陽。山煙紫,津樹綠,客心傷。
唐室開元致太平,年年十月幸華清。當時馬上多嬌態(tài),不相驅(qū)馳蜀道行。
老杜聞子規(guī),近在東西川。猶云感時物,收淚寫幽悁。今我行塞徼,子規(guī)相后先。時夏云景晦,鳥呼搖空煙。響入樹窅窅,啼垂血濺濺。想知岐路難,不惜軀命全。千聲復萬聲,喚我歸言遄。茍非木石心,豈免腸內(nèi)煎。江南叢薄間,有花名杜鵑。開時是鳥至,相戒治春田。不歸如江水,負此今五年。風土孰云異,物情要有遷。寄巢勿浪出,祝爾還自憐。嚴程趣行邁,且復揮吾鞭。
前驅(qū)頓節(jié)息傳呼,再拜登堂坐繡鋪。一代文儒非董賈,三年足跡遍江湖。敢忘稼穡酬艱食,自有菅茅葺敝樞。莫遣粵人歌夜半,令渠欹枕憶吳歈。
游人戀山水,日晏澹忘歸。但愛云煙好,那知仆馬饑。
窺園記我分名卉,大似梁園重錦紅。自愧江淹才已盡,卻須還與主人翁。
玉管傾杯樂,春園斗草情。野花無限意,處處逐人行。
朝為楊柳色,暮作芙蓉好。春風若有情,江山相逐老。
孟子荀卿同一傳,竟將才士作輿臺。遺文五十三篇在,夏道原從附會來。
從嚴懶下傷春淚,今日愁來難作計。拚將雙淚滴成川,還只魚兒知此味。遷陵變谷無窮事,都共飆輪晨夕駛。但憐紅紫換榮枯,畢竟人生皆夢醉。
細雨曉風柔,春聲入御溝。已漂新荇沒,猶帶斷冰流。
晨征聞曉猿,客子愁欲絕。凄風響枯葦,石壁掛缺月。古驛臨水涯,隱蔽山萬疊。麟山名空存,豺虎日噬嚙。嶺外甫浹旬,風景迥爾別。佩刀猶衣衽,疇能命其掣。懷土心屢悲,遠覽意頗豁。愧無濟時術(shù),猶有紀事札。
底事羈神足,將因斷俗緣。悠然疑入定,嗒爾類逃禪。箕踞蒼松下,跏趺給樹前。但妨叉手立,偏稱曲肱眠。筏舍清江上,杯留碧海瀍。按圖游五岳,隱幾問諸天。步學邯鄲客,行嘲鹿苑仙。漫愁雙屐折,何忝一壺懸。蹇拙存吾道,驂驔記昔年。盜驪元泛駕,飛兔舊忘筌。玉笈看長往,金針待大還。吾將倩磨勒,負汝出蒼煙。
江頭竹枝青復黃,纖纖織作養(yǎng)蠶筐。乍可采桑南陌上,不愿黃金逢貴郎。
繁花煙暖,落葉風高。歲月去如流,身漸老。嘆三十年虛度,月墮雞號。痛離散人何在,云沉雁杳。浮萍斷梗,任風水、東泛西漂。萬事總無成,憂患繞。虛名何益,薄宦徒勞。得預(yù)俊游中,觀望好。謾能出驚人語,瑞錦秋濤。莫誇有如神句,鳴禽春草。干戈滿地,甚處用、儒雅風騷。援筆賦歸田,宜去早。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