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壽山
十里春山入杳冥,
殘碑斷瓦雜苔青。
江南漠北渾如此,指孝陵。
不信當年石馬靈。
十里春山入杳冥,
殘碑斷瓦雜苔青。
江南漠北渾如此,指孝陵。
不信當年石馬靈。
綿延十里的春天山林漸漸沒入深遠幽暗中,殘碑斷瓦間夾雜著青苔的青綠。江南和漠北都是這般破敗景象,遙指孝陵,真讓人難以相信當年石馬有靈能守護這里。
杳冥:深遠幽暗的樣子。
渾:全、都。
孝陵: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
石馬靈:傳說孝陵前的石馬有靈性,能守護陵墓。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赡苁窃娙擞斡[天壽山,看到歷史遺跡的破敗景象,聯想到朝代興衰,有感而發。當時明朝可能已走向衰落,昔日輝煌不再,引發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衰,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眼前破敗之景抒發內心感慨。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歷史變遷的關注和思考。
我見青山多嫵媚,不緣紅豆始相思。萬種情懷何以遣,養生戲綴百家衣。竊書竊句不稱偷,答道“天涼好個秋”。詞客有靈應識我,偶來文廟上燈油。澆吾塊壘清溪水,借爾飄零濁酒杯。天造句緣成對對,來吟肺腑走風雷。事有無聊生有涯,何須十萬夢狂花。人間游戲誰參透,秋水鳴天自一蛙。不曾因夢作仙人,好句如云卻欲吞。集得百聯何處售,累君回味費精神。
顯相祀事,濟濟鏘鏘。舉斝酌醴,神其允臧。
縣境拖脩直,人家住土涂。三方鯨浪涌,一島虎頭孤。風物猶佳處,弦歌付老夫。平生蟲篆意,或許間憂虞。
帝京春色藹繽紛,匹馬嘶嘶戀別群。四海情親惟共汝,幾人風雅可如君。飛旌遙指秦淮樹,倚棹回看漢苑云。此地離心殊未已,鶯聲柳外不堪聞。
日月光華道義存,孤舟援手久銘心。清庠俯首傳薪火,浮世潛心遠穢塵。三徑無心陶令隱,四賢有志雪泥馨。從來學術通達事,未必冠猴也作真。
奉別明時謫惠仙,如流光景七經年。精思妙入風云里,勁氣光搖日月邊。齊物分慳慚有志,登龍心切嘆無緣。近投涸轍誰憐我,渴想沙頭混混泉。
鄱水有名宗,自昔重脩德。善源悠且長,滔滔衍慶澤。及今數百年,子孫尤繁殖。彼美后來人,留心事經籍。景仰徽國公,惓惓慕芳跡。敬恭奉雙親,怡愉見容色。椿樹蔭庭中,萱花映堂北。兄弟樂且耽,友愛自相得。風雨夜連床,壺觴日同席。和氣藹門庭,恩意洽疏戚。猗歟繼述心,黽勉在朝夕。大賢固云遠,流風宛如昔。今子登宦途,名位漸輝奕。尚期保厥終,馀慶奚有極。
秋風策策鳴,秋水盈盈隔。抱膝坐虛齋,有懷長自結。
旅館頹垣日已斜,空庭驢糞啄群鴉。記曾走馬峨眉路,沽酒梅村嗅落花。
射策期空冀北群,卻于百粵吊劉蕡。山連高竇天如蓋,地接融藤瘴似云。賈誼過秦空有論,相如喻蜀豈無文。深埋萬里收歸骨,淚灑東岡四尺墳。
坐看青天起白云,化成龍子钑銀鱗。霎時塞得青天滿,只見龍鱗不見身。春暖溪暄出小魚,沉浮上下巧相娛。一跳一浪錢來大,開作瑤環忽丈馀。翡翠驚飛不作行,沙鷗亂下自成雙。一天霞綺沉波底,便是西川濯錦江。
還鄉信自樂,望近轉于邑。阿母見兒歸,定自持儂泣。
亭午柳陰積,晴川聊可娛。舒荷已復斂,鳴蟬亦徐徐。目送東波逝,中有西上魚。唯恐釣餌及,含意獨躊躇。
八千兵渡大江來,戲馬高臺亦壯哉。何事烏江騅不逝,高臺翻使后人哀。
綺疏金幌錦為扉,玉宇丹霞望不違。露冷羽衣簫轉咽,月移樓影鳳頻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