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中晤故鄉周子
舊路新亭那可過,神州翻不似滹沱。
地經戰后人逢少,江入秋聲夜聽多。
白首對君心更熱,青萍避客舞還歌。
三年消息空惆悵,獨立南樓倒曉河。
舊路新亭那可過,神州翻不似滹沱。
地經戰后人逢少,江入秋聲夜聽多。
白首對君心更熱,青萍避客舞還歌。
三年消息空惆悵,獨立南樓倒曉河。
舊日的道路、新建的亭子都不忍經過,大好神州竟不如當年的滹沱河。這地方經歷戰亂后行人稀少,秋夜聽著江濤聲更覺凄涼。白發蒼蒼與你相對,心中熱情更盛。寶劍仿佛也避開旁人,舞動吟唱。三年來音信斷絕徒增惆悵,獨自站在南樓直到曉星西沉。
新亭:古亭名,故址在今南京市南。
神州:指中國。滹沱:即滹沱河,劉秀曾在滹沱河擺脫追兵。這里用此典感慨時局。
青萍:古寶劍名,這里指寶劍。
倒曉河:曉星西沉,天將破曉。
此詩創作于戰亂時期,當時社會動蕩不安,百姓生活困苦。詩人在亂中與故鄉周子相遇,感慨萬千,遂寫下此詩,以表達自己對戰亂的感慨和對友人的情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戰亂的不滿和與友人重逢的復雜情感。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人的心境。
悄悄山郭暗,故園應掩扉。 蟬聲深樹起,林外夕陽稀。
仙子去,眇云程。天香杳杳佩環清。回望九州煙霧日,千山月落影縱橫。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好景 一作:美景)
河漢澈,碧霄晴。九華仙子以凡塵。涼夜山頭吹玉笛,纖云卷盡月分明。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闌 通 欄)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三吳 一作:江吳) 重湖疊??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凄緊 一作:凄慘;唯有 一作:惟有)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桿處,正恁凝愁!(闌 一作:欄)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云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島外 一作:鳥外) 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少年 一作:去年)
望處雨收云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遣情傷。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難忘,文期酒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
薄衾小枕涼天氣,乍覺別離滋味。展轉數寒更,起了還重睡。畢竟不成眠,一夜長如歲。 也擬待、卻回征轡;又爭奈、已成行計。萬種思量,多方開解,只恁寂寞厭厭地。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云亸,終日厭厭倦梳裹。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 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洞房記得初相遇。便只合、長相聚。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況值闌珊春色暮,對滿目、亂花狂絮。直恐好風光,盡隨伊歸去。 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早知恁地難拚,悔不當時留住。其奈風流端正外,更別有,系人心處。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
春時江上簾纖雨。張帆打鼓開船去。秋晚恰歸來。看看船又開。 嫁郎如未嫁。長是凄涼夜。情少利心多。郎如年少何。
千霜萬雪。受盡寒磨折。賴是生來瘦硬,渾不怕、角吹徹。 清絕,影也別。知心惟有月。元沒春風情性,如何共、海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