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與斯遠季奕同生于十二月蕃初五日季奕初十日斯遠十八日近辱季奕貺詩猶未獲報茲及斯遠之壽并此奉頌二首
徐子崖根竹,風雪不掩綠。鄭子谷中蘭,冰霜已騰馥。
二子有此風,宜爾生窮冬。我獨何為者,飄然直轉蓬。
鄭子才不疏,徐子文甚勇。一旦召嚴徐,一旦策晁董。
去年蕭寺中,杯酒兼旬同。間闊見難合,況乎分悴豐。
徐子崖根竹,風雪不掩綠。鄭子谷中蘭,冰霜已騰馥。
二子有此風,宜爾生窮冬。我獨何為者,飄然直轉蓬。
鄭子才不疏,徐子文甚勇。一旦召嚴徐,一旦策晁董。
去年蕭寺中,杯酒兼旬同。間闊見難合,況乎分悴豐。
徐子像崖邊的竹子,即便風雪也掩不住翠綠。鄭子如谷中的蘭花,歷經冰霜已散發馥郁香氣。這兩人有如此風骨,正適合出生在寒冬。我又算什么呢,飄飄然像轉動的蓬草。鄭子才華不淺,徐子文思勇健。有朝一日會像嚴助、徐樂被征召,也會像晁錯、董仲舒被策問。去年在佛寺中,我們一同飲酒多日。如今久別難以相聚,何況彼此境遇有別。
蕃、斯遠、季奕:人名。
嚴徐:指嚴助、徐樂,皆為西漢人,以才學被漢武帝征召。
晁董:指晁錯、董仲舒,西漢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曾受皇帝策問。
蕭寺:佛寺。
間闊:久別。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是在友人斯遠壽辰時所作。當時作者與徐子、鄭子相識,看到他們的才華和品格,結合自身漂泊的狀況有感而發。
此詩主旨是贊美友人的品格與才華,表達自身感慨。以竹、蘭喻人形象生動,用典增添文化內涵。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與友人的情誼及自我心境。
祓禊亭中自漸低,昔人行處草萋萋。多情最是山陰鳥,啼向春風滿會稽。
苦熱不可忍,汗膚鱗甲生。雨分何處落,月在半天明。蟲語迎秋早,川光入夜清。得涼忘坐久,河漢忽西傾。
天不生斯物,將如凍者何。為誰忙作繭,到底化為蛾。種至春還育,功于世最多。香閨不知織,歲歲賜香羅。茲蟲雖小物,一一抱微忠。多士從先主,群臣立悼公。獻花朝貢謹,釀蜜國儲豐。處仲目空露,名居畔逆中。占斷十分清,飛來一點輕。死還為腐草,生怕傍長檠。扇撲隨風遠,囊盛徹夜明。藜燈與蓮炬,不似爾多情。未省吞腥腐,惟承晚露餐。三生齊女怨,千首孟郊寒。腹餒鳴尤激,身輕蛻不難。何須珥華冕,吾欲掛吾冠。古云龜與鶴,閱世壽尤長。試問刳腸卜,何如曳尾藏。有靈寧毀櫝,無用且支床。吸視堪傳否,仙家不死方。
蓖麻得雨綠成畦,如此風光亦老黎。飲后小庵搜句坐,山禽啼近竹門西。
涉險應難得命還,倭中風土素蠻頑。縱饒航海數百萬,不直龍王一怒間。海外東夷數萬程,無仇于韃亦生嗔。此番去者皆銜怨,試看他時秦滅秦。
十月輕寒早賜貂,同云覆遍喜先饒。幾回飛舞迎仙仗,漸近階墀一半消。
共向孤城別,愁為永夜吟。一竿滄海去,千里白鷗心。短發秋同老,清樽月共斟。冶城多酒伴,遲爾寄徽音。
云山疊疊復云山,瘦馬蘆鞭矮面鞍。瀚海去程千驛遠,揚州歸夢五更殘。塵緣淡處應忘世,逸興濃時好解官。二頃良田何必覓,春山筍蕨亦供餐。
