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零二首 其一○○
雪徑封寒蝶未知,
暗香誰遣好風吹。
野橋漏泄春光處,
正是橫斜一兩枝。
雪徑封寒蝶未知,
暗香誰遣好風吹。
野橋漏泄春光處,
正是橫斜一兩枝。
被雪覆蓋的小徑寒冷封凍,蝴蝶還未察覺;不知是誰讓那清幽的香氣隨著好風飄散。野橋邊泄露春光的地方,正是那橫斜的一兩枝梅花。
雪徑:被雪覆蓋的小路。
暗香:指梅花清幽的香氣。
遣:使,讓。
漏泄:泄露。
橫斜:指梅花枝干橫逸斜出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冬季向春季過渡之時。當時詩人或許在野外漫步,看到野橋邊早開的梅花,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梅花早開贊頌其高潔品格,突出其報春之意。特點是意境清幽,以景傳情。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敏銳的觀察力和對自然之美的捕捉能力。
少別已三載,都亭把袂新。兕觥飛莫算,鸞燭坐偏親。歌豈燕中俠,談多稷下人。上林花事早,能幾醉芳春。
雙湖如鏡凈無塵,但覺湖光繞畫輪。自是恩波分太液,柳枝蓮葉也精神。
飛夢遙連海外親,懼將塵網汨芳春。鳴泉落澗羞歌扇,幽鳥銜花薄舞茵。趼足行吟名嶠頂,破瓢飲掛老松身。龍沙符瑞今當會,八百叢中鶴馭馴。
屢遣和戎使,三邊未解兵。武夫權漸重,□□望何輕。天下思豪杰,君王用老成。時無渭濱叟,白首致功名。右席須賢久,丹書幾度催。賊驚中使轉,人望相公來。問政曲江宅,調羹庾嶺梅。莫因多病后,虛出應三臺。
橫橋拂柳絲,春在畫圖里。終日送行人,只有橋下水。
雨止石漸乾,木落野愈曠。長風驅云歸,半天卷屏幛。一徑忽細紆,步窘驟難放。行行登高原,了了見古壙。斷碑無歲年,何時此卜葬。慣聽樵斧聲,久絕麥飯餉。呼起冥漠君,告爾勿凄愴。方今楚氛惡,驅人入煙瘴。骸骨萬里拋,妻子終歲望。爾生當盛平,不見亂離狀。死獲黃土埋,長眠幸無恙。巍巍南面王,此樂亦不讓。我詩非諛墓,聊代鮑家唱。歸途聞怪啼,一鸮立樹上。
年少王郎一幅巾,杖藜呼我步城闉。紅泥亭子闌干外,絕目遙看萬樹春。
渺茫遙望綠如苔,三道江流到此開。落日寒煙樵檐渡,收帆系槳客船回。懷人幾度看維纜,寄遠未逢笑折梅。滿目風光遲晚照,乘閑臨眺獨徘徊。漁舟泛泛倚長洲,欸乃數聲古渡頭。向夕風微天籟寂,一江露冷葦蕭秋。慣乘巨浪朝朝險,無礙平波日日流。堪笑漢軍機太巧,而今空付笠蓑游。
步入東關一徑深,始知城市有山林。黃梁不作塵中夢,白日長閒世外心。鳳載紫簫吹落月,鶴窺香靄聽鳴琴。人間只此為蓬島,何用仙槎海上尋。
楚尾還重九,荒園菊半花。因君向姑孰,使我墜烏紗。更度千秋嶺,休尋萬里沙。壯年豪氣在,途路莫興嗟。
野日荒荒蔓草平,孤村雞犬寂無聲。山中獵罷殘陽晚,時見高原夜燒明。
才得春來,玉闌西畔花無數。閑游玩處,只道春常住。杜宇頻催,已是春將去。空凝佇。連天飛絮。不見春歸路。
國門西出小徘徊,中使傳宣遽勒回。南渡山河天一角,不知待罪合誰來。
將軍受脈廟謨同,御史臨戎使節雄。早向海濱銷白刃,卻歸天上拜彤弓。繡服南行草樹榮,樓船南下海波平。儒生舊負勤王略,天子新聞破虜名。閶門晴日射金戈,馬上常麾白羽過。貔虎曉屯云作陣,鯨鯢夜斬血成波。南郡冰霜肅憲威,東吳山水拱皇畿。青春冉冉江花發,白日遲遲海燕飛。
憶昨題詩歲且更,路長誰與附書行。登樓見說同王粲,為賦懸知似賈生。杜老性非真傲誕,元龍氣自舊崢嶸。天寒萬物皆收斂,惟有孤松獨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