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原春望
樂游原上望,望盡帝都春。
始覺繁華地,應無不醉人。
云開雙闕麗,柳映九衢新。
愛此頻來往,多閑逐此身。
樂游原上望,望盡帝都春。
始覺繁華地,應無不醉人。
云開雙闕麗,柳映九衢新。
愛此頻來往,多閑逐此身。
在樂游原上極目遠望,看遍了整個京城的春色。這才發覺繁華之地,應該沒有不讓人陶醉的。云霧散開,宮闕顯得更加壯麗,柳樹掩映,街道煥然一新。我喜愛這里所以頻繁來往,自己閑暇時就常來此地。
樂游原:在長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游覽勝地。
帝都:指京城長安。
雙闕:皇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這里代指皇宮。
九衢:指京城的大道。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唐朝時期,樂游原是文人雅士喜愛的游覽之地。詩人在閑暇之時登上樂游原,看到京城春日的繁華景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京城春日的繁華。其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情感表達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也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景色的欣賞。
蕭蕭爽氣入初秋,又見新螢到處流。萬事世間俱失馬,一身塵外即虛舟。惠連入夢馀青草,高適成詩已白頭。此別各天勞記憶,浦云樵月自深愁。
信筆題詩學行馀,功名聊且付樵漁。心閑獨玩三秋干,足健時看數畝蔬。渺渺橘園聯草閣,疏疏竹徑傍田廬。是間日有無窮趣,月淡風清靜讀書。
咬定牙關百念灰,巾單一日兩番開。靈山近日無消息,踢起從頭探一回。
杏園張飲上晴湖,憶在團司識面初。二紀年光何忽忽,五更春夢已蘧蘧。彯纓曾識飛鳧舄,折獄爭馳薦鶚書。可惜佳城縈蔓草,只教綠水泛紅蕖。
身卻橫行步卻齊,一聲高去一聲低。當場歷落真堪聽,起自東兮止自西。
魚鳧今日是陽關,九度長征九度還。何補干城與心腹,枉教霜雪老容顏。
□□縈紆一徑深,□看石壁起千音。雨□□□來春溜,霧靄留空□晝陰。坐對云山開遠眼,靜諧泉石會幽吟。山陰東武定何□,妙趣何曾間古今。
相見毋煩問姓名,下堂睥睨縵胡纓。何來方外狂司馬,可是江東老步兵。意氣獨傾生素霓,悲歌不盡脫青萍。單車欲覓夷門監,落葉秋風出楚城。
藥山休去,直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時現前。然雖如是,也好與一杓。
遐方裘帶照雙蓬,已竊華途累至公。三楚去天還近遠,孤臣惟命亦西東。時名若個登樓后,地望偏多賜履中。虛淺豈能承沛渥,眼前江漢寸心同。
衣淺宮黃。記璇閨夜約,共引瑤觴。離情憐好夢,孤枕遺余香。風動竹,月生涼。拼淚點淋浪。念舊衫、痕多未滌,忍更端詳。青燈對影雙雙。怎無多迅羽,頓瘦蕭郎。流年驚短鬢,侵曉怯新妝。珍重意,幾回腸。縱百感何妨。憶小樓、蘭膏倦沐,應滅容光。
積雪峨嵋路,三年渺去鴻。岷江惟有浪,巫峽祗聞風。驚絕西僧語,愁深太史筒。子瞻定不死,吾已料天公。
數點來中夜,低飛近客床。燈疏無復焰,星亂不成行。豈以干霄氣,而依腐草光。林根須早去,屋上有新霜。
憶別姑蘇寺,分吟尚暮秋。所經無限雪,頻起故山愁。白草隨人短,寒砧帶月流。西南回首處,疑是武昌樓。
竿頭注腐鼠,水次野蜂知。每視銜飛翅,因薰斸取陴。絳囊千里道,乾蛹百鈞馳。盡入公侯第,雕盤助酒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