吾家住在霅溪西,水滿天湖月滿溪。未到盡驚山崄峻,曾來方識路高低。蝸沿素壁粘枯殼,虎過新蹄印雨泥。閒閉柴門春晝寂,青桐花發畫胡啼。柴門雖設未嘗關,閒看幽禽自往還。尺璧易求千丈石,黃金難買一生閒。雪消曉嶂聞寒瀑,葉落秋林見遠山。古柏煙銷清晝永,是非不到白云間。幽居自與世相分,苔厚林深草木薰。山色雨晴常得見,市聲朝暮罕曾聞。煮茶瓦灶燒黃葉,補衲巖臺剪白云。人壽希逢年滿百,利名何苦競趨奔。溪淺泉清見石沙,屋頭無角寄藤蘿。夜深月下長猿嘯,苔厚巖前少客過。庭竹攲斜春雪重,嶺梅消瘦夜寒多。寥寥此道非今古,徒把磚來石上磨。破屋蕭蕭枕石臺,柴門白日為誰開?名場成隊挨身入,古路無人跨腳來。深夜雪寒惟火伴,五更霜冷有猿哀。袈裟零落難縫補,收卷云霞自剪裁。優游靜坐野僧家,飲啄隨緣度歲華。翠竹黃花閒意思,白云流水淡生涯。石頭莫認山中虎,弓影休疑盞里蛇。林下不知塵世事,夕陽長見送歸鴉。滿頭白發瘦棱層,日用生涯事事能。木臼秋分舂白朮,竹筐春半曬朱藤。黃精就買山前客,紫菜長需海外僧。誰道新年七十七,開池栽藕種茭菱。自入山來萬慮澄,平懷一種任騰騰。庭前樹色秋來減,檻外泉聲雨后增。挑薺煮茶延野客,買盆移菊送鄰僧。錦衣玉食公卿子,不及山僧有此情。競利奔名何足誇,清閒獨許野僧家。心田不長無明草,覺苑長開智慧花。黃土坡邊多蕨筍,青苔地上少塵沙。我年三十馀來此,幾度晴窗映落霞。歷遍乾坤沒處尋,偶然得住此山林。茅庵高插云霄碧,蘚徑斜過竹樹深。人為利名驚寵辱,我因禪寂老光陰。蒼松怪石無人識,猶更將心去覓心。細把浮生物理推,輸贏難定一盤棋。僧居青嶂閒方好,人在紅塵老不知。風飏茶煙浮竹榻,水流花瓣落青池。如何三萬六千日,不放心身靜片時。法道寥寥不可模,一庵深隱是良圖。門前養竹高遮屋,石上分泉直到廚。猿抱子來崖果熟,鶴移巢去澗松枯。禪邊大有閒情緒,收拾乾柴向地爐。四十馀年獨隱居,不知塵世幾榮枯。夜爐助煖燒松葉,午缽充饑摘野蔬。坐石看云閒意思,朝陽補衲靜工夫。有人問我西來旨,盡把家私說向渠。茅屋青山綠水邊,往來年久自相便。數株紅白桃李樹,一片青黃菜麥田。竹榻夜移聽雨坐,紙窗晴啟看云眠。人生無出清閒好,到得清閒豈偶然。浮世光陰有幾何,誰能挈挈又波波。廚空旋去尋黃獨,衲破方思剪綠荷。麈尾罷拈言語斷,佛經忘看蠹魚多。可憐身在袈裟下,趣境攀緣事事過。
伊人愛文雅,夙志不外慕。琴書日自娛,蕭散澄神慮。寶鴨風微薰,藜燈雨初度。膝上罷絲桐,床頭披竹素。煩襟日以清,至理日以悟。俯仰天地間,悠然有真趣。予亦契茲懷,苦被微名誤。勞勞西復東,流俗共馳鶩。有琴庋高閣,有書閉深戶。紅塵汨天真,欲避不能去。安得謝浮榮,相從竟朝暮。
數年加我無過,十載憂天自勞。欲向虞淵洗日,豈愁漲海飛濤。
雨晴沙渚片帆開,葭菼飛花雁叫哀。千里有情思北郭,半年無夢落南臺。山遮故國層層出,云押長江片片來。可是宦途吟思惡,強憑尺牘浼清才。
宮漏初殘唱曉雞,周廬同守禁城扉。龍墀密簉鹓鸞羽,玉殿先瞻日月衣。青瑣笑談情已厚,皂囊章奏意何稀。擁旄晝繡方如意,也念飄零未得歸。
燕外將心遠,鶯邊與耳謀。如何再臥病,對此兩添愁。赤壁還坡老,黃樓只子由。二蘇三賦在,一覽病應休。
深林擁蒼翠,絕巘頃陂陀。便欲褰裳去,乘風逸興多。