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鄭郎公衛夫婦二首 其二
遺言傳屬纊,內則冠幽閨。
劉尹真長妹,黔婁處士妻。
鸞離暮年恨,鶴吊凍云迷。
慧性無生滅,幡花導向西。
遺言傳屬纊,內則冠幽閨。
劉尹真長妹,黔婁處士妻。
鸞離暮年恨,鶴吊凍云迷。
慧性無生滅,幡花導向西。
臨終時留下遺言,其品德風范為女子典范。她如同劉惔的妹妹般賢德,好似黔婁的妻子般安貧樂道。晚年夫妻分離令人遺憾,吊唁時寒云迷茫。聰慧的品性不會生滅,幡花引導著靈魂去往西方。
屬纊:古人將新綿(纊)放在臨終者鼻前,驗其是否斷氣,后稱病重將死為屬纊。
內則:《禮記》篇名,內容為婦女在家庭內必須遵守的規范,后泛指婦道。
劉尹真長妹:劉尹指東晉劉惔,字真長,其妹賢德。
黔婁處士妻:黔婁是戰國時齊國的隱士,其妻子賢良。
鸞離:比喻夫妻分離。
鶴吊:指吊喪。
幡花:佛前供物,多用紙或絹做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看,應是在鄭郎公衛夫婦去世后,詩人為表達哀悼而作。當時社會可能有重視婦德的風氣,詩人以賢德女子典故來贊譽逝者。
此詩主旨是哀悼鄭郎公衛夫婦,突出妻子賢德。其特點是用典恰當,意象營造出哀傷意境。在文學上體現了當時詩詞哀悼逝者、贊美品德的常見風格。
西望叢臺百尺間,
車輪無角不知還。
大夫庭下長無訟,
誰伴青堂整日閑。
憶昔端平轉化弦,公時輸委為安邊。
鼎成龍御方賓帝,弓墮烏號亦蛻仙。
漫仕此情初已薄,愛君一念世逾堅。
典刑今與丹旌去,空些哀詞咽澗泉。
北人南斗外,病過兩重陽。
玉骨冰肌,天然無汗。紈素風來,鬘華香散。小池邊。棹船歌采蓮。
晝長獨抱青奴臥。桐陰破,枕畔金釵墮。
起看明月上紗窗。蕭郎。桃笙今夜涼。
記訪煙蘿踏紫雯,春山如笑草如薰。
源桃紅帶催花雨,宿麥青連渡水云。
靜里光陰存太古,風前蘭芷吐清芬。
下帷知有文星聚,隱隱書聲隔竹聞。
日下支公鶴,云間處士星。
才歌楊柳岸,更賦白蘋汀。
劍欲沖霄去,文成透體馨。
憐何如有意,一為惜惺惺。
三伏炎蒸晝轉雷,
群倫炊甑向塵埃。
一莖娟潔標高格,
此是靈山會里來。
揚州城上烏,傍晚城樓歇。蔽日飛啞啞,天光乍明滅。
揚州極盛推前朝,珠簾畫閣聞吹簫。香塵細碾朝復暮,平山迤邐連紅橋。
一夜神兵渡淮水,炮聲震動無堅壘。血濺孤臣舊戰衣,降旗不見城頭起。
雨濕沙青鬼晝哭,至少豐草埋遺鏃。饑烏不識太平年,猶想城頭啄人肉。
城南韋杜甲門高,垂老論文意氣豪。記否朝回花底宴,酒痕猶漬舊宮袍。
少年許國兩心同,紫陌紅塵并玉驄。無那天風分雁序,君行西塞我遼東。
龍沙萬里悵離群,自此參辰宦跡分。料得天涯勞遠夢,滇風蜀雪又秦云。
幾番剖鯉得瓊章,昔款今情爾許長。最是關心箋尾句,萬金書屬寄高堂。
昨年沙磧沖寒去,鏡海冰花襯馬蹄。手把鞭梢指蔥嶺,故人還在嶺云西。
華發扶鳩盼早歸,寸心藉可報春暉。承歡歲月皆君賜,五色宮袍絢舞衣。
忽忽飆輪倏九年,而今才見使星旋。入關定遠頭還黑,僂指旌旄過酒泉。
句寫相思附尺函,殷勤遣使迓征驂。蘭山未把平原酒,先抵西窗一夕譚。
林梢黃綠野禽鳴,泱漭春陽泛地平。
禁火人家甘冷淡,浴蠶天氣趁清明。
誰將馬絡尋春去,獨佩詩囊傍水行。
稚女弄花田叟醉,笑歌真是太平聲。
紫珍隨月清波滿。應與嫦娥為伴。樂昌何事常分半。紅潮一派,黛山兩點,人在瀟湘畔。
翻看底下鴛鴦款。雙鵲鑄戧將金滿。珍重繡囊絲紐短。蕭郎照后,韋娘藏起,長貯香奩暖。
康樂元言馀晉法,
宣城麗句啟唐風。
馬駒踏殺倘成讖,
后代終稱臨濟雄。
迎年何事更爭新,怪底真成海外春。
花歷三時如熱客,蓂開五葉儼浮塵。
幽姿豈必誇顏色,艷景難教信隱淪。
輸與寒梅仍應候,孤芳不肯早呈身。
疏枝冷蕊欲搖春,照水鋪苔不礙塵。莫遣移寒占窗月,窗中應有可憐人。
冥冥何處認飛鴻,天地同云冷不風。玉蕊瑤林應在望,兒童喜入笑聲中。
歸去來兮歸去休,為園瓜果未全收。
膏肓久矣甘泉石,筋力何因困馬牛。
莫問韶光如逝水,總之人世只浮漚。
百年便作千年計,不待西風也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